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整合模式

2021-01-22 11:34
山西建筑 2021年3期
关键词:综合体空间设计屋顶

伏 天 银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0)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用地呈现出越来越紧张的局势。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综合体作为功能集约和土地高效利用的集大成者,迅速发展成为城市建设中重点关注的新方向。然而,如今的很多研究和设计更多的是关注城市综合体的形象打造和内部资源的高效整合,忽略了城市综合体作为城市空间要素的基本职责,导致了很多城市综合体的外部空间尤其是屋顶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割裂。城市综合体的屋顶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补偿的重要措施之一,与城市空间的割裂导致了许多的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俨然成为摆设,甚至不为人知道其存在,造成了严重的空间资源浪费,使得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本文从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整合模式入手,探讨其整合价值,以期对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的有效利用起到促进作用。

1 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基本概述

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是指:城市综合体往往利用楼层的差别或者地下空间的屋顶、天台或者建筑运用形体的穿插、层层后退的方式设置[1],对公众开放或用于设备陈放的空间。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按照其所在位置的不同,主要分为5种类型,如图1所示。

而城市综合体的屋顶空间中多以裙楼屋顶空间的开发利用为主,同时此空间常作为综合体与城市空间的过渡区域使用,因此本文所界定的屋顶空间主要是指在城市综合体的裙楼顶部对公众开放的开敞或半开敞空间。

2 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整合模式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在以现代派的理性设计观念为主流的设计潮流中,创造出一种新的城市思考方法。向人们集中阐述了一种在人类感知程度上理解城市形态的理论[2],从空间感知的角度出发,将人认知城市意象的重要因素提炼为五点:道路、边界、节点、区域、标志物[3]。本文根据两种空间的五要素特征,将两者的整合模式分为:融合型、互联型、分离型。

1)融合型的整合模式。融合型的整合模式是指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各自边界模糊,空间领域多有重叠部分,屋顶空间直接与城市空间无缝衔接(见图2)。如成都来福士的屋顶空间,通过将屋顶设计成层层跌落的台阶与舒缓的坡道,逐步将城市功能引入屋顶空间,城市广场与屋顶空间的界限被绿化与缓坡所打破,俨然成为一体。该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的公共属性被无限放大,基本不限制公众在其上的活动,提升了其使用效率;两者之间的空间关系较为简单,不仅相互之间便于到达,而且能将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的建筑形态、功能和空间效果延伸至城市空间之中,在为城市综合体创造出更多的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为城市空间带来了新的触媒活力点。

2)互联型的整合模式。互联型的整合模式是指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边界相对模糊,但是各自的空间领域相对完整,两者之间不能直接到达,必须依靠外部的第三类过渡空间才能保持两者的空间互通(见图3)。如在成都万象城屋顶空间的设计中,即使层层退台的屋顶空间最大程度的向城市开放,但是两者的空间边界却十分明确,空间领域也相对保持独立,联系性较弱,通常需要通过介入的第三类空间——无障碍交通电梯空间才能实现两者的联通。此类整合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互通必须借助第三类外部过渡空间才能实现,因此相对来说,访问人群的目的性比较明确。

3)分离型的整合模式。分离型的整合模式是指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边界相对明确,两者的空间领域相对独立,没有直接联系,保持了各自空间的完整性(见图4)。此类模式在现在较为常见,相对来说对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设计的难度、成本较低,因此常常得到开发商的青睐。通常会在屋顶空间设置关键性的标志物来提示其存在,以此来强化屋顶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联系。如在成都IFS商业综合体的屋顶空间设计中,通过在屋顶设计巨大的攀爬的大熊猫雕塑,来吸引访问人群的目光,增加了到达屋顶空间的可能性。

3 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整合设计原则

3.1 整体性原则

城市综合体的屋顶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在过去的设计中常被孤立的置于一旁,这种方式不仅造成了空间资源的浪费,还使得城市空间被割裂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因此在设计时,需要从整体性出发,重新思考城市综合体的屋顶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使得城市综合体的屋顶空间能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态度向城市空间延伸,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空间利用模式,充分发挥其城市公共职能,进而与城市空间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3.2 可达性原则

传统的城市综合体的屋顶空间常处于人们不易到达的城市基面,使得屋顶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衔接感较差,减少了人群到达屋顶空间的可能性,从而影响屋顶空间的使用效率。因此,在促进屋顶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整合设计时,应该突出两者可达性的重要性。如可以在屋顶空间入口处增设坡道、扶梯等,使得城市基面空间形态与屋顶空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从而增强两者空间的高效可达性;或者如成都万象城案例,直接采用外挂电梯等垂直竖向交通方式,强化两者在竖向上的可达性(见图5)。

3.3 可识别性原则

城市综合体的屋顶空间设计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与城市空间的整合常采用分离型的空间模式,屋顶空间常被设计成界面相对独立、完整的空间形态。针对此类空间形式,要强化屋顶空间设计的高度的可识别性原则。如可采用独特的建筑设计手段,将屋顶空间营造成独具特色的主题性游憩空间;或者通过打造富有吸引力的节点,如成都IFS的熊猫雕塑、上海大悦城的屋顶摩天轮等,使得顾客在远处就能被吸引,同时强化了屋顶空间的可识别性,进而增加顾客到达屋顶空间的可能性。

4 结语

城市综合体的屋顶空间是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向。但是,我们对于城市综合体的屋顶空间设计的重视度还不够,还没有充分发掘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的城市公共属性。希望在今后的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设计中,能够更多地考虑其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使得两者能够更好地融合,从而更好地发挥城市综合体屋顶空间的作用。

猜你喜欢
综合体空间设计屋顶
借“光”生财的屋顶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屋顶屋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