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修”视角下南京老城南历史古运渎片区整体发展策略

2021-01-21 22:44汪瑞
红豆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文化基因发展策略

汪瑞

【摘要】城市历史性城区是饱含城市精神与文明的聚集地,它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城市文化特有的“基因”。本文以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古运渎片区为研究区域,以古运渎运河文化发展为脉络,基于“双修”视角,探讨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基于历史区域整体发展观下的景观基因修补与文化基因修复的方法,分层次的挖掘文化基因要素,秉持原真性保护原则,结合自组织与他组织的模式,构建可持续的古运渎片区人居环境的文化网络体系方式及发展策略。

【关键词】老城南历史城区;古运渎片区;发展策略;文化基因

我国众多的城市,因为其地理环境差异大、民族众多、形成发展的因循各不相同,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环境,这个历史环境就是城市发展精华的积淀,是物化了的城市历史和文化,是人们长期生存活动的场所和环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精神财富。伴随我国城市建设进入新的高潮,在大量的“旧城改造”下,旧城的特征、肌理、记忆一扫而光(阮仪三,2005),城市的文化基因和景观基因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破坏(李伯华,2019)。如何能够兼顾发展与保护成为了历史城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1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位于的范围主要是明城墙内部的城市空间,北至秦淮河中支(运渎)、南、东、西方向均至明城墙外侧,以门东、门西、夫子庙、南捕厅地区为核心,总面积约5.56平方公里(见图1)。老城南市古都金陵的发源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的长干里片區已是人口密集的聚集点,而遗存至今的城南河道体系、街巷轮廓的格局,可上溯至自2000多年前的六朝时期(周岚,2010)(见图1、图2)。

古运渎古道位于南京老城历史城区的西北区块,开槽于东吴,起于现升州路与鼎新路古称为禅灵渚地方,经陡门桥、红土桥、草桥、鼎新桥沿今丰富路方向北至建康宫城北。完整时,北接潮沟西支,东北通向宫城,南连秦淮河,是向宫中仓城运输物资的重要通道。后期运渎河身皆为住民侵占,湮塞不通,运渎古道已不存,而西支流还在发挥功能。根据古运渎“六桥”(薛冰2017)的起始空间位置划定研究片区为三山街经斗门桥至莫愁路、莫愁路至朝天宫、朝天宫经建邺路至内桥,内桥至三山街(见图2)。

古运渎片区在《白下琐言》卷一中记载:这里是当时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早期南京水网密布,人们出行、运输多取水路。早期南京城区“人家尽枕河”的聚集形态让古运渎周边里坊密集,区域至今依然保存着相对完整的民居聚落和街巷布局,古运渎片区具有基于古运河历史文化影响下的街巷空间及历史文化价值,有着丰富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目前以甘熙故居为核心的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南京传统商业与手工业的典型街区评市街历史风貌区、大辉复巷一般历史地段已被列入历史风貌区和历史文化街区(见图3),但在空间结构上部分区域依然不断被“边缘化”,呈现出一种“整体性衰败”(吴良镛,2007,建设部城乡规划督查组,2006),选择古运渎片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重塑古运河文化及对历史城区人居环境整体发展研究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2历史城区“双修”理念分析

2.1历史城区“双修”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双修”理念最早是针对“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雷维群等,2018)城市问题提出的,1978年后,尤其是在1990年,全国兴起城市建设的高潮,由于国家土地法的进一步公布和房地产事业兴起,各地大兴土木,历史文化名城、大量的历史街区在1991-1995年之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城市在改造开放中不断前行,摸索,也由粗放式扩张向内涵式方向转变。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提倡城市修补,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要求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城市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屈秋谷等,2015),城市“双修”指导精神得以关注。

2019版国家住建部发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更进一步的细化了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内容,细化了相关的界限划定标准。因此在历史城区人居环境发展中如何有效的保存和延续历史城区的景观基因和文化基因就显得尤为重要。借鉴城市“双修”的理念内涵,结合历史城区人居环境发展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并参考前人研究(杨贵庆等,2016,翟洲燕等,2017,李伯华,曾灿等2018),将城市“双修”的理念进行内涵延伸,提出历史城区人居环境的“双修”,即文化基因修复和景观基因修补。

