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工参与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研究

2021-01-21 16:58王愉罗炳锋廖凤芹周雪霞丘柏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社工研究组康复

王愉,罗炳锋,廖凤芹,周雪霞,丘柏林

(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26)

0 引言

精神病患者病程越长,神经器质损伤与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心理等方面的损伤程度越严重,生活质量随之下降。精神分裂症是指以行为、情感、思维、基本个性改变,患者精神活动与环境发生冲突的一种精神疾病,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1]临床实践证明,康复护理干预对临床疗效提升有积极辅助作用,尤其是以社工为主导,医护、社工多方合作的专业服务,能够显著增强康复护理工作成效,病人自理与社会功能等得以改善,加速康复进程的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在服务专业性与有效性等方面的优势,也是常规康复护理模式不能比拟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88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患者均处于康复期,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临床资料不全、脏器功能障碍、狂躁抑郁性精神病者。随机分组各44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9.4±4.2)岁;男20例,女24例。研究组平均年龄(39.1±4.6)岁;女21例,男性23例。基线资料比对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批准。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等。研究组接受医务社工辅助护理,方法如下:

1.2.1 评估患者需求:社工通过问卷调查与交谈、查阅病历等方式收集资料,评估患者需求,以此建立管理档案。

1.2.2 干预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在患者需求导向下,社工策划护理专业服务活动,医生与护士提供必要的支持协助,积极开展医护人员与社工协同的三方合作工作模式。

1.2.3 社工服务活动:涉及以下几点:①个案工作:根据患者需求等时机情况,对焦虑与环境陌生等负面心理患者,给予住院安抚与心理疏导,教会其如何运用心理暗示与注意力转移等方法自我调节情绪。对有出院需求患者,帮助与家属联系,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协调患者与家属间的关系,使其给予患者更多家庭力量支持。加大出院跟踪服务力度,减轻家属压力与负担。②小组工作:患者受反复发作的疾病因素与长时间住院生活等因素影响,会出现思维贫乏与感情淡漠等表现,动机兴趣与自理能力随之下降,面对病人社会功能与身体机能退化的共性,在康复护理兴趣小组配合下,积极展开团体辅导。利用游戏方式开展手工制作、下棋、舞蹈排练等团体性活动,社工以积极的服务态度,为患者营造开放性与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丰富患者信任与尊重等情感体验,激发潜能的同时,提高自信心与活动兴趣动力。组织患者积极展开讨论交流与经验分享,丰富思维体验,掌握更多知识经验,拓展认知同时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夯实患者重新回到会社的基础。除此之外,让患者在小组活动中加强生活技能锻炼,促使其主动摆脱生活困境,加深感悟的同时,逐渐提高价值感与成就感,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参照PANSS(病人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量表,评定患者病情改善程度,量表采取0-7级评分法,分数越低表示病情越轻。利用NOSIE(住院病人观察量表)量表评定患者社会兴趣与迟缓等情况改善程度。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用SPSS 21.0软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的计量数据,行秩和检验;以百分数表示的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组间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生活质量评分比对(±s,分)

表1 生活质量评分比对(±s,分)

组别 n日常生活状况 驱体疼痛 身体机能 心理情绪对照组 44 70.36±5.32 63.25±5.21 61.35±3.58 65.36±3.25研究组 44 85.25±6.35 81.25±5.24 86.35±3.74 91.25±5.36 t - 11.923 16.158 32.031 27.397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 NOSIE评分。干预前两组NOSIE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NOSIE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NOSI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NOSIE评分比对(±s,分)

指标 时间 对照组 研究组 t P社会能力 干预前30.25±3.25 30.41±3.74 0.214 0.831干预后33.25±3.52 36.85±4.51 4.174 0.000个人整洁 干预前17.36±3.21 17.54±3.54 0.250 0.803干预后20.36±3.68 28.65±4.36 9.638 0.000社会兴趣 干预前11.25±3.26 11.85±3.74 0.802 0.425干预后16.52±3.33 23.52±4.65 8.118 0.000迟缓 干预前 8.75±2.36 8.96±2.45 0.409 0.683干预后 6.38±2.69 4.91±3.54 2.193 0.031激惹 干预前 7.33±2.36 7.18±2.85 0.269 0.789干预后 7.14±1.25 4.23±1.17 11.274 0.000抑郁 干预前 1.33±0.25 1.26±0.41 0.967 0.336干预后 1.25±0.21 1.01±0.16 6.030 0.000

2.3 PANSS评分。两组阳性症状因子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PANSS总分、精神病理评分、阴性症状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表3 PANSS评分比对(±s,分)

表3 PANSS评分比对(±s,分)

指标 对照组 研究组 t P阳性症状因子12.15±3.36 11.95±3.14 0.288 0.774阴性症状因子16.35±4.36 13.14±4.25 3.497 0.001精神病理 26.35±3.17 21.52±3.28 7.024 0.000总分 64.25±3.58 55.28±3.85 11.318 0.000

3 讨论

患者住院时间较长,与外界沟通机会少,生活与社交能力下降,加之病情反复发作,心理压力负担较大,易产生悲观厌世与绝望等心理。随着病程延长,神经器质性损坏,人际交往与回馈社会的能力降低。传统康复护理,更注重生物医疗效果,对病人心理需求与社会功能恢复相对忽视,导致护理效果不理想;对此,寻求有效的康复护理工作模式意义重大[2]。

社工相对于家属护理服务更加专业,相对于医护人员能够更多时间了解与照顾患者,使得护理方案更富有针对性与可行性[3-4]。社工人员首先评估患者护理需求,根据需求施以周到施以的护理服务。同时本着以患者为主的原则施以心理疏导,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学会自我调控情绪的方法,从而确保心理健康,减少负面心理与消极情绪对疾病发作的影响。鼓励并组织患者参与团体性,包括小组交流或是参与活动策划等,个人潜能优势更能够被激发,自我效能随之加强,更利于人际关系缓和与获得社会关系支持[5]。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工作中引入社工服务,能够患者提供生理心理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性干预,康复护理工作的有效性与价值随之加强。

猜你喜欢
社工研究组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A Social Crisis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青春社工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