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法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2021-01-22 11:59曾凡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2期
关键词:护患血压护理人员

曾凡华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医医院,湖北 谷城)

0 引言

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因其病程长、难治愈,一旦确诊需要终身进行药物治疗,因此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在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积极配合,对临床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本院78例患者进行了分组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探讨加强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中在本院接受了常规护理干预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39例患者在接受基础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进行护患沟通护理。所选研究样本中,患者男女比例为45:33;患者平均年龄(66.50±8.45)岁。分组后两组患者相关资料数据组间对比,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本研究的相关指标数据组间对比分析结论不造成影响。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临床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入院后的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干预及康复训练等[2]。

1.2.2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护理干预的同时,加强护理沟通,内容包括:(1)加强对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操作水平[3];(2)在患者入院后,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倾听患者主诉,充分了解患者的个体感受、家庭状况、情绪及心理状态、教育程度等信息,并据此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4];(3)注意与患者交流过程中的语言和态度,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对出现不良情绪和负面心理的患者,通过语言安抚和知识讲解,引导和鼓励患者克服不良心理的影响,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相关治疗[5];(4)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时对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温度湿度适宜、通风良好,让患者有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良好的心情[6];(5)取得患者的信任,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通过和缓的语言、微笑和肢体动作,向患者传达关心,让患者充分体会到护理人员对他们的真诚和关注[7]。

1.3 观察指标

1.3.1 血压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进行监测,并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的当量结果,计算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两项血压指标数据均值。指标数据以各组患者的指标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

1.3.2 护理效果

该指标包括治疗依从性、护理质量、生活处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四项指标,指标数据通过问卷调查结合临床指标检测进行综合评定,指标数据以各组患者的指标平均值±标准差表示(±s)。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关处理分析。以组间指标数据对比差异,P<0.05,表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如表1统计数据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的两项血压指标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的两项血压指标较护理前的改善幅度更大、血压控制情况更好,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治疗前 治疗后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对照组 39 98.05±3.50 92.75±5.05 <0.05 175.50±2.25 150.50±3.50 <0.05观察组 39 97.85±3.35 86.15±2.25 <0.05 175.05±1.55 141.25±3.05 <0.05 P值 - >0.05 <0.05 - >0.05 <0.05 -

2.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质量、生活处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四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效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指标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指标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治疗依从性 护理质量 生活处理能力 护理满意度对照组 39 73.05±3.05 73.50±2.65 75.45±3.05 73.06±2.50观察组 39 92.50±1.25 94.05±1.25 94.15±1.25 92.65±1.75 P值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护患沟通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与护理实践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护理方法,该护理模式让患者得到更加有效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对于高血压症患者,因其治疗时间长、治疗进展缓慢,极易使患者因而产生焦虑、抵触等不良情绪和心理,给临床的医护干预措施实施带来不利影响,达不到控制患者血压、改善预后的治疗目的[8]。实施护患沟通护理干预后,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积极沟通和交流,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安抚,充分地缓解了患者的负面心理,取得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息,让他们愿意主动地与医护人员进行积极的配合,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干预下,从治疗依从性、康复治疗主动性等各方面主动进行自我调节;并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干预下,能够遵医用药、密切进行血压自我监测、积极进行适当的康复活动等,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的指标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干预措施的同时,增加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积极采取护患沟通的护理模式,临床效果肯定;相比常规护理干预,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地控制血压、改善预后。

总之,加强与高血压患者进行护患沟通,能够有效改善和控制患者血压指标,提高患者对医护治疗的配合度,从而提升其预后生活质量和处理能力,该护理模式得到广大患者的普遍肯定。

猜你喜欢
护患血压护理人员
护患沟通:妇科护理工作中具体应用探讨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现代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及对策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