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用维生素C 针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1-01-20 09:18莫锦坤
医药前沿 2020年28期
关键词:角膜炎角膜复发率

莫锦坤

(广东省东莞市高埗医院 广东 东莞 523000)

角膜炎为致盲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此病会严重影响患者视力水平以及身心健康。随着临床深入研究,临床逐渐应用维生素C 对患者实施治疗,并且优势显著。维生素C 为自由基清除剂药物,进入体中后可加入至神经递质合成以及糖代谢氧化还原过程中,显著提升机体对于外界刺激的抵抗水平[1]。就目前而言,维生素C 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炎症疾病和病毒感染疾病中,患者经过治疗后并未形成严重不良反应。此次研究主要分析角膜炎用维生素C 针治疗的临床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4 月—2020 年5 月的100 例角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0 例。对照组中男性29 例,女性21 例,年龄23 ~67 岁,平均年龄(42.3±6.4)岁,25 例为细菌性,15 例为病毒性,10例为混合性;观察组中男性31 例,女性19 例,年龄24 ~68 岁,平均年龄(43.5±6.7)岁,23 例为细菌性,14 例为病毒性,13例为混合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将此次研究研究意义、治疗方法、药物类型和不良反应等解释给患者以及家属,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之情签署同意书。同时排除患有重大脏器疾病、慢性病者。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选择常规疗法,治疗时间为1 个月。选择抗细菌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实施治疗,即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以及氧氟沙星滴眼液,每日进行交替点眼,单次1 ~2 滴,两种药物间隔时间为10min,滴入至患者的结膜囊中。患者入睡前采用更昔洛韦凝胶,每日采用2 次,睡前涂抹。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门诊可对用药情况进行及时调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维生素C 针治疗,采用局部注射方法,在患侧眼穹窿位置球结膜下进行注射,注射剂量0.3ml,每隔3d 注射1 次。

1.3 效果评估[2]

患者进行治疗后如果无眼部充血和水肿表现,并未出现流泪以及畏光等表现,角膜浸润病灶不见,通过染色测试并未产生着色现象为效果显效;患者进行治疗后如显著改善眼部充血和水肿表现,缓解流泪和畏光等表现,病灶比例减小,通过染色测试出现轻度着色为效果有效;患者进行治疗后并未改善眼部充血或者水肿等现象,依旧存在流泪和畏光表现,病灶并未任何变化,染色测试出现着色为效果无效。显效比例和有效比例相加为总有效率。

1.4 观察指标[3]

比较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即IL-8 和TNF-α;而后比较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复发率。

1.5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临床效果

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和78.00%,经卡方检验,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n(%)]

2.2 炎症因子

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IL-8 和TNF-α 水平,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8 和TNF-α 水平,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对比(±s)

组别 例数 IL-8(pg/ml) TNF-α(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141.44±20.36 74.37±13.69 8.84±1.51 4.41±1.12对照组 50 142.36±20.45 110.36±15.69 8.86±1.53 6.63±1.25 t 0.225 12.221 0.065 9.353 P 0.822 0.000 0.947 0.000

2.3 复发率

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后4 例出现复发,复发率8%;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后12 例出现复发,复发率24%,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761,P=0.029)。

3.讨论

相关原因引发的角膜炎症反应统被称之为角膜炎,同时角膜防御能力降低,外界病原体和自身疾病均会引发炎症。角膜炎为眼科常见疾病,同时为我国主要致盲眼病。角膜位于眼球最前面,和外界进行直接接触,极易因为微生物、外伤及理化刺激因素的损害而产生炎症。临床上表现为视物模糊、疼痛、畏光和流泪等刺激症状及明显的视力减退。眼科检查可见角膜光泽消失、透明度减低、溃疡形成等。严重者可继发角膜穿孔、眼内感染甚至失明。目前临床上多按致病原因将角膜炎分为感染性、免疫性、营养不良性、神经麻痹性和暴露性等[4]。感染性角膜炎多发生于角膜中央区,而免疫性角膜病易发生于角膜周边部。除麻痹性角膜炎外,多数角膜炎患者都有较强的发炎症状,如疼痛、羞明、流泪和眼睑痉挛。角膜炎患者不但有睫状充血,也有虹膜充血。严重患者的球结膜甚至眼睑都会发生水肿。治疗角膜炎的基本原则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感染,争取早日治愈,将角膜炎的后遗症减少到最低程度。

不同病因引起的角膜炎症状也不同,细菌性角膜炎起病最急,症状最重,分泌物增多且黏稠;病毒性角膜炎次之,分泌物不多,为水样或黏液状;真菌性角膜炎最轻,有时角膜病变已经很重,但患者感觉却不明显。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角膜知觉可减退。角膜炎症必然使视力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尤以炎症侵犯瞳孔区域者更为严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78%,同时治疗后观察组IL-8 和TNF-α 水平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8%和24%,对比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维生素C 临床可行性良好。维生素C 属于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于多羟基化合物,存在酸的性质。可对部分疾病进行防止,如改善白癜风以及降低癌症患病率。与此同时维生素C 具备组织修补免疫功能,确保血管完整性,有助于非血红素铁吸收等。由于存在消炎的效果,广泛应用于临床辅助治疗中。眼部疾病由于口服药物会通过消化道,因此药物难以直达病灶,为此通常选择外用药物,维生素C针目前选择穹窿位置注射。国内以及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后认为,维生素C 对于角膜炎存在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可将治疗时间减少,同时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和此次研究结果存在相似性。此外临床通过分析后可知,维生素C 针适应症如下:可对坏血病进行预防,并且可对急慢性传染疾病进行辅助治疗;可治疗慢性铁中毒,可对铁胺对于铁的整合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加速排出;同时可治疗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5]。与此同时对于如下情况需要加强维生素C的需求量,即患者进行慢性血液透析、长期腹泻、胃或回肠切除术后、艾滋病、癌症、结核病、溃疡病、热、感染、创伤、烧伤以及手术后等;由于严格控制饮食,进行肠道外营养患者,营养不良,体重骤降,以及在妊娠期和哺乳期者[6]。长时间应用大量维生素C 会出现尿酸盐或者草酸盐结石,而对患者进行快速静脉会产生晕厥以及头晕。一定量维生素C 会对抗凝药抗凝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注意。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角膜炎患者时可采用维生素C 针,其效果良好,和普通疗法相比优势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预后,缓解炎症,降低复发率。

猜你喜欢
角膜炎角膜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如何区分角膜炎和结膜炎
变形的角膜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分析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蒙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超薄角膜瓣LASIK与LASEK的观察对比
超薄角膜瓣与普通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