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老年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防治作用分析

2021-01-21 16:59韩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肛肠尿潴留膀胱

韩梅

(青海省中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0 引言

对于老年肛肠手术患者而言,尿潴留属于一种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大大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以及不适感,并且治疗时间也会进一步延长,而在临床治疗中给予患者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升患者手术成功率。而在手术完成后,患者的排尿时间是衡量其恢复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综合性护理干预属于一种系统性的护理方法,能够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对患者展开护理,进而提升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恢复情况[1]。本研究特对本院老年肛肠疾病患者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案,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便秘的防治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老年肛肠疾病患者100例,将100例样本依据护理方案的异同分组,分组比例为50:50。对照组50例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61-82岁,平均(69.1±2.2)岁;实验组50例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60-83岁,平均(68.1±2.1)岁。研究已将参与研究病历资料送入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家属也支持研究,两组资料数据差异不影响研究科学性。

1.2 方法。实验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对于肛肠疾病患者而言,对于手术干预一般存在着焦虑、恐惧、紧张等负面心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给予充分的关心,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增加其信任感与安全感,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对手术目的、过程、疗效等情况进行处理,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应用积极的心态配合患者手术,术后予以及时的沟通、鼓励,让患者保持稳定、乐观的心理情绪。向患者讲解排尿相关知识,以及如何预防尿潴留。②术前评估:在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判断其是否存在影响排尿的因素,并予以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在术前对患者膀胱功能进行评估,在术后给予不同体位的括约肌舒张训练,每天3次训练,每次持续10 min,同时给予患者膀胱功能训练,减轻术后麻醉对膀胱的影响。③液体限制,在患者手术开始前排空膀胱,在术中术后对其输液速度进行有效调节,在麻醉效果未解除前对摄水量进行限制,避免膀胱过度充盈而出现排尿反射。在椎管麻醉下手术患者术中液体输入量必须小于1000 mL,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④术后耳穴贴压,在手术完成后1 h内对患者右耳神门穴、膀胱穴、尿道穴等进行选择,应用75%的酒精对耳廓进行消毒,应用规格为0.6 cm×0.6 cm的医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固定在穴位上,采用垂直按压的方式按压60 s,当患者出现酸、胀、痛、热的感觉时停止操作,每天5次,持续3 d。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①护理满意率、②术后排尿情况、③便秘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率。研究明确,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率上存在差异,其中实验组患者较高,两组对比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分析(n,%)

2.2 术后排尿情况。研究明确,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排尿情况上存在差异,其中实验组患者较优,两组对比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对比分析(n,%)

2.3 便秘发生率。研究明确,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便秘发生率上存在差异,其中实验组患者较少,两组对比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对比分析(n,%)

3 讨论

对于肛肠疾病患者而言,术后尿潴留一般都会发生与术后6-10 h之内,从起发生因素上分析[2],主要有患者心理因素、排尿训练不足、术后疼痛、体位不合理、肛管填塞等因素,另外麻醉方式不合理、创面水肿、术后疼痛情况不佳[3]、肛管敷料填塞无效等都有可能影响患者括约肌收缩情况,引发患者出现剧烈疼痛[4]。支配肛门与膀胱的神经源主要是患者脊髓骶的第二段到第四段,应用腰部麻醉、骶部麻醉、硬膜外麻醉能够对患者肛门局部感觉功能进行阻断,另外还能同时对患者骨盆内脏神经进行阻滞,而腰部麻醉特别是对于镇痛泵而言能够对患者马尾神经进行麻痹[5],让患者膀胱的逼尿肌张力出现松弛,进而导致排尿无力现象。而当患者出现麻醉阻滞不全现象时会导致患者肛门括约肌出现痉挛,而手术创伤与肛缘阻滞不全会导致患者肛门括约肌出现痉挛,出现反射性尿道括约肌痉挛,进而出现尿潴留[6]。另外当患者术后对疼痛情况出现恐惧时往往不敢用力排尿,或者是由于不习惯床上排尿,引起排尿功能障碍。此时予以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案能够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并且还能减轻患者排尿时的疼痛效果,促进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增强患者的排尿信心[7]。给予患者适度的液体控制以及镇痛剂,同时加上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顺利自行排尿。另外在手术1 h后给予患者耳穴贴压,能够降低肛门疾病患者的尿潴留发生,并且操作方式比较简便快捷,进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效果[8],对于术后有尿意但是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而言可以对膀胱反射区进行热敷,对患者膀胱区域向下推压按摩,持续30 min,提高患者膀胱平滑肌的收缩功能,促进患者排尿效果。对于不习惯卧床排尿患者而言,在经过患者允许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诱导排尿[9]。

本次研究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率上存在差异,其中实验组患者较高,两组对比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排尿情况上存在差异,其中实验组患者较优,两组对比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便秘发生率上存在差异,其中实验组患者较少,两组对比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

综上所述,据此研究表明,在老年肛肠疾病患者护理中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完善患者疾病治疗情况,改善术后排尿情况,促进健康。

猜你喜欢
肛肠尿潴留膀胱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肛肠微波理疗椅对混合痔术后局部症状的应用效果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不要忽视自己的肛肠健康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