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

2021-01-21 16:58黄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指征血氧手术室

黄珊

(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0 引言

手术外科治疗近些年在医院临床诊疗医疗职能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手术外科开展场所为手术室,患者以及医务人员进入手术室需符合一定的要求,手术外科治疗属于创伤性治疗,手术室手术后外科治疗可应尽量维持患者各项生命指征[1]。本次研究为论证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我院39例未行手术室细节护理患者与39例行手术室细节护理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和围手术期生命状态变化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8例行手术治疗患者按照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是否行细节护理管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未行手术室细节护理)与实验组(行手术室细节护理),各39例,实验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22-76岁,平均(37.22±1.22)岁。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21-75岁,平均(37.21±1.24)岁。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验证,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医师结合患者入院辅助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手术治疗标准,在术前患者、患者家属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且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排除术前基本生命指征以及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不平稳的患者。②排除合并认知障碍、神志不清或围手术期难以正常言语沟通患者。③排除入院诊疗期间临床诊疗资料不全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患者均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均根据手术通知单中手术类型准备手术器械,并在手术开始前对手术室地面、空气进行清洁与消毒。手术结束后手术室护理人员核对手术室器械数量、种类,并对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医用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处理。

1.3.2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基础上行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模式:①组建手术室感染质控小组,根据院内手术室数量以及手术室护理人员数量合理进行岗位分配,科室护士长为该小组组长。小组组长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学习,了解岗位职责以及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此外列举近些年院内感染医患矛盾典型案例,从而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无菌观念,并为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无菌专业知识,定期理论考核培训以及考核,一次性医疗用具禁止反复使用,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围手术期无菌操作能力。②术前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入手术室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大体讲解手术流程以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增进患者对手术流程以及手术内容的了解,缓解患者术前恐惧。管床护士与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无缝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手术当天入手术室了解患者当天生命指征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患者生命指征以及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平稳的状态下将患者转移至手术床上,在手术室护理人员陪同下,将患者送入手术室。③术中:进行手术室后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简短的交流,从而分散患者注意力,而后实施麻醉。术中在充分暴露患者手术操作部位的同时对其他手术部位加盖棉被,减少外露面积,在输血、输液的过程中应将输血、输液装置与加热装置进行连接,保证灌洗液以及输血、输液温度均在37摄氏度左右。④术中手术室医护人员操作应轻柔、快速,从而防止手术操作对患者生理造成不良刺激,此外对术中使用的无菌器械进行管理,在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应检出无菌器械清洁度以及功能,对术中使用的医疗设备的来源与实际状况进行管理。

1.4 观察指标。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喉罩拔除10 min围手术期不同时间段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相关数值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SPSS 21.0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s)表示的数据用t检验,(%)表示的数据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对照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2例、8例,实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n(%)]

2.2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实验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n(%)]

2.3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间段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相关数据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3),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上述观察指征不存在明显差异,喉罩拔除10 min后实验组患者相关观察指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统计学验证数据差异明显。

表3 围手术期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相关数据变化情况(±s)

表3 围手术期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相关数据变化情况(±s)

例别 例数 心率(次/min) 平均动脉压(mmHg) 血氧饱和度(%)进入手术室即可 喉罩拔除10 min后 进入手术室即可 喉罩拔除10 min后 进入手术室即可 喉罩拔除10 min后实验组 50 80.55±3.25 80.13±3.21 80.55±0.35 78.16±0.25 96.67±2.26 95.25±2.18对照组 50 80.56±3.24 74.75±3.25 80.56±0.34 73.86±0.26 96.69±2.25 90.16±2.43 t - 0.017 14.091 0.164 13.574 0.284 10.156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据我国相关部分调查显示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手术室手术治疗个体在逐渐增多,随着手术室外科诊疗患者数量的激增,提升手术室护理配合就显得十分重要,传统手术室护理干预已难以满足当前患者的需求,此外基于手术治疗的创伤性以及术中用药的复杂性,手术室细节管理更贴近当年临床实际需求[2-3]。手术室细节管理中手术室护理人员协同科室管床护理人员实施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病情并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手术室流程,在增进患者对手术流程了解程度的同时缓解患者术前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术中相关操作配合度与依从性[4]。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对手术室进行彻底清洁,对手术室外科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管理,从而放置手术器械未彻底消毒、功能不全或,在手术结束后科学核对手术器械,从而避免手术器械遗留患者体内。此外护理人员术中实施体温干预,从而降低围手术期手术操作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影响[5]。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平均动脉压等相关数值波动较低,由此可见,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指征血氧手术室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治疗ICU病房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我院2012年剖宫产临床分析和研究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