2.2历史城区“双修”理念的指导意义

“双修”的概念源自Richad Dawkins在《The Selfish Gene》中创造的Mene(文化基因)(引自吕程平等,2015)和刘沛林提出的景观基因理论,与此同时曹帅强在《基于GIS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保护价值》中所提到的基因所拥有的文化特质和外在特征,同时安玉源(2018)、黄华达(2018)、彭黎(2017)等均提出了关于景观基因在区域环境中的识别、采集、保护与研究;基于“基因概念下”张凡(2006)、卢永毅(2006)分别提出了“修复”与“反修复”概念,南京大学教授赵辰提出了“肌理织补式”的概念,阮仪三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三性”原则。研究者为了更好的保护历史性区域的原真性,实现更加可持续性的发展,更加倾向于对于文化基因和景观基因进行适度的修复与修补。

综上所述针对历史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研究,一方面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文化基因和景观基因是主要切入点;一方面在不同的载体机制下,文化基因与景观基因分别表现出隐性与显性的存在属性,其中文化基因的隐性存在主要体现在区域内宗法礼制、节庆习俗等传统文化风俗与民间典故传说等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而景观基因的显性存在则主要表现在基于街道-街区-片区下的地理空间环境、历史街巷、建筑形态、景观空间形式等多维度空间方面(见表1)。

3“双修”视角下古运渎片区基因要素梳理

3.1古运渎片区文化基因要素

南京山水环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之位于长江下游富蔗的太湖流域和江淮平原之间的地理条件、区域位置,使其内部水系充沛。运渎文化的产生始自东吴初期开槽时的运输物资的功能,为便于物资由秦淮河(当时名淮水)运抵皇宫,《建康实录》卷二记载:吴赤乌三年(240)“十二月,使左台侍御史郗俭监凿城西南,自秦淮北抵仓城,名“运渎”。南唐朱存在《运渎》一诗中写道“舳舻衔尾日无虚,更凿都城引漕渠。”。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杨备的《二十四浮航》、苏泂的《金陵杂兴》、马思纯的《潮沟》等诗词中也均有关于运渎的记载。

运渎文化的发展与“人家尽枕河”的聚集形态相关,古运渎的发展让古运渎周边里坊密集,成為重要的经济、文化的交融点,基于仇英16世纪所绘关于南京风貌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结合《洪武京城图志》《金陵世纪》《万历上元县志》等文献的记载,王志高认为从画面中主街牌坊上可以识别出的“南市街”“北市街”“绣衮”等关键字样及河流上方架设的三孔石桥,可以基本判断出画面斗门桥下河道即为古运渎。由此可见运渎河道沿线早期运河水道贯穿互联及里坊文化的繁华盛景,及其在城市空间中承上启下的文化串联作用。古金陵开凿了运渎、潮沟(青溪)和东渠等三条运河,奠定了古南京城内水系基础,但伴随各朝代行政区域的迁移(见图4),(见表2)。运渎水系虽然部分衰败、消逝,但运渎文化已深入的贯穿与其辐射的历史片区中。

3.2以桥为基点定位景观基因

“桥”是链接古运渎两岸、贯通里坊空间的纽带与时空节点。薛冰在《格致南京》中提出了关于运渎六桥的概念,强调了对于“六桥”辨析在界定古运渎及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

《运渎桥道小志》中详细记载了运渎与区域发展的过程,从运渎水系建立初期便有物资由秦淮送抵皇宫的功能性需要,到后期区域围绕水系运输及交通便捷而建立起来的繁荣的商业网络。洪武《京城图志.街市》中提到的十几处街市,以傍水邻桥者多;

