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在口腔数字化种植导板修复中的应用

2021-01-19 10:2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7期
关键词:菌斑指数出血指数龈沟

江 烨

(江苏省镇江市口腔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0)

临床上牙列缺失是口腔科常见疾病之一,种植牙修复已成为治疗牙列缺失、恢复咀嚼功能的主要方案,数字化种植导板的核心理念为“精准、快速、微创”,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种植修复过程中,护理管理同样重要。精细化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提倡护理服务的主动性,注重患者的舒适度与感受,同时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理念要求。为此本研究分析精细化护理在口腔数字化种植导板修复中的应用,为其临床护理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连续收集2018年6月~2019年10月88例诊断为牙列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8例,女4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1.14±4.53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符合相关伦理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多牙缺失。排除标准:单牙缺失,严重磨牙症,口腔不卫生,出血病史,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等。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数字化种植导板下行种植修复:CT检查后将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制作全口模型并3D打印制成导板,清洁牙周、祛除菌斑,常规消毒后在局麻条件下通过数字化导板进行导航种植。

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措施:(1)成立精细化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制定各个工作细节制度及准则;(2)加强培训及考核:定期培训精细化的操作及流程,加强业务能力,并定期考核;(3)具体包括:入院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加强护患沟通,获取信任;术前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支持,疏导紧张情绪;术后健康饮食告知,并指导口腔护理细节,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继续心理疏导;出院前注意事项,定期复查,并电话随访。

1.3 观察指标

咀嚼效率[2]=(a×咀嚼前重量-剩余量)/(a×咀嚼前重量)×100%。

龈沟出血指数:0为牙龈无异常,轻探龈沟无出血;1为牙龈轻度炎症,轻探龈沟无出血;2为牙龈轻度炎症,无水肿,探诊后点状出血;3为牙龈中度炎症,轻度水肿,探诊出血,血未溢出龈沟;4为牙龈重度炎症,肿胀明显,探诊出血,血溢出龈沟;5为牙龈重度炎症,肿胀明显甚至溃疡,探诊出血或自动出血。

菌斑指数:0为龈缘区无菌斑,1为仅探针尖刮牙面可见菌斑,2为龈缘可见中等量菌斑,3为龈缘区可见大量菌斑。

采用住院病人感知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PNSQ量表)[3]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包括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度。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包处理。采用(±s)表示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P<0.0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咀嚼效率比较

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咀嚼效率高于治疗前(P<0.05);

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咀嚼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咀嚼效率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咀嚼效率比较(±s)

分组 n 咀嚼效率(%) t值 P值治疗前 治疗后3月观察组 44 54.37±8.23 85.54±10.53 3.254 0.000对照组 44 55.13±8.76 73.49±11.33 2.548 0.013 t值 0.365 2.987 P值 0.632 0.002

2.2 治疗前后菌斑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比较

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菌斑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

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菌斑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菌斑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菌斑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菌斑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比较(±s)

分组 n 菌斑指数 t值 P值 龈沟出血指数 t值 P值治疗前 治疗后3月 治疗前 治疗后3月观察组 44 2.07±0.23 1.14±0.26 2.654 0.009 3.54±0.83 1.67±0.49 2.111 0.038对照组 44 2.10±0.36 1.59±0.33 2.325 0.024 3.59±0.79 2.23±0.56 2.025 0.041 t值 0.654 2.158 0.521 2.564 P值 0.352 0.035 0.451 0.012

2.3 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研究发现,由于饮食习惯及外伤等因素的影响,牙列缺失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种植修复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目前数字化种植导板已被证实可以更精准的进行定位,避免了邻牙的损伤,且更稳固。随着民众对疾病的关注不仅仅在治疗方面,护理要求随之逐渐提高,特别是对于种植修复而言,由于恢复较慢,且需要定期复查,因此更好的依从性对护理管理的要求更高。

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益求精的管理模式将目标细化后落实并贯彻到各个环节。本研究分析精细化管理对种植后的咀嚼功能影响发现,治疗后两组咀嚼效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可见数字化种植导板治疗行精细化护理管理后后咀嚼功能的恢复更佳。为了解种植后牙周情况,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可见精细化护理管理后牙周情况改善更明显。分析认为精细化护理管理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强调分工的精细化,责任护士需要将术后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事项详细列出并详细讲解,为院外患者的高依从性提供条件。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精细化护理管理可以促进口腔数字化种植导板修复后咀嚼功能的恢复,同时可以有效改善牙周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菌斑指数出血指数龈沟
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疗效分析
益肾坚骨汤配合米诺环素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探讨
延续性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刷牙情况的影响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血友病男性患者与健康男性龈沟出血指数的比较
实验性动物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1β与IL-6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