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特点及优质护理分析

2021-01-21 16:59刘红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心衰小儿肺炎

刘红敏

(聊城市人民医院 儿科二病房,山东 聊城 252000)

0 引言

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以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腺病毒、流感、麻疹病毒等病毒性肺炎易合并心力衰竭,而心力衰竭是小儿肺炎并发症中相对严重的一种,多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婴幼儿,且威胁患儿生命[1]。临床中主要采用药物疗法治疗肺炎合并心衰,但因病情发展较为复杂,需结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来辅助治疗,以提高预后。本文探讨了优质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展开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小儿肺炎临床诊断标准且合并典型心力衰竭症状[2];②家长的知情同意,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型的心脏病或脏器功能性疾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1-8岁,平均(4.3±0.3)岁,平均病程(4.11±1.02)天。观察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1-7岁,平均(3.9±0.8)岁,平均病程(3.23±1.15)天。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护理人员技术熟练程度方面能力相当,并且两组患者应用相同的治疗方案(吸氧、排痰、抗感染、强心等)。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具体有输液护理、病情监测、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健康宣教:向患儿家属讲解并发症、治疗措施、发病机制等,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从而提升患儿治疗及护理依从性。②心理护理:亲切耐心的安慰患儿,采取拥抱、握手等非语言式的沟通,消除不适感和抵触心理,得到其信任,对家属也要进行心理护理,主动与家属交流,积极疏导存在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的家属。③呼吸道护理:保持患儿呼吸通畅,结合实际病情及症状表现制定护理方法,按时更换患儿体位,将头肩抬高一定度数,便于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和肺部交换气体;针对呼吸困难及血氧饱和度低的患儿进行吸氧操作,若患儿严重缺氧则采取面罩吸氧,为避免出现口腔溃疡完成操作后使用盐水棉球清理口腔。④发热护理:定时测量体温并记录,伴发热症状的患儿积极采取物理降温(如冰枕或温水擦浴等)和退热药物遵医嘱治疗。⑤防控感染:优化住院环境,做好清洁消毒工作,保证病房内干净、整洁;强调手卫生,护理操作要严格无菌。

1.3 观察指标。①治疗效果评价:治疗和护理后患儿各类临床体征、症状均完全得到缓解,心功能有显著改善,为显效;治疗及护理后患儿各类临床体征、症状得到一定缓解或消失,心功能有好转,为有效;治疗护理后临床体征症状以及心功能无好转,为无效。②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心衰纠正时间、肺炎相关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形式)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以[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的各项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心衰纠正时间(31.2±1.5)h、肺炎症状消失时间(4.2±0.8)d以及住院时间(6.1±1.1)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的疗效比较分析[n(%)]

表2 两组的各项相关指标比较分析(±s)

表2 两组的各项相关指标比较分析(±s)

护理满意度(分)对照组 26 43.7±1.7 5.6±1.9 7.8±1.2 86.6±1.2观察组 26 31.2±1.5 4.2±0.8 6.1±1.1 91.1±0.9 t - 28.113 3.463 5.325 15.287 P -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心衰纠正时间(h)肺炎症状消失时间(d)住院时间(d)

3 讨论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属于儿科急症,病情严重,如抢救护理措施不当,有致命危险[3]。临床中对其主要采用抗感染、强心利尿类及增强血管活性药物对患儿给予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因患儿年龄小,疾病成因及发展较为复杂,治疗效果有限,需佐以适宜的护理措施辅助治疗以提升效果[4]。

护理人员与患儿接触时间较多,故而较容易发现患儿病情变化。传统的护理方式以被动护理为主,随着时代变化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往单一生理护理措施已然很难满足护理需求,需要增加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来提升护理质量。优质护理服务根据患儿病情而制定,保证护理流程采取无缝式进行,可以改进医患关系,且同时帮助患儿调整生理、心理状态,使其能保持良好的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身体机能。全面且多方位进行护理干预,符合现代人们对护理的要求,并可以有效的改善预后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2.31%优于常规护理的69.23%,同时临床症状(心衰纠正、肺炎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护理满意度提升,提示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促进病情恢复,明显提高了儿科护理水平,与余巧玲[5]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效果显著,明显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衰小儿肺炎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来势汹汹的肺炎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