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

2021-01-21 16:59潘凤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满意率骨折满意度

潘凤玲

(茫崖市第一人民医院,青海 茫崖 816499)

0 引言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交通行业的高速发展,骨折的发生率日益上升,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虽然能够有效修复受的骨骼、肌肉组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但术中涉及组织较多,创伤性较大,术后疼痛的发生不可忽视,严重影响患者满意度[1-2]。因此,如何有效缓解骨折术后疼痛程度,提高围手术期满意度成为骨科关注的重点。本次研究对我院骨科接收的46例骨折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接收的92例骨折手术患者。入选标准:经X线片检查确诊为骨折;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具备正常语言表达能力;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既往有骨折手术史;合并有心脏器质性病变;手术治疗禁忌症;凝血机制异常;严重沟通障碍。92例患者男53例,女39例;年龄19-75岁,平均(42.57±2.82)岁;骨折类型:股骨骨折25例,锁骨骨折23例,胫骨平台骨折17例,尺骨骨折15例,其他14例。将9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二组的一般资料较均衡,可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如术前简单的骨折相关知识告知,协助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术中配合医师操作,术后加强病情监护,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止痛等,干预组则除此外又给予如下针对性护理干预:

1.2.1 心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及时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向患者讲解医院相关制度,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恐惧,用通俗语言向患者解释骨折类型、手术操作方式及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让患者提前有心理准备,并告诉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手术耐受性,促进术后转归。此外,疼痛是一种心理感受,术后持续性疼痛也会导致机体激素水平变化,进而产生心理应激反应,而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又会进一步降低痛阈,加重患者的疼痛体验,因此,术后需及时告知患者疼痛与心理因素的关系,引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不良情绪,鼓励患者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疾病,加强与家属沟通,让家属多陪伴患者,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信心。

1.2.2 音乐干预:音乐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非药物干预方式,能够利用音乐特有的性质激发人体特殊的情感体验,并抑制相邻痛觉中枢,进而达到止痛作用[3]。因此,术后需根据患者的音乐喜好选择合适的音乐曲目进行播放,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无干扰的音乐环境,于每日20:00-21:00播放,并指导患者跟随音乐节拍用手轻拍腹部,与音乐达成共鸣,进而使患者身心放松,减轻术后疼痛反应。

1.2.3 其他止痛方式:冰敷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物理止痛方式,但以往传统的冰袋冷敷塑形难,极易滑脱,因此可以采用海绵材料制作成的U型冰槽后再对患处进行冰敷,以便更好的固定,并控制好冰敷时间,以免时间过长导致皮肤冻伤等,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冰敷。此外,可以通过专业手法切口周围皮肤进行按摩,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每隔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一次,翻身前需提前告知患者翻身重要性与必要性,动作宜轻柔,以便降低患者痛苦,患者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以便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1.3 观察指标。①通过VAS疼痛评分法对二组患者干预前、干预7 d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总分值10分,疼痛程度与分值呈正性相关。②通过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二组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包含疼痛管理、心理干预、服务态度及专业技能等,满分100分,满意度与分值呈正性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 22.0软件处理,满意率通过[n(%)]表示,给予χ2检验,VAS评分通过±s表示,并给予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二组患者干预前、后的VAS评分变化比较。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VAS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二组患者干预前、后的VAS评分变化比较(±s,分)

表1 二组患者干预前、后的VAS评分变化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组 46 7.25±1.74 2.36±0.75对照组 46 7.71±1.45 4.21±0.67 t-0.453 9.412 P-0.501 0.002

2.2 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比较。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见表2。

表2 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疼痛是骨折术后的常见问题,主要是由于机体组织受到创伤刺激后所形成的一种反射性神经感知,相较于其他外科手术来讲,骨折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更长,且疼痛程度更为严重,对骨折术后康复极为不利,因此,加强对骨折术后的疼痛管理至关重要[4-6]。然而以往传统的疼痛管理一般以单纯遵医嘱采用药物止痛为主,而忽略了患者心理状态对疼痛的影响,护理效果并不理想[7-9]。本次研究我们对干预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VAS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研究中患者入院后我们帮助其尽快适应环境,并加强对患者心理干预,有效消除患者顾虑,提高其手术耐受性与护理满意度,进而降低手术应激反应;根据患者的喜爱选择合适音乐曲目进行音乐干预,有助于降低机体肾上腺素激素水平,刺激中枢神经功能,进而达到止痛作用;采用冰敷方式有助于抑制患者炎症反应,适当帮助患者按摩,并协助患者翻身,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缓解肢体肿胀程度,进而减轻疼痛[10-13]。

总的来说,对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满意率骨折满意度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