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区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方案探讨

2021-01-20 16:01徐洪园
山东水利 2021年10期
关键词:引黄灌区渠系水价

徐洪园,张 辉,安 涛

(陵城区水利局,山东 德州253500)

1 基本情况

陵城区隶属德州市,总面积1 213 km2,其中耕地面积7.8万hm2,有效灌溉面积5.6万hm2;人均水资源213 m3,属中度资源型缺水地区。陵城区正常年份需水量约为2.21亿m3,全年黄河灌水分配量仅为9 223万m3,仅能满足实际灌溉需求的70%。陵城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骨干河道与末级渠系多为灌排两用,泥沙淤积严重,连通不畅,配套建筑物建设标准低,老化损坏严重,配套测水量水设施匮乏。而且现有农业水价机制体制不健全,群众节水意识不强,运营管护机制不完善,与实现计量收费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

2 建设必要性

1)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对陵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陵城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农业用水是水资源消耗的重点部分,实施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建设,可改变灌区落后状况,补齐工程短板。通过建设节水工程实现计量收费,推进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2)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需要。实施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建设,通过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对农业用水实施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解决用水计量与农业水费问题,有利农业节水和水利设施良性运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3)灌区良性发展的要求。目前陵城区按照山东省物价局、减负办《关于公布我省引黄灌区农业用水终端水价最高限价的通知》规定,引黄灌区每亩次水费为3~6元,折合0.05~0.19元/m3,达不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供水长期亏本运行。按照运行成本价格收费,在夯实工程基础的条件下,建设水价机制,使黄河水供得上,量得准。

3 建设方案

1)总体目标。陵城区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紧紧围绕灌区农业供水科学、统一调度和合理分配的目标,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

2)实现路径。将精准计量放在首位,以建设节水工程为重点,同时纳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运营管护等重要内容。

(1)找准短板。一是陵城区境内的潘庄灌区、李家岸灌区是跨县大型灌区,改造所需投资额大。陵城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有限,除国家投资补助外,市、县财力无力承担配套资金,致使大型灌区改造率不足50%,中小型灌区普遍老化失修,干支渠报损废弃,末级渠系改造率不到40%,许多灌排泵站带“病”运行,大量农田用水困难。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不够精细,农田水利建设发动难、管护难的问题仍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相当一部分新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因缺乏有效管护而失修报废。

(2)确定目标。以提升引黄灌区输水能力、节水能力、管理能力为出发点,将黄河水通过骨干河道、末级渠系输送到各乡镇,在乡镇水源进出边界配套建设计量设施,实施“两工程一机制”,即提升工程体系、配套计量设施,健全建立水价形成机制、运营管护机制,确保陵城区引黄灌区高效配水到田间,并实现水费精准计量。

4 采取措施

1)工程体系建设。建立从水源到田间的全过程节水工程体系,一是对笃马河、新隔津河、马颊河故道、赵王河等9条骨干河道共计88.93 km进行清淤治理,对北辰闸、东辛庄闸、基山闸、小官寨等8座涵闸进行改建维修,重建魏家寨桥、李廷辉桥、程家桥等14座生产桥,新建天明河、新隔津河衬砌4.08 km,建设堤顶路3.16 km,保障引调水畅通;二是对各乡镇、村调水不畅的94条渠系共计151.06 km进行治理,建设扬水站8座,改(新)建维修水闸27座,打通了竹节沟保障末级渠系的水能引到田间地头;三是新打机井273眼,完善田间工程。

2)建设计量设施和信息化。以精准计量为目标,在各级渠系分水口、用水户取水点全面配套计量设施,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网格化量水体系,实现灌溉用水精准计量。一是骨干河道引水计量工程。在骨干河道新建39处引水计量工程,针对引黄灌区泥沙含量高、渠道易于淤积的特点,在进出乡镇的水闸、泄水闸等水工建筑物配套建设缆索或桥式流速仪测流桥,在分水闸前后沟渠上建设“标准断面+雷达测流”装置。二是机井灌溉计量工程。田间273眼机井配套安装灌溉计量设施,在机井首部利用“水电双控一体机”进行计量、控制。三是移动计量设备。对直接使用水泵抽取河道引水灌溉的农户,安装移动计量设备。

3)健全水价形成机制。灌区实施节水工程建设后,配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机制建设,从原来粗放的按亩均摊收费模式提升为计量收费的终端水价收费模式。一是按照灌区工程的渠系分级测算水价,积极探索推行分级分类测算运行成本和水价,分为骨干工程水价、末级渠系水价(含乡镇管理的沟渠、农田灌溉工程水价)、终端水价、引黄补源区水价。二是明确各用水户的灌溉定额,合理确定农业灌溉水权,建立水权交易制度,开展水权水市场交易,制定用水补偿机制、节水有奖激励机制、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促进农业节约集约利用。出台农业灌溉水权分配和水权交易、水市场政策文件。

4)创新运营管护模式。骨干渠系及配套计量设施由陵城区水利局工管股承担运营管护工作,主要负责区内的水量调度、工程运行、维修维护、计量工作等。在各乡镇域内的沟渠及配套建筑由各乡镇以“水管站+村水管员”模式管理,负责建后运行、管理、水量调度、灌溉服务、计量收费等工作。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工程建成后,形成资产清单,与乡镇、村委会办理移交手续,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管护主体的责任。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做好监管,定期组织巡查检查,确保工程运行和管护效果。

5 主要经验

1)把握机遇。结合陵城区实际,多次进村入户开展调研,积极做好宣传、营造氛围。各级水利部门上下合力、综合施策,努力做好“补短板、破瓶颈、增后劲、上水平、惠民生”,确保项目落地见效。

2)高质量规划。规划前期,通过实地摸底,认真听取群众呼声诉求,积极与上级部门及有关专家沟通政策、技术、建设思路等,提出契合实际、具有前瞻性的高质量规划。

3)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明晰工程产权;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建立农业水权制度;强化供水管理和用水需求管理,提高供用水效率和效益;科学测算农业供水成本,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机制,改变传统灌溉思想,健全节水灌溉基础设施,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做好农业水价改革,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猜你喜欢
引黄灌区渠系水价
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影响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赵口引黄灌区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受防渗标准影响的渠系水利用系数计算问题探讨
灌区末级渠系管理模式可持续性生计评价研究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的农业水价政策效应模拟
灌区末级渠系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丁庄引黄灌区存在问题及建设必要性
引黄灌区泥沙处理与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分析
中国各城市水价都在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