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棚闲话》的文化解构研究

2021-01-21 09:56余璐琪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余璐琪

摘要:成书于明末清初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豆棚闲话》是一部十分特殊的文学作品,书中十二则故事各自成篇又相得益彰,在思想内容上也充满了新奇的理解与想象。本文拟借助“解构主义”对《豆棚闲话》的内容进行细读,通过梳理书中十二则故事的主旨内容,剖析《豆棚闲话》之所以出现文化解构思想的历史与思想原因。

关键词:《豆棚闲话》;文化解构;颠覆意识

一、《豆棚闲话》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解构

《豆棚闲话》全书共十二则故事,每个故事獨立成篇,是以乡民们在豆棚下闲谈为场景,以豆苗引蔓、开花、结果为线索串联故事的。这十二则故事中,有一部分是对传统故事的再创造,有一部分是世情人情的小故事,内容十分丰富,思想也十分深刻,展示出了独特的思想火花。

在叔齐最终选择变节前还有一段生动的心理变化描述十分有趣,他认为自己是次子原本躲远些就行,没必要上山死守,又回想起自己叩马而谏的行为只觉得莽撞了。首阳山上伪君子越来越多,不但和自己争夺食物、压缩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还让自己上山守节的行为变得不值一提。最终,他认清了现实,知晓大势已去,上山守节最终只能饿死,还要因此失去性命。《豆棚闲话》这样的构思是有深意的,叔齐的处境与艾衲居士等处于改朝换代之际文人的处境何其相似,在变节和守节之间是关于“忠”的思考,作者不但写出当时背景下的文人处境,也不加掩饰地揭示那些表面尚义守节,实则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二、《豆棚闲话》对传统两性观的解构

《豆棚闲话》中描写的女性和传统的女性观念有着很大的差别。书中对女性审美的描写和见解主要集中在《介之推火封妒妇》这则故事上,其中的人物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传统文化中,我国对于“美女”有着相对稳定的外形认知,其中,以曹植的《洛神赋》对美丽女子的描绘最为传神,“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总之,需要女性身形匀称,容貌娇美,一颦一笑尽显从容与温柔。而《豆棚闲话》则不然,在《介之推火封妒妇》中,有一段头回小故事,艾衲居士借段氏与石氏的视角去品评女性容貌,某种程度上来说,直接改变了女性审美的欣赏主体。故事中提到,晋代刘伯光赞美洛神之美,但在她的妻子段明光看来就完全不这么认为了,“君何看得水神的面目标致就十二分尊重,当面把我奚落?若说水神的好处,我死何愁不为水神!”随即跳入水中,这其中虽然有嫉妒的成分在里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女子对同性的外貌审美体验跟男性是有很大不同的。颠覆了对传统美人的理解和肯定。继而,本则故事的主线,即介之推与妻子石氏的故事,延续了头回故事的主旨,依旧表达着“反美貌”的主题。在这种文化解构的观念下,艾衲居士笔下的“美人”便不再是传统认知中貌美婀娜,柔情蜜意的了,而变成了才色一般,投机取巧式的人物。

三、《豆棚闲话》解构思想的背景分析

晚明商品贸易异常繁荣,商品经济史无前例地发展,社会物质也极度丰富。人们经济更加富裕,对生活的需求也逐渐上升,可以说,商品经济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内心的欲望,刺激着时代消费的升级。晚明思想家李贽在《答邓明府》中写道:“如好货,如好色,如勤学,如进取,如多积金宝,如多买田宅为子孙谋,博求风水为儿孙福荫,凡世间一切治生产业等事,皆其所共好而共习,共知而共言者, 是真迩言也”。

在《豆棚闲话》第三则《朝奉郎挥金倡霸》也有多处关于商业经营的描述,徽州府当地财主富户很多,且主人公汪兴哥就是商贾家庭出身,父亲汪彦辛苦经营几十年积累了二十余万家财,另有百十多人的伙计。汪兴哥第一次出门拿着父亲给的一万两本钱去平江开典当铺,回家之后又做起了放贷收利息的生意,第二次携着五万两巨款去明州经商偶遇刘琮穷困借钱,后来刘琮知恩图报不仅双倍奉还在危难时解救汪兴哥,助他成家立业。汪兴哥先进的商业理念和经营手段得到了出乎意料的好结果。传统思想却是在男耕女织的农业经济下发展繁盛的,随着商业活动的高度发展,传统文化出现了与时代不符的现象,人们慢慢开始反思甚至质疑,无限膨胀的物欲冲击着传统的道义观念。

结语

《豆棚闲话》是我国清代十分有代表性、有特色的话本小说,十二则故事各具特色,其中也有作者经历的社会现实。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历史时代的局限,作者在“解构”后并未找到重新建构新的思想基础的道路,最后只能无奈推倒“豆棚”,解构一切,陷入漫长的迷茫和等待。

参考文献

[1]苏勇.结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2]维克多·泰勒,查尔斯·文奎斯特.后现代主义百科全书[M].章燕,李自修,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3]张永葳.《豆棚闲话》之历史叙事管窥[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