《白下琐言》卷三载旧时桥上也有建廊桥,搭盖桥棚,开设商铺;《南都繁会》中人如织布,贸易往来的景象均印证了古运渎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商业中心(白下琐言语甘熙)。可见古运渎上的“桥”不仅满足基础的通行功能,也起到了商业廊道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古运渎环境下桥信息的挖掘与空间序列的定位对其区域空间序列与文化、景观基因的判断有着重要的作用(见图5)。

一方面从桥文化与区域历史发展的关联性上,通过文献古籍及相关城市志的描述找寻、增补关于古运渎桥文化的相关记载,明确其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与功能信息。桥伴随水系而产生亦随水系衰败而消失,南京各朝代宫城变迁是水系空间调整的一大原因,古运渎片区部分桥梁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消失,古运渎南北向水系从鼎新桥至斗门桥因后期淤塞改造成为今天的鼎新路,现有道路空间保留了原有古运渎河道的基本脉络形态(见图5)、空间尺度和空间连通性,保留了桥梁遗址的空间位置并分别与打钉巷-七家湾、安品街-千章巷、升州路相连通,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历史遗产廊道;与此同时桥体节点以古运渎为脉络,连接起了较为完整的横纵向街巷空间,其中包含南北向的中华路、绒庄巷、评事街、仓巷;东西向的打钉巷、安品街、七家湾、千章巷、升州路等历史街巷,构建起了连通的线性廊道,为后期廊坊街市的研究提供了更准确的空间方位;

另一方面从桥文化与区域空间的串联上,通过对历史轴线、传统街巷、传统特色的商业区域等组织串联线路,进一步找寻空间方位与廊、坊的横纵向空间功能上的呼应关系,寻找其与空间整体文化发展的关联性。其中鸽子桥、笪桥串联了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鼎新桥串联了大辉复巷一般历史地段、仓巷桥、文津桥串联了朝天宫及明朝的回民居住区(见图6)。

历史城区文化景观基因特征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一方面与区域自组织发展的信息匹配与聚集度有关(李平2018),一方面与城市区域发展中的他组织的区域功能规划要求有关(李伯华2019)。虽伴随六朝历代的宫城变迁与城市老城南历史城区功能历史演变,古运渎片区依然保留了部分的文化基因。根据《运渎桥道小志》、《钟南淮北区域志》、《白下琐言》、洪武《京城图志.街市》等古书文献对于古运渎片区廊、坊功能的相关记载,叠加呈现古运渎片区区域化的文化特色分布。

以廊为脉络。基于《白下琐言》卷一所载“郑淮桥至内桥、评事街道至明瓦廊,官街及其宽廓,可容九轨,左右及缭以管廊,以敝风雨”。官街两侧都为官廊,后被商民侵占,成为沿街市场。从官廊九轨七十二尺(东汉郑玄注《周礼.考工记》)的街道尺度到商廊的密集分布,形成了密集度较高的历史文化资源聚集现状,与嘉靖《南畿志》中所记载的“市之廊十二”的繁华市场景象、洪武《京城图志.街市》中提到的十几处街市所描述的商业景象相吻合。根据《南京市城南历史风貌区保护与复兴概念规划研究》中已梳理的资源数据及相关后期调研,目前古运渎片区建议保护的可定位历史文化资源为7处、不可定位的保护资源为13处,其中3处可明确到街道、10处可明确到片区(见图6)。其中以古运渎南北向空间为界,其西边片区主要以会馆文化及回民文化居住区等历史资源为主,商业性历史资源则主要聚集于东侧,其中商业资源主要以评事街为主要聚集轴线,其中包含传统工艺类如踹布坊、皮作坊、毡匠坊、绒花制作及传统美食类七家湾李记牛肉锅贴和章云板鸭等,其临近的绒庄巷与明瓦廊聚集形成了古运渎片区重要的商业聚集区,着重对评事街历史街区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对于发掘古运渎片区的历史商业文化特色与区域历史特征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廊-坊-市为线索。因商成市,因坊成市,演为地名。基于主要城市道路空间的衍生下链接运渎及内秦淮河水系脉络,构成交错纵横的商业网络。其中以街巷、片区为单位形成由坊到到市的体量模式,洪武《京城图志.街市》中对“市”的区域与类型有着重描述,以贯穿笪桥的评事街为例,北有木料市、南有花灯的彩扎作坊,东有丝市、羊市等聚集度较高且具有地域商业特征划分的片区特色。在提取的34条廊坊信息中,主要以传统的商业文化为主,根据廊坊记载功能可分为六个主要商业文化功能类项:果蔬类、肉制品类、书画类、丝织染纺、建筑材料、生活用品(见图8)。一方面可以看出古运渎片区的商业化发覆盖区域广,且商业类型多元、丰富;一方面从类型中可以看出丝织染坊类的经济发展为区域早期主要的商业模式,因此基于坊、市的空间脉络与传统商业功能性的区域分布,可以建立基于丝织染坊为主线、果蔬、肉制品、生活用品及传统建筑材料为特色的多元性传统商业文化保护框架,构建以桥-廊-坊市为推理依据的区域文化保护思路。

