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术中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其对并发症发生率影响

2021-01-21 16:58陈小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神经功能量表

陈小红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0 引言

脑血管病通常是因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引起的[1],在中老年群体中非常常见,特别是出血性脑血管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损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当脑血管病发生时,患者的脑组织会受到严重损伤,由此产生神经功能障碍,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2]。发病早期的介入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的重要途径,而护理干预又是影响介入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此,我科针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具体情况,探讨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为介入手术的顺利、安全进行提供保障,现将护理经验和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参与研究的80例脑血管病患者全部选自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经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予以明确确诊,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介入手术指征。排除抗凝药物、麻醉药物禁忌症、手术禁忌症、重大器官功能障碍者。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7-78岁,平均(56.37±3.65)岁;疾病类型:8例颅内动脉狭窄、12例急性脑梗死、11例颈动脉狭窄、9例锁骨下动脉狭窄。观察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5-77岁,平均(55.92±2.93)岁;疾病类型:9例颅内动脉狭窄、11例急性脑梗死、12例颈动脉狭窄、8例锁骨下动脉狭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常规护理:①健康宣教:讲解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介入手术方法和效果等。②生理护理:动态观察病情、临床症状、生命体征。③环境护理:做好病房卫生、调节舒适的温湿度。④用药护理:遵医嘱向患者讲解每种药物的用法用量。系统化护理:①介入手术前:很多患者并不了解介入手术,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消极、恐惧等各种负性情绪,以至于冠状动脉的正常收缩受到影响[3],导致心绞痛症状。因此,护理人员要动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其面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介入手术的相关知识,比如操作、流程、手术时间、对预后重要意义,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建立治疗信心。②介入手术中:协助患者摆放手术体位,全程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神情,通过眼神交流、肢体接触等方式安抚其紧张情绪。在放置颅内血管支架时,患者很容易伴有心脏骤停、低血压等症状[4],护理人员尤其要集中注意力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在发现异常状况的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③介入手术后:术后,患者的桡动脉压明显下降,将鞘管拔除后,应该及时压迫穿刺点,以免出现异常的静脉回流。查看患者的手术活动程度,合理调节包扎的松紧度,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症状,若有,则要及时包扎。由于术后患者的体内还残留着造影剂,所以容易出现腹胀症状,因此在饮食方面应以白菜、粗面条、白鱼肉、萝卜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饭后食用适量的苹果、香蕉等水果。不食用牛奶、大豆等。叮嘱患者大量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每天的饮水量最好>1000 mL。

1.3 观察评定标准[5]。①于患者护理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明健康情况调查量表(SF-36)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生活质量,NIHSS量表满分45分,评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SF-36量表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②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穿刺部位出血、下肢静脉血栓、脑灌注综合征、脑血管痉挛等。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生活质量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②P<0.05。

组别 n 时间 NIHSS评分 SF-36评分观察组 40 护理前 39.41±9.27 66.82±9.45护理后 18.86±5.49①② 89.63±10.17①②对照组 40 护理前 38.93±10.15 67.16±8.84护理后 26.08±7.23① 77.35±9.28①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介入手术是目前治疗脑血管病最有效、最安全、应用最为广泛的术式之一,通过有效止血、清除血肿等措施来扩大血管,改善脑组织的供血。研究表明[6]:介入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干预的有效与否将直接决定了手术效果以及患者的预后。因此,我科将术前、术中、术后的系统化护理应用于临床,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NIHSS、SF-36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是保障脑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效果的关键所在,临床应予以重视。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神经功能量表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脑血管病知多少
气管切开时机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响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