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2021-01-20 16:01李晓卫
山东水利 2021年10期
关键词:莒县管护水库

李晓卫

(莒县水利局,山东 莒县276500)

莒县共有3座大中型水库和210座小型水库。多年来这些水库在防洪灌溉、人畜吃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由于水库面广量大,地处偏僻,工程产权不明晰,经营管理责任未落实,管理起来非常困难。为此,2018年莒县围绕上级水利部门要求和县政府部署,启动了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探索实施了“123”管护模式(“1”就是成立“1家国企”、“2”是建立“两项机制”、“3”是落实“三个到位”),全面提升小型水库管护水平,有效建立起了专业化、科学化、长效化的管护体系。2019年莒县成功争创为省级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2020年被水利部表彰为全国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

1 主要做法

1.1 聚焦专业化,组建“一家国企”抓管护

政府主导,组建养护公司。根据县政府对全县小型水库进行统一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托林水集团成立了公益性国有公司“莒县清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公司”,履行全县小型水库日常管护职责。公司共配备人员35人,按地域大小和工作量在乡镇设立了6处分公司,实行区域化管护。一方面依托小型水库水管员进行日常看管,另一方面,利用公司的专业技术力量进行岁修养护,建立起“国有公司+乡镇+水管员”为主体的“公司化”管护模式,着力提升专业化运行管理水平。

界定权责,压实责任。一是精简人员,压实责任。将全县原来2 083名农村水管员、小型水库管理员和河道管理员,通过按需设置、区域配置的原则,有机整合为531名,由“莒县清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公司”对水管员进行统一管理使用,同时定期对水管员定期开展签到、培训,使其逐步由松散型队伍转变为有组织、有管理、有考核的紧密型团队。二是提高薪酬,优化队伍。通过“三员合一”,将原有的补助资金进行整合,水管员岗位工资实行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模式,根据平时工作任务及考核情况进行出工补助,多劳多得,有效地提高了水管员的工作积极性。群众参加水管员选聘的人员明显增加,更多年轻力壮、责任心强、业务知识丰富的群众参与到水利工程管护工作中,提高了水管员队伍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1.2 聚焦科学化,建立“二项机制”促管护

1)畅通小型水库管护信息渠道。针对全县农村水利工程多,分布广的实际,结合三方联动的管理机制、三员合一的管护模式,在“清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公司”探索设立了“莒县水利116服务热线平台”,配备2台专用维修车辆、必要的办公设施,24 h受理服务电话,解决群众关于小型水库管理方面的诉求。同时按区域在6个乡镇开通了镇级116服务热线,成立了6个镇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公司,延伸服务触角,确保接到群众诉求后,第一时间解决。

2)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小型水库水管员管理考核,采取县水利局、养护公司和乡镇共同负责,财政局备案的方式。对水管员主要分日常考核和每年两次集中考核方式进行,考核优秀的给予增加奖励,考核不合格的水管员淘汰,次年不再续聘。

1.3 聚焦长效化,落实“三个到位”强管护

1)管护资金投入到位。积极争取县政府支持,成功将小型水库管护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31万元,加上省、市补助资金,每年管护资金可达693万元。2020年又争取中央小型水库维护资金1 085万元,为小型水库管理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

2)管护设施建设到位。聚焦管理设施健全、管理方法现代化这个重点,实施四大类小型水库设施提升工程,包括投资652.6万元对111座水库进行维修养护;投资261万元,新建27处管理房,实现小型水库管理房建设全覆盖;投资114万元,在31座水库安装雷达式监测站;投资357万元,在97座水库安装建设人工电子一体化观测水尺,在管理房内安装智能信息显示屏,将水位、雨量信息直观的展现在屏幕上,方便水管员的观察和记录。以上设施到位后,具备了科学调度洪水的条件,委托青岛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编制完成了小型水库水库库容曲线图和溢洪道泄量曲线图,并在小型水库溢洪道内安装了观测水尺,为小型水库调洪、拦蓄提供了科学支撑。实行坝坡“三线管理法”。对全县小型水库进行坝坡兴利水位线、设计水位线、校核水位线校准测量,并选取水库坝坡易观测、易养护的位置设置兴利、设计、校核水位线观测标识。结合水尺水位观测,通过坝坡三线管理,在应对强降雨、高水位时,能够更直观、更直接的确定拦蓄水量,有利于各小型水库基层管理人员科学、准确、迅速做出反应,确保水利工程的防汛安全,更好的发挥小型水库防洪减灾和兴利效益。

3)管护软件提升到位。联合水文部门开展小型水库水质监测,加强小型水库水质管理和保护,自2017年起联合市水文部门开展小型水库水质监测,每季度组织对21处小(1)型水库进行水质取样化验,加强对小型水库水质变化情况的掌控,有针对性的改善水库生态环境,使水库水质得到有效保护。紧抓大坝安全鉴定,对达到安全鉴定年限的37座小型水库,编制完成了《大坝安全评价报告》。强化档案规范化管理,投资15万元建成了专业化、现代化的小型水库档案管理室,通过“一库一档”分类管理,小型水库档案管理逐步规范化。突出小型水库防洪演练及培训,每年开展多科目的小型水库防洪演练,全面实行水管员定期培训、持证上岗、观摩交流制度,提高各级水库责任人管理能力和水平。

2 经验启示

2.1 社会化管护模式,是小水库改革创新的关键

莒县清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公司依托县国有企业成立,借助该专业化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公司全方位抓好小水库的管理维护和运行,将县水利主管部门及乡镇政府从繁重的管护任务中解放出来,从根本上弥补了小型水库管护专业人员缺乏、管理难以长效监督的短板,形成了工作合力,提升了小水库的管护水平。

2.2 稳定的投入机制,是小水库改革创新的基础

紧扣“有钱管”,莒县以上级财政和县级财政投入为主要来源,建立了以工程维修养护为主导,以水管员薪酬为补助的管护资金投入机制。每年,莒县根据乡镇反馈及公司维修报告,按照轻重缓解的原则确定一批需要加固的水库,由公司负责进行维护,乡镇及水利、财政、审计等部门单位抓好质量跟踪及审计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达标,每年投入维修养护资金约350万元;对水库水管员,公司通过“三员合一”进行精简后,提高了其工作薪酬,保障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年水库水管员薪酬投入资金约100万元。

2.3 严格的考核制度,是小水库改革创新的保障

公司按照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对分公司和水管员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管理,建立了百分制、工日制、失职处罚制“三位一体”考核机制,百分制主要体现水管员一年来的工作成绩,考核权重占30%;工日制考核主要反映水管员管护任务量与管护水平,考核权重占70%。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水管员,实行淘汰制,次年不再续聘。

猜你喜欢
莒县管护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钟灵毓秀 千年莒县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出山店水库
莒县高中化学微格教学展示在莒县四中召开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浅谈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管护
水库上的“五老”安全巡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