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2021-01-21 16:58张丽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肌瘤医护人员子宫

张丽群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 430400)

0 引言

子宫肌瘤又叫子宫平滑肌瘤,作为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对女性身体造成明显伤害。临床上一般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实现根治目标。但是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往往在手术后会出现心理上的不适。手术带来的副作用如生育能力受损、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使女性患者承受了巨大的心理负担,甚至于出现抑郁症[1]。对于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来说采取心理干预是必须的。本文就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的效果进行探究,并展开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本次实验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采纳。实验对象: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并以1:1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本次实验内的所有对象均不患有精神疾病或者是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并自愿签订同意书表示愿意参与实验。实验组患者年龄22-73岁,平均(47.5±7.3)岁;对照组内年龄22-73岁,平均(47.5±6.9)岁。两组患者年龄以及病情经历等基础资料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数据不受影响。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本组患者一般护理,包括手术各项检查以及手术准备,做好患者的饮食规划与体征指标监测工作。

1.2.2 实验组:本组患者要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更为全面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内容包括:①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开始前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需求,为患者安排合适的住院床位。向患者讲述医院基本环境,减少患者心中的陌生感。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述子宫肌瘤相关知识,加强患者认知。告知患者手术的基本操作与基本护理内容,缓解患者内心不安。提醒患者家属正确的探访流程防止干扰医护工作,保证工作顺利进行。负责麻醉的医师需要告知及其家属麻醉相关知识,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麻醉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及患者需要遵守的注意事项。②术中护理,在手术进行当天,为了缓解患者内心的紧张情绪,医护人员不可以过早的将患者推入手术室进行等待。手术将要开始前与患者进行交流,尽力缓解患者内心的紧张感。巡回护士要以和蔼耐心的态度向患者讲述手术室相关内容,提高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高患者积极性。进入手术室后,用语言对患者进行鼓励,让患者勇敢面对手术。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要加强病房巡视,关注患者恢复状态,一旦患者清醒及时对患者送上鼓励。可以对患者采取徒手按摩或者是冰敷、热敷等措施,促进患者血液循环,缓解伤处肿胀[2]。可以在病房内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或者电视节目,转移患者注意力减少痛感。部分患者痛感强烈,护理人员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给予患者镇痛棒、安慰剂等镇静药物患者痛楚,使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后续护理工作。安排患者家属进行探视,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支持。手术后女性患者往往会产生心理不适,要安排患者配偶进行安慰,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有效率:将本次护理效果按显效、有效与无效进行划分。患者不良情绪消失,病情症状得到控制代表显效。患者情绪与临床症状得到一定改善代表有效。患者情绪没有丝毫改善,甚至有加重现象代表无效。

1.3.2 焦虑抑郁评分:拟定焦虑抑郁评分表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变化。50-59、60-69、70分以上分别代表轻、中、重度焦虑。53-62、63-72、73分以上分别为轻度、中度、中度抑郁。

1.3.3 生活质量评分:对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周以及出院后2周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采取本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分表,满分设置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本次实验数据分析,护理有效率作为计数资料要以n/%表示,行χ2检验。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s)表示,t检验P<0.05,代表实验数据有参考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患者护理有效率。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n(%)]

2.2 比较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s)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s)

组别 n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实验组 30 51.27±1.11 54.22 ±1.78对照组 30 60.43±0.89 65.43±1.54 T-35.263 26.086 P-0.001 0.001

2.3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s)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s)

组别 n 出院时 出院后1周 出院后2周实验组 30 67.25±23.21 67.89±23.59 68.58±24.24对照组 30 53.56±16.45 53.88±17.12 54.46±18.12 T - 2.635 2.632 2.555 P - 0.010 0.010 0.013

3 讨论

临床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子宫肌瘤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对女性患者生理与心理都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子宫肌瘤切除术,虽然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快速缓解病症,但是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明显伤害。部分患者在结束子宫肌瘤切除术后会因为生育功能受损等原因而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患者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手术后正常生活[3]。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中的重要内容,作为能调节患者情绪的有效手段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

上述护理内容与实验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更高,且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护理优势。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效果原因为:心理护理中针对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这三个阶段开展详细护理,保证每一个阶段的患者都能以积极状态应对护理内容。首先在术前护理中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周边环境以及疾病相关知识,减少患者的陌生感,缓解患者因疾病产生的恐惧感,大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4]。术中护理中重点强调对患者进行手术方面的指导,让患者以正确状态接受手术,避免手术风险的发生。术后护理中则是对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调整患者术后状态,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缓解了患者术后抑郁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鼓励患者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痛感。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心理护理都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为护理重点,充分发挥了家人与医护人员的作用,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感受到温暖与被支持的感觉[5]。手术前后告知患者手术的安全性与必要性,增强患者信任。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90%)实施心理护理后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组间差距较明显,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200,P=0.007),且实验组(54.22±1.78)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5.43±1.54),组间差距明显,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t=26.086,P=0.001)。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抑郁状态,提高患者配合度,并帮助患者心率及血压等各项指标恢复正常[6]。除此之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加患者依从性,同时提高手术安全性,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剧烈疼痛状况,最大限度提高患者舒适度,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来说开展心理护理是必要的,能够调整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抑郁症发生几率,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在未来临床中值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猜你喜欢
肌瘤医护人员子宫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