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探讨

2021-01-21 16:59陈永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脑部病患功能障碍

陈永萍

(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500)

0 引言

脑卒中也称之为脑血管意外,为急性脑血管病变的一种类型,该疾病的形成较复杂,发病后,病患常见症状为意识障碍、偏瘫、头痛、呕吐等,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等,生活质量极差,应重点关注[1]。为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运用护理干预对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治疗4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23例每组,其中,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61-85岁,平均(67.22±1.35)岁;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60-83岁,平均(67.26±1.33)岁;两组(年龄、性别)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干预,做好病情诊断,根据实际情况,对症治疗,在操作前,做好治疗前所有准备工作,口头宣教相关知识等。观察组护理干预,常规干预与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为病患提供护理干预,内容为:①饮食方面,针对病患的实际病情严重情况,运用洼田氏饮水试验法,鼻饲饮食;选取大小合适硅胶胃管,减少咽喉部位刺激,鼻饲操作时,床头抬高,30°的角度,避免食物返流及误吸;依据病患病情、感觉、胃内残留量,调整好鼻饲时的剂量,鼻饲温度在36℃上下;对于能进食者,进食前,保持良好休息,食物为糊状,存在一定黏度,减少病患咀嚼,健侧进食。②针对空吞咽、咽部冷刺激,对病患舌根、软腭、咽后壁等部位用小冰棒轻微刺激,做好吞咽训练,将小冰棒融化后形成的冰水吞下;病患一旦产生呛咳,健侧侧卧,让冰水自动流出,再施行吞咽操作,如此反复训练。③针对病患发音、屏气;施行声门闭锁功能锻炼,强化病患软腭,彻底清除咽部残留食物。④针对舌部、颊部方面训练,让舌头尽量伸出,左右及上下活动,闭口牙齿上下咬合,撅嘴、龇牙、缩回舌头,咀嚼,鼓腮等,促进轮匝肌、颊部等恢复。

1.3 指标观察。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情况、治疗情况。选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对病患吞咽功能进行系统评估,评估内容为呼吸、喉功能、自主咳嗽、躯干与头控制、意识、软腭运动、唇的闭合、咽反射等;量表分数在18-46,评估后分数越高,病患吞咽功能越差,评估后分数越低,病患吞咽功能越好[2]。选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量表对病患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系统评估,评估项目内容为进食、修饰、洗澡、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床椅转移、入厕、上下楼梯及平地行走,评估量表分数在0-100;评估后所得分数越高,表示病患所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强,评估后所得分数越低,表示病患所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弱。治疗判定标准:①经本研究中方案救治,病患表现出来的意识障碍、偏瘫、头痛、呕吐等症状明显改善或全部消失,表示为显效;②经本研究中方案救治,病患表现出来的意识障碍、偏瘫、头痛、呕吐等症状出现一定程度改善,表示为有效;③经本研究中方案救治,病患表现出来的意识障碍、偏瘫、头痛、呕吐等症状未见任何改善或出现恶化,表示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将数据输入SPSS 20.0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χ2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P<0.05,数据间统计学存在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情况。干预后,两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干预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78.26%),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情况(±s)

表2 两组治疗情况[n(%)]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神经内科病症,指的是病患通向脑部的动脉血管产生病变,使得动脉不能为脑部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氧,造成脑部组织细胞坏死,进而产生脑部功能异常,产生吞咽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等,治疗时间越早越好,治疗越早,病患脑部组织细胞坏死数量越少,治疗难度越低,治愈率越高,在对病患病情确诊后,应及时为病患进行溶栓方面的治疗,在为病患对症治疗的过程中,护理服务也非常重要,一旦护理未到位,会造成治疗措施不能有效施行,治疗效果不理想,应重视[3]。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对脑卒中不断深入研究,发现产生脑卒中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病患自身内在因素,也存在病患所处饮食及环境等方面外在因素,当病患受到某一种或多种负面因素的影响,造成病患体内通向脑部组织的血管病变,病变血管不能为病患脑部组织细胞提供充足血氧,时间一长,会造成病患脑部组织细胞因缺血及缺氧而坏死,脑部组织功能会产生异常,吞咽功能障碍为常见异常类型,一旦形成吞咽功能障碍,病患不能自主进食,随着病变时间延长,会造成病患营养不良,对病患的生命安全形成威胁;针对这种现象,在依据病患为其对症治疗时,不仅需要为病患提供充足的营养摄入,确保病患身体所需营养物质;还应及时及有效改善病患缺血、缺氧现象,缓解脑部组织细胞坏死,控制好病情;将病变的血管进行溶栓救治,确保脑部组织细胞所需血氧,在改善血氧提供后,还应做好身体恢复性锻炼,促进病患身体的康复,此时,病患受到的护理服务显得非常关键;本研究选用的干预方案为常规护理方案及护理干预方案;常规护理服务虽然拥有一定程度的干预效果,但是常规护理主要针对病患的生理方面,缺乏对心理方面的干预,病患依从性的提升效果不佳,会造成整体治疗效果不理想;护理干预措施属于科学化、人性化、针对性极强的干预措施,在为病患提供生理方面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还应稳定好病患的心理状况,引导病患形成良好心态,积极及主动面对病症,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应一对一为病患提供健康宣教工作,提升病患认知度,确保各项对症治疗措施的顺利施行,改善病患吞咽功能,促进病患身体恢复;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规干预与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发现,干预后,两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干预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78.26%),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两种干预方案的对比结果表明,在常规干预方案与护理干预方案均能施行的基础上,应为病患优先选用护理干预方案,护理干预措施,能促进病患吞咽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护理干预方案值得选用[4-5]。

综上所述,老年脑卒中患者运用护理干预对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显著,与常规干预方案比较,疗效更高,吞咽功能更强,老年脑卒中患者值得运用护理干预方案。

猜你喜欢
脑部病患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精细化护理和心理护理用于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12400年前“木乃伊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