古运渎历史区域景观肌理形态的形成一方面受到老城南历史城区功能历史演变的发展影响,主要以居住为主要空间功能;一方面片区内保留了古运渎片区廊-坊-市文化的街巷空间脉络及景观空间尺度。

4“双修”视角下古运渎片区人居环境更新策略

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古运渎片区人居环境的发展离不开对其运河文化基因的深度挖掘。对于古运渎片区人居环境的整体更新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将孤立散存的点状、片状结构变成更具保护意义的网状系统(单霁翔2008),跳出“孤岛式”保护模式,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之间的联系及整体性,从断裂的结构、肌理、片段走向包含多样性和连续性的系统策略,以古运渎文化为历史线索成为了重要的突破点。

(1)修复区域文化遗产廊道空间,注重古运渎文化下遗产廊道的整体打造

以老城南历史城区的发展与变迁为宏观背景,以古运渎运河文化为主要脉络,基于古运渎“桥”的定位發掘、廊坊街市线性遗产脉络的界定,提炼以遗址点位、历史轴线、保护片区为标准的历史资源整合方法。文化基因的修复是对现有历史区域内历史资源整体发掘的过程,尊重历史,保持其文化的原真性、完整性是基本原则。结合南京历史地段的分类保护标准,以古运渎片区的整体区域概念串联捕厅历史文化街区、评市街历史风貌区、大辉复巷一般历史地段,发掘具有区域文化基因片段的文化遗产廊道空间;

微观层面进一步细化区域间已缺失的文化基因片段,复现古运渎繁盛时期的文化基因片段,基于廊-坊-市等线性历史轴线的串联,修复文化基因。

(2)织补区域历史街道景观空间,提高区域的文化性、可达性及安全性

历史街道空间是构成历史区域文化脉络与空间景观形态的重要前提,在多元化的街道需求中,需要满足当地居民、外来游客等多类人群的使用,而其中又包括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因此对于古运渎片区内的街道空间织补可从几下几点思路着手:(1)保护以古运渎文化脉络所构建起的已有的街巷空间网络;保护《历史街巷名录》中所列出的历史街巷,修补其纵向空间中的传统风貌特征,保护街巷格局、尺度、断面形式;(2)对于历史性道路和街巷根据现状资源情况和保护状态进行分类,一是风貌保护完好的街巷;二是传统风貌在许多段落已经改变;三是街巷历史风貌已基本消失,对这三类街道都要进行保护,对已消失的街巷,也应保持街巷走向,保留街巷名称,并进行着重的标识;(3)基于区域旅游规划视角下,设立完整的文化标识系统和局部的空间小品,烘托传统街巷氛围,提高区域可达性及安全性。

