济南高水平建设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成就与问题

2021-01-18 23:22吕晓玲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1期
关键词:现实问题底蕴历史文化

摘要:济南高水平建设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推进“文化济南”建设,需要大力挖掘、弘扬济南历史文化,最大程度彰显济南的城市文化特色,唯有此,才能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济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也存在不少现实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路径研究。

关键词:济南、历史文化、底蕴、现实问题

济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于1986年入选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已于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当前济南正迎来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历史机遇,高水平建设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将有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力量、增加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提升济南发展文化软实力、全方位提升泉城城市发展。

一、济南高水平建设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

(一)济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色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北京考察工作时(2014年2月25日)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而济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济南高水平建设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特色之魂。

济南考古成绩斐然:张马屯遗址(距今9000至10000年)、后李文化(距今8500至7500年)、北辛文化(距今7300至6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6100至4600年)、龙山文化(距今4600至3900年)。史前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龙山文化与大舜文化同构成了济南历史文化的源头和根柢,是济南在四五千年前作为整个东亚文化和文明高地的体现。夏商周三代,济南是区域文化的重要交汇区—春秋戰国中国文化的中心、齐鲁文化的交汇区和隆起带。秦汉大一统背景下,济南因文化担当和学术贡献赢得无限荣光:依然自昔兴王地,长在南阳佳气中(曾巩)。吾本生西南,为学慕齐鲁。从事东诸侯,结绶济南府(苏辙)。道逢黄发惊相问,只恐斯人是伏生( 赵孟頫)。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齐州文化,魏收概括为“天下名州,不能过此。”高适有诗云:云从四岳出,水向百城流。此时,济南的山水园林之城的风貌和格局初步形成——“风沦历城水,月倚华山树”(尹琳)。泉水文化绽放出艳丽的花朵——碧筒饮,最早出现在曹魏时期,魏晋和唐代最盛,唐人有诗《碧筒饮》: 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745年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边贡:吾济富山水,人称名士乡。王象春:每有风流太守来。宋金元时期,济南文化高地的全面隆起。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齐州升格为济南府。元代,设济南路。北方士人精神栖息地:“林泉郡”——泉水园林之城。以曾巩为代表的风流太守,他们主持济南城市规划和建设,既重视城市的使用价值,更重视城市的审美价值;既重视城市的功能性,更重视城市的文化性。所以使得苏辙等广大文人墨客“东来只为林泉好”;元好问也说:承平之世,济南楼观天下莫与为比。明清时期,繁荣的省会文化—明代济南府领4州、26县。清雍正年间,济南府辖16县。洪武四年(1371),大修济南城,“三山不显,四门不对”。城内,“水居其半,官衙居其半”。刘凤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刘鹗:进得城来,但见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近代济南是改革与革命的先锋之城。丁宝桢开启近代化先声:修圩子城,抵御捻军;兴办山东机器局、尚志书院。袁世凯(周馥),推行新政,开启现代化:镇压义和团;1901年山东大学堂,办学章程;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相继建成通车,济南交通枢纽地位提升,工商业文明快速增长。“五四”运动中,济南是发起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参与阶层最广、斗争最为激烈的城市。济南是全国建立共产党组织最早的地区之一,是山东党组织的发祥地。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初设济南特别市,到1949年5月,复称济南市,由此,济南开始谱写城市历史演进的新篇章。

(二)济南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举隅

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也是城市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济南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方案》(2018年11月28日)提出要“建设七大特色文化”:

1.泉水文化:济南泉甲天下

泉水,滋生、孕育、繁荣了济南这座城。济南是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城市。泉水,滋生了“碧筒饮”等济南饮食文化、孕育了“曲水流觞”等极具风雅的活动、也造就了济南独特的园林文化。泉水文化、园林文化最主要的特点是:天人合一、和谐共生,这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疫情下推广健康生活方式都极具启发意义。

2.大舜文化:孔子祖述尧舜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泉水,是济南的自然地理名片,它催生了济南的历史文化名片——龙山文化与大舜文化。大舜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始祖,其至诚至德、为政以德、勤政爱民都为我们奠定了厚重的道德传统,为当今领导干部加强政德建设提供榜样。

3.名士文化:济南名士多

济南的名士文化肇始于舜,独特的泉水文化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吸引众多名士前来济南,形成“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而众多名士又为泉城济南增添了更加浓厚的文化底蕴。名士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家国情怀、圣贤传统。这对我们增加提振济南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发展文旅产业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源。

