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1-21 16:58周巧会宋玲艳宋云丽祝俊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门诊静脉护理人员

周巧会,宋玲艳,宋云丽,祝俊艳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门诊部,河南 平顶山 467000)

0 引言

静脉采血是门诊的重要护理工作,同时静脉采血也是一种常规的临床检验取样方式,为临床医生的疾病诊断提供着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也要求门诊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进一步提升门诊静脉采血患者的护理效果。然而受到侵袭性操作等影响,患者在采血过程中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同时门诊患者的数量繁多,护士的工作压力较大,容易忽略患者的心理问题,而致使其出现紧张和焦虑等负性情绪,甚至可能产生晕血反应,不利于提高门诊护理质量[1]。为了改善该情况本文将着重分析在门诊静脉采血中开展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线性资料。随机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我院120例门诊静脉采取病例,以其就诊顺序为标准分组,观察组(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21-75岁,平均(42.9±0.6)岁。对照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20-78岁,平均(44.2±0.3)岁。2组线性资料在比较中P<0.05。

1.2 方法。对照组的采血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严格依据门诊静脉采血流程进行无菌操作和采血操作,同时告知患者采血前后的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方法如下:①健康宣教:静脉采血患者出现的紧张与恐惧情绪源自于缺乏对医疗护理服务的了解,因而在患者采血前加强健康宣教至关重要,通过在门诊采血室内设置展示窗口或者公示栏等途径,向患者宣教静脉采血的相关知识,例如采血方法、收费信息以及检验标准等,还需要向患者普及相关检测指标对于健康的具体含义、各检测项目的检测时间、血液样本的有效保护措施以及血液代谢知识等,将以上信息向患者进行输送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于采血的认知,同时还可在其排队等候期间通过向其发放健康宣传手册以及播放视频等,以上途径可进一步提升健康宣教效果,有助于缓解起抵触情绪,并更好地提升患者的采血依从性;②护理态度优化:在为患者提供采血护理服务期间需要护理人员从自我良好的言谈举止行为方面做起,保持衣着整齐,确保能够符合护士的职业规范要求,充分从各个细微之处体现出门诊采血室护理人员的专业化素养,使患者能够在进入到门诊采血室之后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对护士产生信赖感。与患者进行交流时保持语气的温暖和亲切,并耐心向其解释各类疑问,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其抵触情绪较高,此时需要护理人员通过正确的安抚措施使患儿保持平静,例如可通过激励式的方式来进行安抚,对换儿说一些具有鼓励性的话语,比如:“阿姨见到你就觉得你是一个十分勇敢的孩子,一定不会害怕抽血的对不对”。也可通过激励的方式来取得患儿的信任,例如向患儿说:“阿姨的操作技术是这里最好的,在进行扎针的过程中小朋友都不会感觉到疼痛,并且许多小朋友都非常愿意让我来为他打针呢”。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并缓解其挣扎和反抗等抵触情绪,有利于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对于提升患儿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以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等均具有重要作用;③环境护理:在采血过程中需要与患者进行亲密接触,同时静脉采血属于具有侵袭性的操作,所以需要优化采血室环境,为患者营造严谨、科学和卫生的环境印象,提高患者的信赖感,为患者的进一步心理疏导奠定基础。同时需要严格执行院内的消毒规范,对采血室内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④采血前心理疏导:许多门诊患者在进入到门诊采血室之后,由于环境陌生恐惧采血以及担忧自身疾病等,容易产生担忧、烦躁和焦虑等一系列负性情绪,造成患者的血压波动相对较大,不利于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此时需要积极友善地同患者进行交流,同时保持自身仪表的得体大方,维持态度的诚恳和和蔼,保持语言的轻柔,进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并提升其信任感。同时需要耐心解答其各类疑问,对于采血的知识开展简明额要的健康宣教来协助其尽快调整内心状态。告知其在采血操作时可能具有疼痛感,同时采血并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从而提升患者的认知度及依从性。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晕针史以及晕血史,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⑤采血时的心理干预:需要对门诊采血室内的湿度和温度进行合理调节,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采取环境。在进行采血护理操作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粗大静脉实施穿刺,而对于那些末梢循环情况较差者,在采血操作以前可通过热敷法对采血部位进行护理。在穿刺过程中保证一次性刺入血管来提高一次性的穿刺成功率,防止用力过猛以及出现反复翻穿刺的情况,从而缓解期疼痛感避免出现不良心理。在进行操作期间,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体贴,并向其解释各个操作步骤的主要目的和意义,以取得其理解及配合。同时密切关注其语言和神态的改变,并给予开导鼓励以及安慰,保障采血工作的顺利完成;⑥采血结束后的心理护理:完成采血后需要叮嘱其正确按压采血部位的方法,防止中途松手或者过度按压。引导患者在采血后保持休息,同时将其皮肤上残留的血迹和消毒液进行清理,并给予全程陪护改善其身心舒适感。

1.3 评估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两组门诊采血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主要的调查内容有服务态度、采血操作技术、心理护理、门诊环境及责任心,各维度均为0-20分。

1.4 统计学分析。本文数据以SPSS 17.0分析,标准差以(±s)描述,行t、χ2检验,P<0.05为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心理护理、门诊环境、责任心等维度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服务态度 操作技术 心理护理 门诊环境 责任心观察组 60 19.17±0.62 19.26±0.53 19.62±0.19 19.32±0.27 19.42±0.31对照组 60 16.14±0.13 17.10±0.15 14.25±0.03 18.13±0.17 17.56±0.18 t-9.318 5.331 9.226 4.819 6.317 P-0.020 0.013 0.002 0.026 0.003

3 讨论

患者的心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特别是负性心理情绪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也对患者的疾病转归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静脉采血是门诊中的重要护理工作,护理质量对患者采血顺利完成将产生直接影响,同时患者的负性情绪可能造成采血过程中发生晕针、晕血以及疼痛等不良反应。同时患者的血压波动也对采血顺利开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在门诊静脉采取护理中,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来帮助其调节内心状态提升其依从性[2-3]。从本次的比较结果中来看,观察组通过开展心理护理后各维度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提示在门诊静脉采血期间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确保采血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也能够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门诊静脉采血期间开展心理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并改善护患关系。

猜你喜欢
门诊静脉护理人员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门诊支付之变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