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2021-01-21 16:29步方方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中职语文

步方方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实现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各种途径。有志于此的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善于把握和调控课堂氛围,增加课本知识的容量和密度。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思考

一、背景介绍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学习委员马媛媛上语文课时总是心不在焉,要么是趴在课桌上,要么是张望窗外,显得很懒散,多次提醒她要集中注意力,可效果却不是特别明显。要知道她并不是班上的学困生。留心观察之后,我发现还有好多的学生听讲时的状态也不是很好,回答问题很被动。于是我私底下就找了媛媛了解情况,听到了这样一段话,“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咱这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无聊了些,总想睡觉。鲁迅先生的《药》有必要上那么多节课吗,我们很多同学也没有您那样喜欢鲁迅,也难以达到您所理解的深度,虽说语文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可不觉得那离我们太遥远了吗?与其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情发表意见,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希望老师考虑。”说实话,听了这些话,想到课堂上出现的学生厌学的这些情况,感到深深地悲哀,又有些许的埋怨,但我也在积极思考,我们的语文课远离了学生的生活?是不是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为什么有些学生读书时间越久,学习语文的热情反而越低,进而表现出种种消极厌学的心理呢?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二、案例分享

案例1:我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4到18之间,正值花样年纪,价值观、人生观很容易受到影响,而网络等各种铺天盖地的信息传递方式,使他们能比教师更快的接受一些信息。上课时,教师如果能很好地运用这一点,也会使课堂别具一格。在讲《口语交际··演讲》时,我选用了电视节目《超级演说家》里的一些视频片段,积极进行讲解分析。视频的演讲内容,都是一些近一段时间内,网络上的一些热门话题或事件,演讲的方式也不是常见的从开头讲到结尾的很严肃的传统方式,所以学生很喜欢去看,看完后,结合所讲内容让学生进行分析,学生能从各个方面去分析,针对不足的还能提出改进意见,自然的课堂效果也很不错。尤其是在社会性话题这一块儿,很多时候学生甚至能走在教师前列。要想跟上他们的脚步并加以适当的引导,教师自身还得下功夫,这可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进而很好地融入了课堂。

案例2:古典诗词的艺术创作手法是学生最为难以理解的内容。如何匹配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喜聞乐见地教学方式呈现,显得尤为重要。以《诗经》里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为例。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明了,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仍然会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乏味,怎样才能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呢。我在讲解时,花了点心思,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和描写后,我引用了歌曲《菊花台》里面的歌词:“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指明这种从多个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比”时,引用了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中的“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里面的以彼物比此物,就是“比”的手法在流行音乐中大放异彩的应用。讲“兴”时,我引用了《东方红》里的歌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歌词作者用东方的太阳起兴,引出要吟唱歌颂的是领袖毛泽东,进而讲清了“兴”这种艺术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通俗解高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活泼风趣,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次课中,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也较好。

三、教学思考

这些案例,说明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善于把握和调控课堂氛围,增加课本知识的容量和密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吸引学生的情境,就如同平静的湖面泛起的一道道涟漪,学生会自然而然融入其中,从而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智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和爱好以及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吸引学生的情景,但我感到今后应该不遗余力地朝这方面努力,因为只有这样做才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我想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真正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以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主动。也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与能力,以往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生活场景与生活体验,才会被拿来当做语文教学的材料,从而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同时,我认为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快乐一点,让学生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成为一种综合素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再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书本的奴隶,课堂灵活地开放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近来关于中职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中职语文教学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如何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双畅和教师与学生的双赢值得每一个教师深思。

参考文献

[1]彭莉.关于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4).

[2]黎桃.中职语文教学应考虑的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基础教学研究,2006(8).

猜你喜欢
语文课中职语文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语文课文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的语文书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