(3)打造古运渎历史文化辐射圈,实现更具包容性的人居环境空间

以古运渎运河文化为依托,以历史文化脉络串联,构建古运渎历史性文化保护辐射圈。从历史文化层面串联区域,提升区域间的历史文化均衡性,串联区域间的文化线索,增加内外沟通交流的可能性,尤其是针对“孤岛化”的历史民居区域,将区域历史融入空间细节,一方面增加空间的历史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挖掘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特色与亮点;另一方面提升居民对于区域历史文化的自信度,提高对于区域的间接保护的主动性;从人居环境层面,一方面针对历史性民居环境空间老龄化现象及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基于区域历史文化底蕴,构建可实现交往互动的融合空间,在现有空间中满足用户对于公共空间尺度、功能的基本需求,提高无障碍设置及安全性要求,提供全龄融合的公共空间;通过提升公共空间更好的满足老年人、年轻人、儿童及父母们;居民与游客等人群产生交流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基于历史文化底蕴提高人居环境的文化性与教育性,以历史文化串联空间环境,增强区域的文化标识;

(4)提倡全过程多元主体合作,体现他组织与自组织协调的重要性

历史区域的文化发展与更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文化基因的修复和景观基因的修补是政府、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合和社区居民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一方面从他组织层面需要政府对于已界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一般历史地段进行更深入的保护和规划,对以古运渎历史区域文化脉络为核心的历史区域整体保护提出宏观的保护框架及要求;另一方面从自组织层面则需要根据具体的区域问题及受众,基于多方自主性的参与,尤其是针对局部区域内的微空间环境与历史文化保护方面,通过多方共同参与,满足政府、普通公众和多主体的不同需求,确保公共空间的公平性。

5结论

本文立足于历史城区发展的时代背景,根据老城南历史城区对于古运渎片区人居环境的整体更新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结合景观基因和文化基因理论,提出“双修”的概念,即历史城区景观基因修补和文化基因修复;对于历史区域文化基因的保护不仅局限于单体的历史对象保护,要更多的关注隐性的可挖掘的历史信息,以历史遗产廊道的视角构建主题性的区域保护概念;文化基因修复为先,景观基因修补在后;历史区域历史文化保护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将孤立散存的点状、片状结构变成更具保护意义的网状系统。

从“双修”的角度讨论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的问题,其核心就是保护其历史环境要素的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并且从全局的角度将孤立散存的点状、片状结构变成更具保护意义的网状系统。古运渎片区人居环境的整体更新发展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也是大多数城市历史区域保护的共性问题,“双修”理念的目的既不是保守的回归过去,也不是推到重建,而是在保护原有景观风貌和传统文化基础上,梳理历史文化线索,找寻发展中的科学性与可能性,并结合新时期的时代需求进行更积极的转型发展,以最终达到对历史区域的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霞.“城中村”的改造模式和对策探索——以寿光市小官道“城中村”为例[J].《居舍》,2019年第27期,第95页.

[2]周欢、陈英、谢保鹏、苏明明、庞学珺.“上楼”贫困户幸福感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榆中县异地扶贫搬迁贫困户调研[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年第14期,1-9.

[3]朱依琳、戚飞、朱凯丽.城市变迁背景下南京老城南旧居环境改造的研究[J].大众文,2019年第17期,131.

[4]陈喆,周涵滔.2012.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传统村落更新与新民居建设研究[J].建筑学报,(4):109-114.

[5]刘维、许丽遐.城中村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河北省的社会调查[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28-33.

[6]周岚.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61.

[7]谭少华、陈璐瑶.基于非语言符号的街道可读性调查与评价——以洛阳市老城区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年第1期,63-73.

[8]汤文杰、何思源、任加勉:《日本的古民居保护和开发机制对南京的启示——以京都城区与南京老城南地区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8年第25期,130-131.

[9]雷维群,徐姗,周勇,等.2018.“城市双修”的理论阐述与实践探索[J].城市发展研究,25(11):156-160.

[10]李伯华,曾荣倩,刘沛林,等.2018.基于CAS理论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变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J].地理研究,37(10):1982-1996.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江苏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六朝建康运渎文化遗产空间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立项编号:20YB05。

2021年度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京市打造全国一流数字历史文化名城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21YB31。

猜你喜欢
文化基因发展策略
舞蹈人类学视角下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基因解码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浅析泉州侨批的传统文化基因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德国“国富民强”的奥秘
当代中国的文化基因安全问题与伦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