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

2021-01-21 16:59夏轶男高玉红王树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鼻咽癌黏膜口腔

夏轶男,高玉红,王树越

(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吉林 长春 130000;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新民院区 门诊,吉林 长春 130000;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门诊,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鼻咽癌是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可能患有长期的流鼻涕、耳朵闷沉等临床症状,晚期可能出现淋巴结的转移,可诱发多细胞鳞癌等疾病的出现。临床上,多以放射治疗为主,但因鼻咽癌疾病具有强烈的敏感性,多数患者会伴有口腔黏膜损伤、溃疡等症状,口腔黏膜损伤较严重者,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情况、甚至引发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增加患者的痛苦[1]。因此,加强对放疗患者口腔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中,探究多元化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的效果评价,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入我院治疗的88例鼻咽癌患者。其中Ⅰ、Ⅱ期患者人数分别为12例、36例,Ⅲ、Ⅳ期患者人数分别为34例、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4例。研究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30-72岁,平均(55.1±4.2)岁;对照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29-73岁,平均(54.7±4.4)岁。两组鼻咽癌患者的基本资料、疾病分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予患者化疗前、后等的基础护理(口腔等)。

1.2.2 研究组:予全方位护理干预模式。①入院护理。加强入院宣教,告知患者病史环境的介绍以及基本设施的使用,降低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予以相应的入院告知,介绍鼻咽癌疾病的知识与护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饮食习惯,并建立与患者之间的信任感、亲近感[2]。②放疗前。耐心告知患者放疗前、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加强与患者间进行有效沟通,对患者不清楚的问题,予以正确、耐心讲解,并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科学的口腔清洁习惯(进食前、后漱口,早晚刷牙),处理好口腔、牙龈炎症,嘱患者在放疗时,照射区皮肤清洁干燥,并涂抹放疗防护膏[3]。③放疗中。患者放疗后,应对患者的口腔黏膜个性化差异,予以相应的口腔清洁剂,放疗后。并对患者化疗前后口腔黏膜进行PH监测,并选用适当的漱口水,稳定患者口腔内黏膜PH维持在7左右,临床上多采用生理盐水漱口,并鼓励患者做些齿口张开的口腔动作,吸吮交替漱口;饮食上加强富含维生素软食食品的摄入,若患者在饮食过程中,出现疼痛、肿胀等现象,予以利多卡因、地塞米松与生理盐水融合的漱口书,进行漱口。④放疗后。患者可能出现口干等症状,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每日多量饮水3000 mL为宜,湿润患者的口腔,缓解患者的口腔状况。放疗后,每日2次,对患者的鼻塞进行冲洗,保护患者鼻腔粘膜,鼻腔干燥的患者,予以鼻滴消毒石蜡油,鼻腔若有出血,可口服维生素治疗,并予以鼻滴1%麻黄素。嘱咐患者每日2次做张口训练、反复进行张口鼓腮、磨牙、咀嚼肌的训练,并按摩颌咽关节,每次30 min,防止张口困难。⑤出院前。告知患者放疗后的注意事项,并加强患者回家后的生活、饮食指导,鼓励例患者定时复查。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Ⅳ级:患者的口腔黏膜处有大面积破损;Ⅲ级:口腔有片状黏膜受损;Ⅱ级:斑点状粘膜或炎性分泌物;Ⅰ级:黏膜出游轻度水肿[4])。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本院自制的生存量表,通过问卷测评的方法,进行调查,每项满分均为100分,分数值越大,表示生存质量最佳)。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比较。研究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口腔黏膜反应比较[n(%)]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心态状况、与人交流、遵医行为、饮食需求)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s,分)

组别 n 心态状况 与人交流 遵医行为 进食需求研究组 44 97.32±1.06 96.37±2.01 95.09±1.09 97.26±1.31对照组 44 80.12±8.36 82.43±7.37 82.66±6.36 84.16±9.38 t - 13.53 12.10 12.78 9.17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鼻咽癌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因放疗时间较长,患者在放疗中容易出现口腔黏膜反应(弥漫性溃疡、红肿),进而可能诱发患者的疼痛,加之患者放疗后可能出现张口困难、皮肤问题等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5]。全方位护理模式,贯穿于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全程,及时嘱咐患者规范化漱口、加强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的护理,引导患这正确认识鼻咽癌的治疗,提升患者治疗时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在临床的护理中采用全方位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患者放疗后的不适感,提患者的舒适度[6]。

本研究中,予方位护理模式,加深患者对鼻咽癌疾病的了解、提高对放疗后副反应的认知与预防措施,引导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护理、治疗工作,树立治疗信心,研究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心态状况、与人交流、遵医行为、饮食需求)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进行各个阶段的护理、心理指导,采用副反应等进行有效规避的措施,可减少患者痛苦,引导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善于乐于与人交流,提升治疗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鼻咽癌放疗后的患者,予以全方位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口腔黏膜的反应,改善鼻咽癌患者的饮食需求、心态状况等,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鼻咽癌黏膜口腔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鼻咽癌患者血清miR-144-3p及miR-151-3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鼻咽癌有哪些症状?
EB病毒miR-BART4*和miR-BART18-3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