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老人的心理护理干预

2021-01-21 16:59吴丽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养老院护理人员因子

吴丽娟

(山东省济南市社会福利院,山东 济南 250000)

0 引言

随着人口形势的改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向老龄化发展,青年人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入住养老院。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入住养老院可能并非本意,再加上养老院无家属陪伴,可能会出现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仅不利于养老护理工作的开展,还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因此,实施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帮助消除老年人不良情绪,促进其快速融入养老院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显得至关重要[2]。本次研究以140名养老院老年人心理状态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养老院老年人心理特征,并总结心理干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时间以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为准,随机选择此期间在某养老机构生活的140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其中男女老人各有73、67人,年龄60-85岁,平均(72.34±10.88)岁。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入住养老院3个月以上者;③由其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正在接受抗抑郁治疗者;②认知障碍、沟通交流及精神障碍者;③死亡者。

1.2 调查工具。自制心理状态调查表,表中总计五个因子,分别为担忧、焦虑、孤独、抑郁、无感,每个因子下有5个选项,依次为非常符合、一般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四项,分别计分3、2、1、0,得分2分以上的视为有该因子表达的心境。统计老年人各因子平均得分。

1.3 调查方法。在老年人入住养老院3个月后给予调查表,由老年人自行填写,不能单独完成的由护理人员提问,老年人回答,由护理人员记录,护理人员不得随意干涉调查对象意思和意愿。

2 结果

140名老年人调查发现,19名老年人有抑郁的情况、21人有焦虑情况、43人有担忧情绪、78人表示孤独、30人无感,具体如表1。

表1 养老院老年人心理特征分析

3 讨论

养老院的护理对象是老年人,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年龄的增长,老人在心理及生理上与年轻人有所差异。从生理上开看,年龄增大不仅导致身体各项机能、系统功能退化,也容易因此引起一系列的疾病;老年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身体疾病,这也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影响。从心理上来讲,年轻人工作繁忙,老年人能力有限,无法在经济上、体能上帮助家人解决生活上的很多事情;再加上观念上的差异,容易引起老年人很多心理问题[3]。李利利,罗红,王艳丽[4]对随机选择的2787名现老年市民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6.44%的老年人心理问题呈阳性,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这也显然说明,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值得加强关注。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严峻,而入住养老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而这个影响视养老院护理服务水平可控制其从消极影响转为积极影响。也就是说,入住养老院对于部分老年人来说,可能加重期心理问题,而如果能够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可帮助老年人改善心理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5]。本次研究得到,140名老年人调查发现,19名老年人有抑郁的情况、21人有焦虑情况、43人有担忧情绪、78人表示孤独、30人无感;部分老人可能同时存在2个或2个以上因子。这也显然说明,孤独、抑郁、担忧、焦虑是养老院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而为帮助改善养老院老年人这些不良心理状态,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日常生活照护中,照护人员应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和交流,随时保持耐心和细心;积极鼓励老年人向养老院工作人员倾诉哭闹,工作人员也要给出积极回应,多站在老年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帮助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关心和关爱老年,让其感受到养老院的温馨,感受到温暖;保持语言亲切,包括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要不怕麻烦、不怕辛苦,对待老年要向对待自己的亲属一样,从而获取老年对养老院工作人员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利于日常工作的开展[6]。

(2)创建良好的生活氛围,丰富其老年生活。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除了需要从硬件设施上进行改善,也要关注到软件方面的改进。一方面,要保证养老院环境的干净、整洁,设施设备完好,老人居住环境的安静、适宜,根据老年人的经济能力、身体状况制定针对性的照护方案。定期检查和维护养老院老年活动需要的设施设备,根据老年人反馈可适当增加硬件设施。另一方面,组织文娱活动,积极鼓励老年人参与进来,与同龄人一起找到共同的乐趣,促使其精神有所依托,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内容。另外,定期开展老年人适宜的团体活动,并尽量要求家属参与进来,从而增进家人之间的情感,让老人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和认可。

(3)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老年中心生活的老人往往是儿女不在身边、无人照护的群体,因而其内心可能常常有孤独、忧郁、敏感的情况。对此,护理人员不仅要关注到老年人生活和疾病方面的需求,更要注重其心理上的护理需求。保持高度同情心,积极鼓励老人诉说自己的内心,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听取老人的倾诉,尊重老人的感受。定期评估其心理情况,如果存在不良情绪的要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干预;积极鼓励老人参加中心举办的活动,主动倾听老人的心事,给予其支持和关爱。通过日常接触,及时发现老年人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指导或采取措施干预,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快速融入养老院的生活,正视自己的处境,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8]。

综上所述,孤独、抑郁、担忧、焦虑是养老院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和交流,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丰富其老年生活,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帮助提高养老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养老院护理人员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This 11?year?old student brings joy to seniors one wish at a time 11岁学生助梦养老院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In My Next Life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