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区古树名木保护现状与对策

2021-01-19 11:41李丹红
乡村科技 2020年35期
关键词:化区古树名古树

李丹红

(广州市从化区林业和园林局,广东 广州510000)

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分为3级,树龄500年以上的树木为一级古树,树龄在300~499年的树木为二级树木,树龄在100~299年的树木为三级古树。名木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观赏与科学价值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名木不受年龄限制、不分级。按照国家、省、市绿化部门的工作部署,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按照《古树名木鉴定规范》(LY/T 2737—2016)的标准,于2018年完成了新一轮古树名木的调查摸底和建档工作。近年来,通过落实属地管护责任、建立巡查督导机制和强化行政执法等措施,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但是,由于村民保护意识不足、管护责任单位缺乏资金等原因,致使大部分古树名木仍处于水深火热的生存状态中。因此,深入分析从化区古树名木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对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广州市从化区古树名木现状

1.1 古树名木资源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从化区古树名木共有501株,其中二级古树10株、三级古树488株、名木3株。501株古树名木隶属22科28属33种,主要为桑科、豆科和壳斗科植物,这3科的古树名木共计332株,占从化区古树名木总数的66.27%。排名前十的树种(见表1)共计413株,占从化区古树名木总数的82.44%。涉及农业生产的古树名木树种(见表2)共计66株,占从化区古树名木总数的13.17%。

表1 从化区古树名木数量排前十的树种

表2 从化区涉及农业生产古树名木的树种

1.2 古树名木保护现状

1.2.1 日常管护措施。通过建立三级管理责任制度,广州市从化区形成了良好的古树名木保护氛围。区级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技术指导,镇街属地政府(林业工作站)负责巡查和督促,古树名木生存地的所属单位和个人为管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负责具体日常管护工作。在日常巡查中,注重与管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沟通交流,并通过结合植树节、自然保护地公益课堂等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知识的科普宣传,深入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市民群众对保护古树名木的认识。

1.2.2 古树名木保护典型实例。广州市从化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开展十多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不乏古树名木融入经济发展的例子。例如,广东温泉宾馆有3株名木,包括2株梅树(分别由周恩来和陈毅种植)和1株柏木(由刘少奇、邓小平和陶铸共同种植)。广东温泉宾馆每年安排专项管护经费用于3株名木的保护,并结合名木的特殊纪念意义,设置旅游景点,使每位到广东温泉宾馆的游客都能欣赏这3株名木的风采,并深刻了解名木背后的故事。温泉镇灌村有1株人面子古树,生长在重要道路的交汇处,属地政府在道路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围绕古树设计了道路中央景观节点,一方面让古树得到了保护,另一方面让人面子古树成了当地的地标。

2 广州市从化区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村民保护认识不足,古树名木生态立地条件差

广州市从化区村民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识普遍停留在知道古树名木不能随意砍伐和修剪,否则会受到处罚的层面,对古树名木更详细的保护要求认识不足。有的村民将杂物堆放在古树名木下,易引发火灾,对古树名木安全带来隐患;有的生长在路边、庭院的古树名木由于路面硬化过于靠近主干,根系生长受到影响[1];有的古树名木长期受到烟火的熏烤,枝叶干枯。其中,桑科榕树生长环境尤为严峻,广州市从化区桑科榕属古树占全区古树名木数量的25.75%,由于榕树多为农村的风水树,大部分农村有“契榕树”的习俗,逢年过节村民会在榕树下烧香供奉。长期的烟火熏烤,给古树名木营造了不良的生长环境。

2.2 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难度大

目前,我国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缺乏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仅有地方性法规[2]。例如,《广州市绿化条例》中虽然有古树名木的专章,但是该条例制定时间距今已有近10年,条例对古树保护的等级分为一级古树和二级古树,与现行的古树分级不一致,对应的分等级管理及处罚的法律条文已经不适用。另外,国家、省、市层面均没有意外伤害古树却不影响古树正常生长的情形的处理指引。其中最为突出的情形是生长在路边的古树,由于个别枝条生长位置较低,出现大型车辆通行时意外折断了古树枝条但不影响古树正常生长的情况,对此造成的古树和车辆破损的赔偿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往往存在较大的分歧。

