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老年人腹股沟疝的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研究

2021-01-21 16:58杨红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疝气修补术腹股沟

杨红霞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8)

0 引言

腹股沟疝属于临床常见病症中的一种,该病的主要病发群体多以老人群为主,临床上根据解剖结构不同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即斜疝和直疝,其中又以斜疝最为常见,腹股沟疝患者中有95%的患者属于腹股沟斜疝,并且其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据有关资料显示腹股沟斜疝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15倍左右。该病由于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如疝嵌顿、肠梗阻等并发症,导致患者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多提倡积极进行治疗。目前临床在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采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来进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疗效,但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康复进程,有必要给予其更为完善的护理措施[1]。本研究是对综合护理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我院在该期间所接纳并实行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39例,平均年龄(73.64±4.36)岁;将其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73.42±2.16)岁。观察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73.32±2.0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此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纳入标准:①均为我院确诊患者,且通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②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或智力水平较低;②配合度不高;③资料不全。

1.2 方法。对两组患者均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向患者进行常规术前检查、常规术前准备,术后嘱咐其卧床修养;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如下:

(1)术前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于存在诸如忧虑、不安等不良心理状况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采用更具备针对性的方式来对心理进行疏导,以此来消除患者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状况。同时护理人员应当经积极主动同患者进行交流,告知其手术流程及所需注意的事项,并向患者进行疾病相关内容的讲解,例如该病的发病机制、手术可能带来的并发症等内容,以此消除患者对该疾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帮助患者调节自身的心理状况,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工作,让其以最好的状态去面对手术,保障手术流程的顺利进行。此外,护理人员还要注意对住院环境进行优化,包括病房内卫生打扫、通风情况、温度湿度等,而又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其睡眠质量较差,因此护理人员还要尽量减少噪音,使患者在手术前能够得到充足的睡眠时间。

(2)术中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号、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进行确定;而后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协助麻醉师对患者进行手术部位麻醉;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准确传递主导医生所需的手术器械,还要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姿势,以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同时注意对患者隐私进行保护,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此外,护理人员应当合理调节手术室的温湿度,使患者在舒适环境下进行手术。

(3)术后护理:在患者手术后将其送入病房,并密切关注其手术缝合处是否出现渗血情况,若出现渗血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手术后感染;同时在其麻醉恢复后叮嘱其应当去枕平卧,可采用软枕放置于患者膝下的方式来起到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的作用;在患者手术结束后6 h协助患者将体位变换为半卧位,在术后1 d依据患者病情可让其进行下床活动并对其做现相关指导,以此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患者手术后往往还会出现缝合处疼痛现象,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播放舒缓音乐、聊天、深呼吸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以缓解疼痛感,必要时可以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给予合理地止痛药物;对于未表现出恶心、呕吐的患者,可让其食用半流质饮食,在患者术后2 d可让其进行软质食物或是普通食物的进食,但需保持少食多餐原则,同时让患者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此对其肠蠕动起到促进的效果,尽量避免其摄入产气食物,降低腹胀状况的出现几率。

(4)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当对其进行现相关指导,包括让其保持良好心态、保持足够的休息、避免进行过重体力劳动、保持充足睡眠、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等内容,并让患者出现不适时及时返院接受指导。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将数据纳入SPSS 19.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以(P<0.05)为数据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比较。观察组术后恢复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肠功能恢复时间 下地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40 22.11±3.54 16.52±2.76 7.36±1.21对照组 40 26.98±3.74 22.69±3.21 12.36±1.36 t - 5.981 9.218 17.372 P -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n(%)]

3 讨论

疝气是一种在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的主要发生原因是患者在年龄不断增长的状况下,其腹股沟区的腹壁组织厚度也逐年变薄,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腹外疝症状,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会出现胀痛或牵引痛现象。腹股沟疝主要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斜疝一般好发于儿童和青年,而直疝则仅仅只在老年群体中发生[2]。此外,腹股沟疝会造成肠梗阻,这也是出现便秘的主要原因,而便秘会使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降低,打击其身心健康状况,因此,对于腹股沟疝患者而言,确诊之后应当积极接受治疗。

临床在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所采用的治疗方式即为手术治疗方式,且大多患者都能通过手术痊愈,其中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是该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并且相较于传统手术,无张力疝气修补术能够有效控制疝气的复发率。但就另一方面而言,由于老年患者多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的合并出现,加上其自身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因此导致了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有着明显的上升[3]。因此,给予患者良好护理措施成为了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的重要方式[4]。综合护理是近年来在临床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护理模式,其主要是从患者术前、术中到术后的流程来展开护理工作的一种护理模式,通过一系列护理工作的开展,在给予患者足够尊重下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以此充分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进展和治疗效果[5]。且相关研究资料表示综合护理的运用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结局,说明其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6]。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各项术后恢复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对实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运用综合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更佳,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病情,提升了其治疗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其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在实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运用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疝气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疝气患者能运动吗?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