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湖明珠壶”的历史意义

2021-01-20 11:10叶玲燕
天工 2020年6期
关键词:微雕长兴明珠

文 叶玲燕

火土之灵,变化万千,陶瓷是中华传统的瑰宝,伴随着人们数千万年,老百姓用它烧水、烹食,士大夫们用它品茗喝茶、作摆设,不论是朝堂还是市井,以传统的技术和艺术的创造来制造器皿,满足各自的需求,伴随着每个时期的生活和情怀的依托。

陶生于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有生机的地域文化,比如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陕西的耀州窑、河南的钧瓷窑、湖北的磁州窑等不同的窑口,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植入的创造力,像彩陶的热烈、黑陶的奔放、紫砂的儒雅、青瓷的清隽,都在寻觅着它的灵魂,得适度,求隐晦。

陶瓷是中华民间工艺的传播使者,一陶一世界、一壶一天堂,我们现代制陶人要更加绚烂奔放,把传统的技艺和现代的理念相结合,创造出符合当前社会、当地特色的作品。

一、“太湖明珠壶”之造型和创意

紫砂壶,源于陶器,历经宋、明、清发展锤炼,于当今繁盛至极,其泥料材质、成型工艺独特,兼具文化涵养,乃世间珍品。北宋梅尧臣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中说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形象地展示了紫砂壶在北宋刚开始兴起的情景。

“太湖明珠壶”是一把具有丰富历史及科学信息的紫砂壶,作者巧妙利用紫砂的特性,以长兴县“金钉子”的剖面为题材,用长兴的本土资源紫砂泥为材料,壶嘴以变形的骆驼为意,象征着丝绸之府和勤劳的长兴人民;壶把以古典优雅的飞把为形,象征着长兴——一座山水园林型的飞速走向现代化的城市;壶盖以火炬形状为钮,三叠纪为盖,显示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金钉子”之历史意义

“金钉子”在中国浙江长兴境内,约25亿年前,70%到90%的物种都消失了,这是有记载以来的最大规模、最大范围的物种灭绝,因而备受世人关注。此壶向人们形象化地展示了这一重大地质事件。这个时期的演化与发展历史被“金钉子”(牙形刺动物微体化石)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下来,“金钉子”也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研究二叠系与三叠系之间的标准界线,意义非凡。1996年,中、美、俄、德等国的9名科学家推荐以中国浙江长兴槐坎的“牙形石化石”为划分古生界和中生界的标准化石,并在国际刊物上联名发表文章。终于,在2001年阿根廷的国际地质大会上,“金钉子”获得国际认可。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金钉子”纪念牌终于于2001年8月在长兴落成,落成后,先后有25个国家的200多名学者来长兴考古研究,15个大类近400种化石被采集,很多珍贵的科研线索被发现,人类在研究地质科学领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三、工艺制作之精

该壶的壶盖装饰分三个部分组成,中下部模拟二叠系长兴灰岩的结构,上部为三叠系泥岩,上下之间标出二叠系(P)与三叠系(T)界线“金钉子”,突出了D剖面上的位置,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各种形态的化石。如轮盘状之华夏菊化石、纺锤状的古蜒化石,以上二类生物于2.5亿年前灭绝,标志着古生代二叠纪结束,新时代已将来临,火炬的欣德刺化石,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时代的诞生。

瓷壶之美,美在其肤;金玉之美,美在其值;陶壶之美,美在其骨。此壶身饱满,肩部过渡柔和舒缓,口盖为嵌盖,严丝合缝,腹部伸展有度,富有张力,浑厚而精神,与飞把、壶钮一气贯通,自然流畅。壶把为飞把,长兴县立足建设山水园林型高品位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的定位,精心规划设计,融入现代化特点,巧借自然山水风貌,融合历史文化底蕴,精心打造绿化景观,做足“显山露水”文章,打造出山水城居合一的独特城市形态,飞把线条交代明确,全程贯通流畅,见证了城市的飞速发展;壶钮曲线优美,为火炬的欣德刺化石,体现了此壶的精髓,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此壶的精致和古雅;壶嘴为骆驼形状,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性情执拗,耐力坚韧,能在炎炎烈日、水干草枯时找到维持生命之水,还能在逆风飞扬、漫天黄沙中找到正确的道路,温顺而忠实,是人类的朋友,在古代丝绸之路商队贸易乃至政治军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骆驼昂首,张口作嘶鸣状,气度凛然,象征着丝绸之府和勤劳的长兴人民,此壶点线面比例协调,骨肉停匀,每个部分都显示出设计者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推崇,雅俗共赏。

四、壶身的装饰之精

《太湖明珠壶》系列1

《太湖明珠壶》系列2

紫砂壶讲的是“泥形工款功”,即材质、造型、工艺、作者、题词、功能性,缺一不可,“太湖明珠壶”全壶壶身微雕3558字,每个字约半粒芝麻大小,在显微镜下看,字字清晰,笔笔如钩,不由赞叹作者心思之细,所花费的心力以及技艺之精。微雕与紫砂结合在业界素有耳闻,却很少有成品可见,因这项技艺极为考验眼力、手法与技巧,作者在走刀前需成竹在胸,需要有多年书法绘画的浸淫,才能一气呵成,有节奏、有顿挫,在紫砂这类材质上实难操作,稍有不慎,前功尽弃,成品率之低,令很多工艺师都望洋兴叹。

全壶的微雕赋予了“太湖明珠壶”另一种艺术气息,微雕需要有极其精湛的技巧,必先沐手焚香,静听禅音,做到心静如水,然后不打格子,不写墨稿,不用放大镜,甚至不戴眼镜,一刀到底,不滞不拖,深浅恰好,气脉相连,凭意念与手感在紫砂表面游走,全神贯注,连呼吸和心跳仿佛也在静止状态,紫砂颗粒遇刀不崩,起笔收笔随心所欲,能做到这样的境界,凭借的是多年刻壶的经验,把握刀与壶、刃与腕的相对运动之微妙变化,锋刃起止处刀痕犀利,犹如书法中提按使转,顿挫起伏之笔,意神相守,出神入化。

这把壶十分形象地塑创2.5亿年前后所发生的重大生物更替事件和转变过程,使我们在品茶时能品鉴到源远流长的历史余味。它是一件魂香一体的生活用品,更是一件富含情感的工艺品,富含美、饱含情。一把好的紫砂壶,聚哲学思想、历史文化、地域特色、自然韵律、书画艺术为一体。

猜你喜欢
微雕长兴明珠
长兴水厂沉淀池反应区浮沫现象的探讨和解决方案
传统工艺品微雕艺术的研究——以文港微雕为例
精微至极虚实相宜
多瑙河畔的明珠
长兴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省级试点
微雕
明珠十斛买娉婷
夏明珠
润康妈妈秀Show
微雕艺术家 曹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