4.古城文化:一城山色半城湖

济南老城富有山、泉、湖、河之胜,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大园林,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城外群山连绵,小清河、黄河奔流而过,城内清泉遍布、泉水成溪,穿城绕郭,明湖潋滟,杨柳依依,小桥流水,依泉而居,千年古城宛若江南。吴良镛先生曾于本世纪初曾受政府邀请来济南参与城市规划。他曾在文章中说过“独特的自然山水格局,构成这历史城市山、城、湖为一体,别具一格的风貌”。古城内散布的大街小巷、深宅大院、普通民居,都是百姓生息繁衍的建筑环境。这些传统民居以与泉城的泉水水系紧密结合而见长,以朴素无华的装饰和“潇洒似江南”的风格为特征,是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最重要的构成内容,是济南城市历史的忠实记录和写照。我们要大力推动济南古城片区“文旅商”融合发展、增强济南文化号召力。

5.商埠文化:领时代之先

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开创了我国内陆城市自主开放的先河,也给济南文化注入了一股开放进取的力量。商埠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一鼓作气、创新包容。进入新时代,济南人重信守礼、尊商护商的精神越发彰显。当前,我们正在全力深化“一次办成”等改革,一鼓作气、创新包容的精神尤其值得弘扬。

6.民俗文化:曲山艺海

济南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曲调简单朴实的吕剧、表演声情并茂的皮影戏、工艺考究的锡雕、热闹非常的鼓子秧歌等,历史上更有“北京拜师、天津练艺、济南踢门槛”的谚语,可见当时的济南“曲山艺海”之盛。我们要继续传承、发扬这些特色民俗文化,争取重现“曲山艺海”之盛况。

7.红色文化:不惜唯我身先死

济南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这片土地上共产党人奋斗之路的艰辛程度是非同寻常的。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共产党人百折不挠、接续奋斗,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腥风血雨中为理想信念宁死不屈,在革命低潮时期为理想信念接续奋斗。在这片土地上,共产党人善于创造奇迹、提供经验,为全国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国民党军重兵坚守的大城市的先例,创造了城市接管的济南样板。我们要传承“信念坚定、敢为人先”的先烈气质,为强省会建设贡献力量。

8.黄河文化:长风破浪会有时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这对济南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黄河在山东入海,黄河文化在济南也源远流长。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吸纳其“攻坚克难、崇德尚品”的特点、汇聚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磅礴力量。

此外,还有“书鼓茶韵”、长城文化、龙山文化、齐鲁文化、园林文化、医药文化、饮食文化……需要注意的是,语言是历史的活化石,研究地域文化,尤其是与民俗文化等相关的内容,地域方言异常重要。

二、济南高水平建设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研究主体及研究内容逐渐多元化

随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从事济南地域文化研究的机构逐步增多、研究主体更加多元化。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高校为龙头,相关文化事业单位、民间研究会为骨干,地域文化研究热心人士主动参与的较为健全的研究主体队伍。各研究主体围绕济南地域文化不同的分支细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整理,推出了龙山文化、泉水文化、扁鹊文化、黄河文化、大舜文化、齐鲁长城文化等方面的一大批研究成果,助推了济南特色地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二)保护力度加大,更好挖掘文化资源

近年来对山东党史陈列馆、济南战役纪念馆、莱芜战役纪念馆等进行了改造升级,对蔡公时纪念馆、济南乡师纪念馆等进行了修缮保护,建设了大峰山党性教育基地、中共濟南市委党史陈列室等革命文化教育设施。各主要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运转良好。我市积极探索开展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策划红色旅游线路,利用“5.19”中国旅游日等时间节点,联合旅游部门重点推介红色旅游专线,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旅游专项活动,让旅游景区成为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的教学点,推动红色研学跨界融合发展。同时,先后创作了电视剧《红灯记》、京剧《邓恩铭》、豫剧《铡刀下的红梅》、杂技《红色记忆》等一批红色文艺作品,用红色文艺精品让红色基因活起来、传下去。《只问耕耘》。

