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护理配合与体会

2021-01-21 16:59陆燕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肌瘤舒适度器械

陆燕菲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人民医院/上林县医疗集团总医院,广西 南宁 530500)

0 引言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多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临床发病率约为20-30%,患者常见临床症状有下腹包块、白带增多、疼痛等,传统治疗手段为开腹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即摘除子宫上的肌瘤并保留子宫的手术[1]。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逐渐成为了临床医师以及患者的关注焦点,但随之而来的是临床对该术式手术期间护理配合的高要求。鉴于此,本文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展开了分组研究,对其中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进行了总结,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本研究对象共60例,其中30例来自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现纳为常规组;余下30例来自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现纳为综合组。常规组年龄40-60岁,平均(50.31±5.66)岁;肌瘤直径2-7 cm,平均(3.69±0.12)cm;单发、多发肌瘤比例为10:20。综合组年龄41-60岁,平均(50.49±5.87)岁;肌瘤直径2-6 cm,平均(3.80±0.17)cm;单发、多发肌瘤比例为12:18。上述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选标准:符合《妇产科学》[2]中子宫肌瘤的相关诊断标准;具有腹腔镜手术适应症者;排除标准:凝血机制异常者;合并急性感染者;怀疑肌瘤恶变者。

1.2 方法。常规组接受常规手术配合,如术前做好各项手术准备,仔细检查器械数量、设备;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图等各项体征变化;为患者营造安静的病房环境;嘱咐患者放松心态,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安排等。综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施行综合手术配合:①术前:仔细检查手术仪器、设备,相关设备为气腹机、腹腔镜影像系统一套、二氧化碳气、腹腔镜电刀、冲洗装置、组织粉碎器(高温高压消毒灭菌)等;经低温等离子对腹腔镜镜头进行消毒杀菌;准备其他常规手术器械;护士提前15 min到达无菌台,清点、整理手术敷料及器械,检查器械的完好性,同时以无菌保护套套好光源线、摄像头及电刀线备用;合理调控手术室温湿度(温度:22℃-25℃,湿度:50%-60%),以免患者术中体温过低;顺利完成与病房护士的交接工作,热情接待患者,交谈时放缓语速,简要说明手术室情况。②术中:核对患者基本资料,常规消毒铺单;协助患者消毒、取膀胱结石位,过程中注意其舒适度,调整合适位置,防止压迫腓总神经。常规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变化,以便应对危急情况;将腹腔镜仪器放于床尾,便于手术者观看;正确连接管道、导线,调节仪器参数,手术过程中随时留意设备仪器的正常运行;控制手术参观者的数量,限制其走动范围,以保护患者隐私、减少术中感染可能性;密切注意手术情况、患者输液情况,及时更换冲洗瓶和补充二氧化碳,保证患者气腹压在合理范围之内波动;依据手术进展适时调整手术室灯光及患者体位。③术后:及时关闭仪器开关,切断电源,拔除管线;清洁各类管路、连线后,以70%乙醇纱布擦干,并将其盘旋置于仪器固定位置,以防打折或扭曲;清洗手术器械可拆卸部分时,应先清洗其表面血迹,再以多酶液清洗5-10 min左右(以清除有机物);最后流动水冲洗,管腔关节部位则以高压水枪冲洗;吹干、上油、灭菌,存于无菌间;及时清点手术器械、药品、医用棉花等物品,避免出现纰漏;检查患者的引流管是否安置妥当,避免其出现扭曲、折叠等现象;亲自护送患者回病房,并仔细做好交接工作。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并计算其术中护理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直肠损伤、宫腔黏连、子宫损伤)。术中护理舒适度:以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共4个评分条目(手术室温湿度、体位调整、细心程度、护理态度),总分0-100分;86-100分为舒适,65-85分为较舒适,<65分:不舒适。舒适率+较舒适率=舒适度。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检验t值、χ2值,P<0.05则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手术、住院时间亦短于常规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s)

表1 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h) 住院时间(d)常规组 68.77±20.37 2.92±0.38 6.60±0.79综合组 63.11±19.01 2.45±0.34 5.02±0.35 t 0.46 2.06 3.39 P>0.05 <0.05 <0.01

2.2 比较两组术中护理舒适度。综合组术中护理舒适度较常规组高,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术中护理舒适度[n(%)]

2.3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综合组出现宫腔黏连1例(3.33%);常规组出现直肠损伤2例、宫腔黏连3例、子宫损伤1例(20.00%),综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χ2=4.04(P<0.05)。

3 讨论

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过程中,笔者观察到,手术的顺利完成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检查三项流程息息相关。本研究数据显示,综合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手术、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同时,其术中护理舒适度(96.67%)高于常规组(80.00%)(P<0.05);综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常规组(20.00%)(P<0.05),结果指示,科学有效的腹腔镜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提高患者的术中舒适性,减少直肠损伤、宫腔黏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

据此,笔者对本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进行分析、总结后,得出了以下结论:术前,护士需做好手术器械、仪器设备的准备及消毒工作,才能确保术中器械的安全性、卫生性,使其在术中运转良好,从而避免患者因仪器故障、器械性能问题而中止手术或发生不良反应、并发症[3]。护士应注意手术室室内的温湿度控制、体位调整以及参观人数的控制,方能有效避免患者发生术中体温过低现象,减少其因体位不当造成腓总神经受损,同时保护患者隐私,最终提高其术中舒适度,降低并发症风险。此外,护士必须严格执行资料核对、设备参数设置、手术情况监测等操作,并及时调整灯光及患者体位,才能确保手术安全、有序、流畅地进行,从而缩短手术时间;而与此同时,护士必须对腹腔镜手术的流程以及手术相关器械的使用方法十分了解,才能准确、迅速地传递器械,与医师形成高度默契,从而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4-5]。最后,护士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彻底清洗术中所用器械,同时对其进行吹干、上油、消毒等操作,进而达到维护及保养手术器械、确保器械性能正常的目的[6]。更为重要的是,护士的全面、准确、快速配合,不但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还能避免患者各脏器、组织长时间在空气中暴露所造成的感染风险,进一步保证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风险,也为患者机体恢复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分析,笔者认识到,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术中,科学、合理的手术护理配合是确保患者舒适性以及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之一,建议临床加强腹腔镜手术护理配合工作的管理力度。

猜你喜欢
肌瘤舒适度器械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私人定制和舒适度完美结合的典范 金地九龙壁别墅影音室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农村公共厕所如厕舒适度调查分析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