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除锈方法应用于不锈钢器械的效果观察

2021-01-21 16:58吴天兰蒋松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损耗率锈迹碳酸氢钠

吴天兰,蒋松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1)

0 引言

再生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残留在器械表面、齿牙、轴节等处的污染物,如血液、体液、脓液、锈渍均易包裹细菌形成生物膜,器械表面越不平滑越易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包被使灭菌因子难以穿透,影响灭菌效果[1]。因此,选择合适的除锈方法,对于提高灭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待清洗的生锈器械800件为样本,研究两种除锈剂除锈效果及灭菌后的返锈情况,并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实验器械:所有待清洗的复用器械经超声清洗后,选择生锈程度大致相同,新旧程度相同的换药镊、剪刀、止血钳、卵圆钳(这四类器械均为我院使用频率较高且易生锈的器械)四种器械各200把,共计800把。以纱布块能直接擦掉锈迹的器械或者除锈后器械表面不光洁,镀层已脱落,露出黑色钢材的,均不纳入实验器械范围。所有试验器械为同一厂家、新旧程度、材质、制作工艺一致,P>0.05。

1.1.2 除锈剂:酸性除锈剂(实验前按产品说明书以1:7比例配置)、1:1碳酸氢钠溶液(实验前医用碳酸氢钠粉与纯水以1:1比例配置)。

1.1.3 实验所用仪器:超声清洗机、超声除锈机、热力清洗消毒机、灭菌器、电子秤。

1.1.4 清洁剂:多酶液(多酶液为每次实验前按照产品说明书配置)、纯水、水溶性润滑剂。

1.1.5 其它器材及试剂:5×7×8白色纱布块、5倍带光源放大镜、软毛刷、不锈钢篮筐。

1.2 实验方法

1.2.1 酸性除锈剂组:使用1:7酸性除锈剂溶液超声除锈,调置超声机恒定温度60℃,时间恒定3分钟。40件器械分两次装载到超声机里进行除锈,器械全部浸入除锈剂液面下,带关节的器械关节全部打开。酸性除锈剂有刺激性气味,使用中注意盖严容器盖,加热、超声空化后产生除锈剂气溶胶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易造成人员吸入性损伤。操作中保持环境通风良好,空气质量符合卫生要求,操作者需做好个人防护。碳酸氢钠组采用软毛牙刷蘸取1:1医用碳酸氢钠糊状液体,仅擦拭生锈部位,直到肉眼看不见锈迹为止。除锈后两组器械均在纯水液面下刷洗30秒,漂洗30秒。经过上述操作后,将40件器械使用45 cm×34 cm×9 cm的不锈钢篮筐,按照WS310.2附录B的装载方法进行装载,并统一置于热力清洗消毒机下层清洗。清洗机清洗程序恒定,参数不变。清洗合格器械,采用纸塑包装,统一将其装载在同一灭菌器的上层进行灭菌,且灭菌参数一致。

1.2.2 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方法除锈工作效率、除锈耗材成本与除锈效果、损耗率。除锈效果[2]:除锈合格:目测接受清洗的器械,经除锈清晰后器械表面光亮,器械的关节部位与齿部处检查无锈迹的残留,利用自制除锈纱布进行器械表面擦拭,纱布无污染;除锈不合格:清洗器械的表面显示有锈迹,或查看关节处、齿部处存在锈迹,纱布擦拭后,纱布有明显的污渍。器械损耗的判断标准:器械镀层表面由明显的脱落、磨损、裸露黑色基质。

1.2.3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和非参数检验。

2 结果

2.1 两种除锈剂除锈工作效率比较。酸性除锈剂的工作除锈时间短于医用碳酸氢钠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种除锈剂除锈工作效率比较(±s)

表1 两种除锈剂除锈工作效率比较(±s)

Mann-Whitney U 检验P酸性除锈剂 10 8.31±0.17 0.00医用碳酸氢钠粉 10 30.77±2.69除锈剂 组数40件器械除锈时间(秒)

2.2 酸性除锈剂与医用碳酸氢钠除锈耗材成本比较:2018年11月复用待除锈器械全部使用酸性除锈剂除锈,耗材成本1400元;2018年12月全部使用医用碳酸氢钠粉除锈,耗材成本28.6元,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

2.3 清洗质量与损耗率对比。两组的清洗合格率对比无差异(P>0.05),医用碳酸氢钠粉损耗率低于酸性清洗剂的清洗合格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管钳清洗质量以及损耗率[n(%)]

3 讨论

高频率使用的再生医疗器械处理保养不当,其齿牙、关节、表面、扣齿等处镀铬层受损易出现生锈现象,不但会缩短器械的使用寿命,还存在医院感染的潜在风险[3]。各种清洗维护产品的相继问世,为器械的彻底清洗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也为生锈器械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保障。

本次研究中,两组分别采用酸性除锈剂、碳酸氢钠除锈剂。结果表明,酸性除锈剂工作效率明显高于碳酸氢钠溶液,两种清洗剂的清洗质量无差异,酸性除锈剂损耗率明显高于碳酸氢钠溶液。待除锈器械量小,选择医用碳酸氢钠除锈,工作效率甚至高于酸性除锈剂。酸性除锈剂是将整件器械全部浸入液体,借助超声的空化作用,温度60℃,作用时间3分钟,虽除锈效果佳,但对整件器械也会造成腐蚀,如对浓度、温度、时间等控制不当,易出现镀铬层受损,缩短器械的使用寿命[4-6]。碳酸氢钠常温下溶解度低,高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才会有足够的有效碳酸氢钠作用于生锈部位,而达到理想的除锈效果,且碳酸氢钠除锈方法为局部除锈,不影响到整件器械,局部除锈可明显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7-10]。而且研究对比,酸性除锈剂和医用碳酸氢钠粉除锈的材料成本核算,前者远高于后者。

综上所述,酸性除锈剂、医用碳酸氢钠粉除锈效果相当;多件器械同时除锈时,使用酸性除锈剂除锈工作效率高于医用碳酸氢钠粉,而对于一件或者几件器械除锈时,医用碳酸氢钠粉除锈时间甚至小于酸性除锈剂;使用碳酸氢钠粉除锈成本明显低于酸性除锈剂。从保护器械,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角度考虑,医用碳酸氢钠粉优于酸性除锈剂。两种除锈剂均值得临床推广,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理想的除锈剂。

猜你喜欢
损耗率锈迹碳酸氢钠
久违
排水法与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法收集二氧化碳实验比较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浅谈钢煤斗制作原材料损耗率的研究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探究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IMAGE GALLERY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