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出发,看章太炎文论的变与不变

2021-01-21 16:52顾汤灏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章太炎文字

摘要:从晚清时期开始,受到外部势力冲击和内部势力革新的影响,中国文坛风云变幻,日新月异。而其中,章太炎独树一帜,鼓吹国粹,提出“以文字为准”的观点,借助旧文化融汇新知识,尝试为中国近代文论筑牢根基。从文字出发,不断发展延伸,但身处时代的洪流,章太炎的文论思想也在随之变化着,从他的变与不变中可以折射出更多文化意识和历史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章太炎;文字;《文学总略》

一、晚清时期,彭拜激昂

(一)文字与文学

章太炎《国故论衡》中的“中卷文学七篇”皆以《文学总略》为中心,此文开头即为“文学者,以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这是章太炎对“文学”下的定义。如今“文学”一词大家已然耳熟能详,但是实际上中国之文学并不是一直都有的,其中经历了十分漫长的过程。“文”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意念与想法,是人们精神层面的产物,而文字是文学的基础,有了文字文学才有产生的条件和意义。在晚清时期,许多学者都是将“文”这个概念片面的虚拟化,认为文学只是一种意识,而没有意识到文学需要附着于一定的传播途径才能传递信息,并且文学的定义是不断变化的,具有无界性。

对于文坛上各种相互交锋的观点,章太炎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一方面,清末文选派与桐城派成为主流,争论不断,他们都舍弃经传古籍、诸子论著,希冀能够独领文坛,统一局面,但章太炎认为他们失去根本,迫害古文,左右他人思想。另一方面,清末出现过一段时间骈文大热的情况,但章太炎依然予以否定,他认为推崇骈文会让人趋于追求表面形式,忽略文章本质。

于是,章太炎从文字出发,认为所谓“文学”就是通过作为符号的“文字”,对人世间的事、理、情进行记载、说明和传达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及物性成果。 这种“文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它首先是一种“器物”,是记录文字的工具,那么我们更应该回到本初,寻找共性。在这个基础上,章太炎格外重视“记录性”,图画、表谱、簿录、算草等“无句读文”也纳入“文”的范围,更被章太炎推举为“文”的极致 ,这种观点更侧重于实质和功效,有利于促进现代科学精神的发展。

(二)文字与文辞

经学史家周予同曾经在其《中国经学史讲义》中提及章太炎的《检论》和《国故论衡》:“这两种著作,是中国学术批判史。” 章太炎在提出学说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进行比较和考量。对于清代学者阮元所提倡的“文笔说”,认为《文选》中所记之文皆属于有韵之文的观点,章太炎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他在《国故论衡·文学总略》中提到:“若以文笔区分,《文选》所登,无韵者固不少。若云文贵其彣耶,未知贾生《过秦》、魏文《典论》,同在诸子,何以独堪入录?”由此认为阮元的这种分类实属荒谬无理。他再进一步辨析,认为阮元将“文”与“辞”断然分开的观点也毫无依据:“或举《论语》言“辞达”者,以为文之与辞,划然异职。然则《文言》称文,《系辞》称辞,体格未殊,而题号有异,此又何也?”章太炎实则依旧是从文字出发,探究古文的本质属性,他认为文章的修饰与修辞应与文章融为一体,文辞合相,才能让古籍显露其本来的宗旨。

综合来说,章太炎认为无论是文字还是文辞都是用来传递情感价值的,他强调韵文以情采感动为长,“问学之助薄”,坚持“赍送”用以“作志”,诸体不能“于情为失衷,于事为失顺”。这些努力都可视为其对文学之“文字”质性方面的坚持。 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敢于批判的精神,对之后的五四青年也有所启迪作用。

(三)文字与文言

自孔子以来,“文”与“言”成了两条分开的道路,各自独立,互不交织。但在晚清时期,急于创新的内部呼声愈发高涨,“文”与“言”这两个本来渭径分明的东西开始趋同化。对此,章太炎在《文学总略》中提到“文字初兴,本以代声气”,因为言语有无法消除的缺陷性,所以产生文字,以文字代言语。“人之有语言也,固不能遍包众有,其形色志念之相近者,则引伸缘傅以为称。”文字是基于“文”与“言”而来,文字是兼收了两者的特点才逐渐形成,而文辞仅仅只是做学术的工具,如果“文”与“言”本生相同,文字出现的意义与价值也会大大降低。