(三)弘扬传承的渠道更加通畅

尼山书院、道德讲堂、市民讲堂、乡村儒学讲堂等成为传统文化宣讲的重要阵地,文物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传统剧目的表演和各类传统文化的体验拉近了特色地域文化与群众的距离。注重在重大节日节点和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红色宣讲活动,发挥红色文化设施的教育主阵地作用。结合重要节日、“两学一做”“主题党日”等重大节点,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用革命先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不惜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随着传统文化热,研学路线以及校本课程的研发,越来越多的在校青少年学生成为济南特色地域文化的受众;同时,随着特色地域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各阶层的人员也逐步参与到济南特色地域文化的弘扬传承中来。

三、济南高水平建设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的主要问题

纳齐姆·希克梅特曾说,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但是,快速的城市化使得我们对城市的认识越来越模糊: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化加速进程中的核心问题(记忆消失、面貌趋同、建设失调、形象低俗、环境恶化、精神衰落、管理错位、文化沉沦)

近几年来,随着济南西客站片区、大明湖片区、奥体片区和文博片区在内的四大片区的提升与新建,济南的城市文化进一步彰显、城市面貌进一步美化。随着济南的大力发展与宣传,百花洲、宽厚里、芙蓉街、明府城成为网红打卡地,济南的美誉度也在逐步提升。但与国际先进和国内先进城市相比,我们也需要看到差距,问题也不容忽视:城市规划没有凸显文化底蕴;城市历史遗迹保护利用不够;城市地标缺乏精品,等等。

(一)特色地域文化资源家底不清

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沉睡在地上地下,没有调查、登记,更谈不上公布文保单位。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面对旧城改造、城市建设时,这些没有纳入国家、省级、市级保护范围之内的历史文化遗产面临尴尬,很多在“保”与“拆”的争议声中被拆毁了。比如,济南老火车站的拆除、明府城片区内泺源书院(原址在新开发的红尚坊)的拆除等。特别是,2019年1月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莱芜划归济南管辖后,我们只对济南市全境的泉水资源进行了摸底,对比较著名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梳理,其余富有地域特色的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冶铁文化等并没有全面、系统的梳理。调研中我们发现,济南市各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只有纳入各级爱国教育基地的运转较为良好,许多重要事件、重大战役战斗的遗址,重要党史人物的故居、旧居、活动地等革命遗存并没有梳理清楚、没有保护措施,导致开发利用不够,甚至设施不完备、配套不到位,活动开展也无法保障。

(二)頂层规划待加强,体制机制待理顺

特色地域文化资源家底不清其实也涉及顶层规划的问题,只有强有力的顶层规划,才能确保调查摸底、分类保护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当前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管理机构交叉重叠、部门分割,如红色文化,组织部、宣传部、党史研究院、民政局、文物局、退役军人事务局都有各自职责和权限,没有部门牵头抓总,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基本上都呈现阶段化、片段化特征,有的也是因为区划调整表达受限,没有形成全市统一的传承保护规划。

(三)文化名牌欠缺,文旅融合待加强

绵延数千年的济南城,在历史上并不缺乏叫得响、传得广的“文化名片”,比如神医扁鹊,著名词人李清照、辛弃疾;比如龙山黑陶、商河鼓子秧歌;再比如“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等等。人们看到这些特色文化符号,就能想起济南、想起泉城。但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包装我们的特色文化资源,导致我们济南不缺文化品牌,但非常欠缺享誉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名牌,许多游客来到济南,并不是把济南作为旅游的目的地,而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前往泰安或济宁的中转地。如何深化文旅融合、把游客吸引来、留得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临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四)文化传播渠道待拓宽

济南是一个含蓄内敛的城市,很长时期以来,我们秉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不会刻意去策划、宣传,这就导致在全国大范围、高水平宣传、推介城市文化的市场上,济南的文化传播渠道比较受限。

我们需要增加正视问题的勇气,以问题导向,向先进城市学习,努力保护好济南历史文脉,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充分挖掘、弘扬泉城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为提振济南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吕晓玲:培育济南名士文化 助推现代泉城建设[J].济南日报2017.11.2

2.吕晓玲:加强家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J].济南日报2019.7.5

3.张华松:济南泉水与济南古城的选址、布局和建设[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2).

4.张华松:泉水滋养的人文之城[J].世界遗产2016(3)

5.张华松:论孟姜女哭崩长城传说发源地[J]. 济南日报 2019.9.4

6.吕晓玲:培育济南名士文化 助推现代泉城建设[J].济南日报2017.11.2

本文为2021年度济南市委党校计划科研项目“济南高水平建设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现实问题底蕴历史文化
小草
倍er高级
走进文化遗存 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古城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城市化下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共存模式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研究
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及完善对策
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