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与思考

2021-01-20 16:01孙国焕曹秋丽
山东水利 2021年10期
关键词:长制除险济宁市

张 琪,孙国焕,曹秋丽

(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济宁272019)

近年来,济宁市在将小型水库全面纳入河湖长制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打造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示范和样板,取得了显著效果。

1 改革做法

1.1 小型水库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体系

济宁市小型水库众多,现有242座,总库容1.57亿m3,兴利库容0.78亿m3,主要集中在曲阜市、邹城市和泗水县。2020年3月济宁市发布第5号总河长令,明确将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对小型水库安全鉴定、除险加固、管理房及维修养护资金落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河湖长制的负面清单,实行一体化管理考核。

1.2 明确小型水库管理主体

2020年1 月济宁市印发《关于加强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各县(市、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小型水库安全负总责。县属小型水库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由其指定的相关部门作为水库管护主体;乡镇、(街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的小型水库,由乡镇(街道)水利站(所)作为水库管护主体,对辖区内小型水库实行统一管理;非水利行业所属的国有小型水库由其主管部门确定水库管护主体;个人、企业单位投资并拥有产权的小型水库由产权所有者作为水库管护水体。

1.3 夯实小型水库管理基础

一是落实小型水库管护资金来源。《济宁市小型水库管理办法》规定,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理的小型水库运行管理、防汛安全、维修养护、除险加固等经费,按照隶属关系由本级政府承担,上级政府适当予以补助;农村经济组织管理的小型水库运行管理、防汛安全、维修养护、除险加固等费用,主要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上级政府适当予以补助。二是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结合大中型水库泗水县贺庄水库、龙湾套水库省级标准化管理试点建设,以点带面,积极推进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建设。三是建设小型水库智慧防汛系统。对东部山区240座小型水库实施大坝照明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渗流测压系统“三个系统”建设,对水位监测、预警预报实施提升改造,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四是加强管护人员业务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培训与演练结合等方式,对小水库管理行政、技术、巡查责任人进行全员培训,提高业务管理水平。

1.4 推行小型水库养护市场化改革

针对小型水库工程特点,济宁市按照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与维修养护工作适度分离的原则,采取市场化运作、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集中把小型水库的工程类维修项目和保洁类养护项目分别招标。经过公开招标,县(市、区)水务局与物业公司签订养护保洁合同,财政每年出资,对全市小型水库实行委托方式管理,履行小型水库的日常养护责任。

2 存在问题

2.1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不彻底

由于2008—2010年除险加固的小水库受当时财政资金的限制,工程标准相对较低,个别水库存在除险不彻底问题,部分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需进一步提升。

2.2 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资金不足

2019年以来省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市、县两级财政将省级资金按照一定比例切块拨付给各市、县水利部门用于小型水库的维修养护。有些部分县(市)将省、市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后切块下拨,资金到位率不足,配套资金不够,影响小型水库日常安全运行管理工作。

2.3 一线管护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小型水库大多地处偏远山区,管护主体一般为地方乡镇(街道),多由水库附近的当地群众进行巡查管护。全市小型水库一线管护巡查人员中超过50岁的200余人,基本为高中以下学历,专业知识欠缺,难以满足小型水库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需求。

2.4 部分小型水库管护工作不到位

一线管理人员巡查不到位,维修养护不及时,运行维护经费少。个别水库坝体杂草垃圾清理不及时,坝体、库区存在垦荒种植现象,溢洪道内有围栏(网)现象,放水洞启闭设施启闭不灵活,观测设施配备不全。

2.5 小型水库管理考核制度不完善

小型水库管理考核制度内容不够全面,措施不够细化,执行不够严格。有的县(市、区)在实际考核中存在补助资金平均发放的现象,考核产生的实际奖惩激励效果不够好。

3 措施建议

3.1 加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

制定水库除险加固策略,足额配套补助资金,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严重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的小型水库进行加固处理,确保2025年全面完成任务目标。同时,要依据小型水库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细化制定小型水库工程、技术和管理标准,全面推进小型水库管理标准化创建工作。

3.2 健全小型水库运行管护经费长效保障机制

严格按照《山东省小型水库管理办法》《济宁市小型水库管理办法》规定,明确省、市、县财政资金用于小型水库管护资金的基本额度,建立与管护成本变化等因素相关联的动态调整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纳入本机财政预算,足额落实管护经费。对小型水库管理设施所需资金,县(市、区)政府要纳入年度预算,要切实建立顺畅的财政资金投入渠道,健全小型水库运行管护经费长效保障机制。

3.3 加强一线管护队伍建设

对片区内相对集中的小型水库实行统一管护。按照年轻化、专业化的要求,合理配置专业人员,加强小型水库管护队伍建设。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培训,提高管护人员业务素质;提高管护人员待遇,落实劳动合同,保障合法权益,制定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奖优罚劣。

3.4 完善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一体化考核机制

县级政府是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和管护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内小型水库安全和管护负总责,乡镇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职责。把小型水库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安全鉴定、基础设施建设、管护体制机制、工程管护、经营承包监管、标准化建设、管护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具体工作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建立督查检查问题台账,加大责任追究和奖惩考核力度,完善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一体化考核机制。

猜你喜欢
长制除险济宁市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提速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布恩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完工
节水专栏约稿(征稿)函河湖长制专栏约稿(征稿)函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八一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的问题探究
推行湾长制的重点问题与优化进路
红花岭水库除险加固施工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