2.3 古树名木保护缺乏分类管理措施,与农业生产不相适应

广州市从化区现有果树类古树名木共66株,占古树名木总数的13.2%,包括荔枝、龙眼、山蒲桃、橄榄、梅树等品种。从化区是广州市现代化农业生产大区,荔枝等水果作为从化区的名片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荔枝、龙眼等水果在生产经营中需要进行摘果、疏枝等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但是古树名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修剪需要办理行政审批后再实施,并没有针对果树类的古树名木制定分类管理指引,这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确保农民收益有一定影响,在基层也难以开展相关执法工作。

2.4 古树名木管护资金缺乏

广州市从化区大部分古树名木历经沧桑,年老体衰、抵抗力弱,立体环境差、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严重威胁了古树名木的生长。虽然从化区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过去几年争取了一些资金用于部分古树的白蚁防治、支撑、复壮等专项救治工作,但是管护资金缺口较大,救治效果非常有限。由于从化区各级都没有古树的专项管理资金,致使古树得不到基本的管护。尤其是汛期和台风天气期间,古树易发生断枝和倒伏情况,除了影响古树的正常生长,还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

2.5 古树名木人文价值的提取缺乏

古树名木见证了城市的悠久历史,是时代留给大家的瑰宝财富,对研究地区的历史文化、环境变迁、植物分布等有着重要的意义[3]。但广州市从化区对古树名木人文价值开发的意识不够强,除了部分特色小镇针对古树名木打造了景观,大多数古树名木只挂有简单的铭牌公示身份信息,没有注重将古树名木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标识,没有充分利用古树名木承载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

3 广州市从化区古树名木保护策略

3.1 结合乡村振兴挖掘古树名木的价值,加强科普宣传

随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古树名木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当前,广州市从化区正在努力创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如何把古树名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议题。一方面,可以提取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树故事,制作《古树名木志》并加强宣传,让乡土情怀得到记载和传播,也可以提高农民自觉保护古树名木生长立地环境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各个乡村的古树名木特点,建设一批古树公园、古树园、古树科普基地,打造旅游景点和研学基地,让古树名木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发展,从而达到保护和发展双赢的目的。

3.2 完善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强化行政执法

要结合现行古树名木的分级方法和管理要求,尽快完善古树名木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断规范人们行为,特别是对因意外损害古树名木的各种情形提供必要的处理依据。通过加强行政执法,严格按照规定对古树修剪、迁移执行行政审批制度,对擅自破坏古树的行为进行处罚,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广泛宣传破坏古树名木的执法案例,提高法律的震慑作用,提高人们对保护古树名木政策法规的认识。

3.3 对古树名木实施分类保护

在保护古树名木的过程中,应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对于果树类古树名木,要充分考虑其特殊经营管理需求,允许在确保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不需办理古树名木相关审批手续就可以开展正常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既能直接发挥果树类古树名木的直接经济价值,也可以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对于有特殊历史价值或者生态价值的古树名木,应制定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使古树名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对于自然老死的古树名木,经鉴定无生命迹象后,应尊重自然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允许对造成安全隐患的树身进行移除处理。

3.4 多渠道扩展古树名木保护经费

为了让古树名木得到切实的保护,应多渠道扩展古树名木保护经费。首先,可以让各级财政安排古树名木保护的专项经费;其次,可以充分调动社会人员和组织团体的积极性,开展古树名木认种认养慈善公益活动;再次,可以结合义务植树尽责形式,通过各级绿委,争取把“从化区古树名木保护项目”列入“互联网+”植树活动,让人们通过捐款形式履行义务植树责任,同时为保护古树名木贡献力量;最后,可以对落实保护经费且保护效果显著的管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表扬,调动他们保护古树名木的积极性。

3.5 加强科技创新,采取必要的古树保护措施

为了提高古树名木的保护质量,加强科学技术应用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培训工作,从基层林业工作站中培养古树名木保护的技术人员。其次,科学运用土壤改良、树洞修复、病虫害防治、支撑加固和复壮处理等技术手段,保障古树名木正常生长。最后,建立一支古树名木应急抢险队,当古树名木出现断枝、倒伏等情况时,要及时处理,保障古树名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4 结语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把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加强科普宣传,加大管护资金投入,逐步完善法律法规,实行分类管理,注重科技运用,使古树名木得到真正的保护,使祖先留给大家的瑰宝得到传承。

猜你喜欢
化区古树名古树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古树》
中职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及分析——以广州市从化区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家乡的古树
广东省广州市名教师
广东省广州市名教师——李银芳
长兴县上线首批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泰安市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研究
永州GPS定位保护古树名木
古树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