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公共服务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2021-01-27 11:5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201620
大众文艺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基层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201620)

一、引言

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核心阵地,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给广大群众带来文化服务享受文化权益,同时能够更好地契合党和政府的号召,提高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曾提出要求,要“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设施等,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层综合文化中心的建设是以公共服务为依托为基础的,而公共服务的关键所在就是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其中就包含有社会保障、公共教育、充足的文化娱乐及体育等一系列非营利性设施。而这些公共的综合文化对我国公民的基本文化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从微观上关乎一个个体的学习、生存以及发展能力,更在国家的宏观层面意义重大,关乎地区以至于国家未来的发展。

二、我国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发展现状

自十六届五中全会起,《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就首次提出了:“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07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强调了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重要性指出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央以及各级政府的重视,随着财政的投入,基层的各类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迅速的建立了起来。然而村级(社区)的文化服务中心仍未实现全覆盖,区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相关的硬件设施也并未配备齐全。同时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也愈发的提升,然而硬件设施的不完备以及覆盖不均衡使得人们对于文化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了基层的综合文化服务建设。

为了更好地推进发展基于公共服务的基层综合文化中心,国务院于2015年发表了有关《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了建设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分别从思想角度,原则以及目标三个大方向展开。

三、我国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中尚存的问题

1.文化服务管理模式不健全

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服务建设,首要是管理上的问题,但实际情况上往往存在一系列的缺陷,由于基层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有多个管控的主体,主体之间并未做到有效且高频的交流,并且工作分配也不清晰,使得工作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虽然政府在制度以及理论上已经重视起了有关文化服务的重要性,然而这类公共服务前期投入是巨大的,对于各级政府而言,要很久之后才能收获这些建设所带来的益处,认为首要的工作是抓经济而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视抓文化建设,所以往往执行力度并不高。有关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并未被列为政府的专项工作,未建立完整的工作制度来针对此类问题。对于工作的考核制度并未明确,管理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2.软硬件基础设施均待改善提升

软硬件基础设施是展开文化服务的根本以及依托所在,然而我国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硬件以及软件设施均存在不全的问题。在硬件上,存在设施不全以及分布不均的问题。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文化生活也与日俱增。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速度不及人们需求的提高速度,于是致使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供不应求,数量不足问题日益严峻。同时许多社区以及基层虽建设有文化服务站,然而内部的功能并不完全健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然而,具备有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才能的配备确未能达到理想状况。只有拥有了强有力的软件支持,才能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更多的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同时缺乏专业的人才支持,使得建设队伍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软硬件的问题是制约以公共服务为基础的基层文化综合服务更好开展的核心。

3.主体之间缺乏沟通

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群众们的需求不能很好地传达到政府,致使政府不能及时了解到群众所需要的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资源,这种双方之间的关系不对等导致了文化资源的单一化。文化资源缺少创新、缺少其独有的特点使得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的公共服务需要。同时缺乏有效的沟通使得政府不能很好地起到引导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群众的主动性的降低使得其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空间受到了限制。

四、我国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议

1.建立有效的统筹及管理模式

以公共服务为基础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核心所在就是要依靠政府,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和完善各部的统筹工作,基于实际情况以及地区差异,切实做好合理地调配。同时,中央要给予地方更多的扶持,对相应的机构以及人员提供一定补贴以提高积极性。在考核方面,要将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列为专项工作,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的制度,提升政府关于建设文化服务的责任感,使得建设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积极性得到有力的提升。关于多个管控主体的问题,要理清楚各部门的职责所在以及领导关系,使得工作建设的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2.加大财政投入,多元保障建设根本

由于公共服务的建设主体是政府机构,所以中央有关部门应当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并且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于地方的各类硬件设施进行审核以此来补充所缺的部分,并且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防止区域不平衡的再出现。对于所需的费用进行严格的审查,同时完善各类人员相应的补贴。与此同时发挥社会的力量,鼓励社会层面的力量参与到基层综合文化中心的建设中来。设立专项资金,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更多的保障。

3.完善提升人才队伍

吸纳更多专业的人才,来提升基层综合文化服务的质量,同时更多的工作人员可以很有效的缓解过大的工作量所带来的压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可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更为积极健康的发展,同时能够带来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见。具有专业知识及素养的人才对于工作的展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专业人才对于公共服务以及文化工作有着正向的兴趣影响,可以推动整个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

4.强化群众与政府沟通

有效的沟通是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充分的了解群众的需求才可以更好的推动文化中心建设更上一层楼。现今社会,网络的日益发展成为了有效沟通的完美依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站,使之成为群众和政府沟通连接的纽带,从而政府才能做到知民所想,作民所乐。只有这样才能为群众提供更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带动起群众的主动性与参与的积极性。

五、结语

以公共服务为基础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是我国综合软实力的重要依托,重视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是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管理,提升相应的效率,才能更好地发挥这类公共服务的作用,更好地满足群众们的文化需求并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不断进步也代表着文化改革的成果,使得群众精神文明得到更好的提升以及满足。

猜你喜欢
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基层
构建长三角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可行性研究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地权分置、资本下乡与乡村振兴——基于公共服务的视角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基层在线
股东大会知多少
尼泊尔首家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正式运营
纠纷调解知多少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