在阐述完文字的本源之后,章太炎在《文学总略》又提到“文学之始,盖权舆于言语”,所以有了“六经”都属于“言”的观点。章太炎将传统经的范围进行拓宽,将中国古代的观点中的“经”、“史”、“子”合为一体,认为这些古籍皆由文字记录而成,目的是为了书写历史、传播历史。这种想法在清末引起了轩然大波,章太炎把孔子拉下神坛,指出其修订六经仅仅是发挥文字的记录作用。我们可以发现,章太炎对于文字与文言的理解,已经开始有了唯物主义的倾向,但是因受历史环境的限制,这种思想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五四运动,扬弃之间

五四运动时期众多主张革新的学者成体系的进行撰文、论著、演讲,这种形势潜在地加速了古文的落寞。章太炎不是传统主义者,他鼓吹传统与记忆,提倡“国粹”,但他强调要追求知识的“展转增进”,真正转成独到精微之学,从而切实推进知识启蒙。 不变的是,章太炎依旧认同各种体式的文字成为文学,坚定地相信评价文章好坏的关键还是在与其内涵、主旨、情感,而非其形式、结构、修辞。他仍然强调文学要具有包容性,他在继续研究中国古代典籍的同时,也广泛阅读了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作品,他致力于将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互动借鉴,贯通学习,促进文学的广博化、成熟化。

但相较于前期的观点,章太炎的许多思想也有了改变。之前他对于西方學说的观点涉猎较少,处于模糊的状态。但是这段时期,章太炎对于西方的文论观点,大都持有反对的看法。正如其所言:“以文辞、学说为分者,得其大齐,审查之则不当”,他极力不满新文化运动时期用西方学说观点评价中国之文学的现象,西方与中国文化环境、思维习惯、社会情况都有差异,没必要一味否定本国的学说。

总而言之,章太炎在五四期间既不崇洋媚外,也不泥古不化,他以新知补益旧学,在新的土壤之上架构自己的学问楼宇。

三、垂老之年,趋于保守

晚年的章太炎逐渐收敛其锋芒,不再如之前一般剑拔弩张,他几乎放弃了政治上的所有努力,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当中。不变的是,章太炎延续了他中年对中国国粹的热忱,继续对中国古代文化加以阐扬,以此呼唤群众的爱国情怀。他鼓励大众读经,他认为经学为中国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读经可以增进国民道德,弘扬民气,通过实践古圣遗训,来抵御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人欲横流” ,这种看似后退式的主张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陈礼江、胡适等人纷纷站出来驳斥章太炎的观点,认为经书编写随意,内容杂乱,对中国的现代文坛没有任何推动作用,甚至还会阻碍白话文的训练。但实际上,章太炎正是察觉到五四以来,中国学术研究的重心缓缓偏移,他的做法实则为中国文化研究方向做了很好的权衡。

与此同时,章太炎的文论思想也出现了许多变化。首先,章太炎研究起了早年间批判过的程朱理学,有人讽刺他“晚节不保”,但他仍旧固执地投身其中。其次,章太炎虽然推广经学,但是他在晚年极其反对儒家文化,这一点似乎表明了章太炎有“离经叛道”的倾向。最后,胡适在研究了章太炎之前提出的“六经皆史”的观点之后,将其进一步定义为“六经皆史料” ,如此便消解了经的框架感,以多元化的视角来进行评判,这同样也是章太炎对章学诚学说的拓展。

结语

出生于1869年的章太炎,目睹了中国太多的变化,在那个“革命”这个名词都在被不断革命的年代,他坚持本心,深研古文,推崇国粹,融合新知,看似有些笨拙固执,其实他已尽其所能推动中国文论向前发展。当他发现眼前这个中华民国并不完美甚至有很大缺陷的时候,他已经步入暮年,只能退居书房,从古人的言论中寻找智慧。从文字出发,从文字结束,章太炎的一生几度传奇也几度落寞,但毫无疑问的是,章太炎的为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我们站在已知的维度,应当客观地看待章太炎的文论观点,无论是成绩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有其意义,值得我们继续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1]陈雪虎.“文”到“文学”的迁变[J].中国图书评论,2010(12):4-11.

[2]陆胤.晚清文学论述中的口传性与书写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9(05):161-185+208.

[3]《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91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4]陈雪虎.《国故论衡》中卷文学七篇“以文字为准”辨[J].文艺理论研究,2020,41(05):54-65.

[5]陈雪虎.“基于记忆的文化”及其诉求:章太炎“以文字为准”文学文教思想再解释[J].文艺争鸣,2020(11):85-93.

[6]王锐.章太炎晚年学术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7]胡適著,姚名达订补.章实斋先生年谱[M].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3.

作者简介:顾汤灏(2001—),女,汉族,江苏无锡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章太炎文字
章太炎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章太炎与臭咸蛋
章太炎:帮人不能犯糊涂
会说话的书
会说话的书
梦中的文字
章太炎与臭咸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