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来临,如何预防凶猛的洪涝之灾

2021-01-22 22:09
生命与灾害 2021年5期
关键词:天气现象气旋荒漠化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一种。随着汛期的来临,强降雨开始增多,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那么,有哪些具体措施可以预防洪涝灾害,以及洪水来临时又该如何避灾呢?

上期答案

沙尘暴是如何形成的

2021年3月28日,北京城区空气质量全面“爆表”,时隔13天再现沙尘暴。据悉,从2月中下旬开始,北方多地异常偏暖,内蒙古中西部沙源地偏暖幅度同期少见,土壤提前解冻,并且降水持续偏少,蒙古国也出现类似的情况,所以在蒙古气旋、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影响下,就会频频出现沙尘天气。那么,沙尘暴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有沙尘暴呢?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指的是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1 000米的严重风沙现象。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

沙尘天气通常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

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

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以内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 000米的天气现象;

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模糊不清,浑浊不堪,水平能见度小,沙尘暴缘起土壤风蚀。

2021年的这场沙尘暴,已经达到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级别。据专家分析,本次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主要起源于蒙古国。3月13日以来,蒙古国大部分省份相继遭遇特大沙尘暴和暴风雪等灾害性天气。由于蒙古气旋发展强盛,沙尘随着气旋后部的冷高压东移南下,影响了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此次蒙古国遭遇的特大沙尘暴,与其土地退化有着密切关系。气候变化、对草牧场的不合理利用、矿产开发,以及生物种群等多种因素,导致该国面临严重荒漠化威胁。

沙尘暴不需要护照就能跨过国境线。无论是沙尘暴还是其他国际性环境问题,受到影响的都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治理环境问题只凭一个国家的力量也很难完成。

近5年来,我国积极参与推动国际防治荒漠化进程。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举办,中国推动公约进程,促进公约出台了《2018-2030年战略框架》。中国成功举办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全球纪念活动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动高级别对话、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主席团会议等重要活动,发布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动倡议》。202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履约办公室正式挂牌。

中国的实践充分证明,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发展利国利民、功在千秋,这条路子是正确的,要坚定不移走下去。中国不懈努力地治理生态,也为世界开出了“中国药方”,亟待全球携手合作。

猜你喜欢
天气现象气旋荒漠化
《奇怪的天气:关于天气的50个秘密》
2003年3月北大西洋上两个爆发性气旋的“吞并”过程及发展机制分析❋
氨还原剂喷枪中保护气旋流喷射作用的研究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共建美丽家园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与龙卷风共舞
新巴尔虎左旗常见天气现象分析
天气现象的隐喻化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