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思考

2021-01-27 11:16刘怡松詹绍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10055
大众文艺 2020年9期
关键词:公众博物馆智慧

刘怡松 詹绍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10055)

一、引言

习近平曾说:“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如今,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从传统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再到智慧博物馆,博物馆数量成倍增长,博物馆形态逐渐多元化,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入已成为当今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如何让智慧博物馆更好的发展,值得思考。

二、智慧博物馆的发展现状

1.智慧博物馆的建设还未统一规范标准

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兴科技,智慧博物馆需要一套规范完整的行业技术标准和操作准则,使博物馆在不断创新和资源开放的过程中,更加准确高效的运用高端前沿的技术方法1。然而,即便我国已建成多家智慧博物馆,但是各博物馆间封闭分割,自成体系,缺乏沟通交流,至今仍没有一套健全的体系和统一标准来助力智慧博物馆的革新与发展。

2.智慧博物馆的运营没有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智慧博物馆应进行差异化运营,可从两个角度着手:参观时间的差异化和消费人群的差异化。多数博物馆在下午5:00就处于闭馆状态,不会产生任何营业收入,针对这一时间差,智慧博物馆可以进行充分利用VR、AR等新技术,开启“夜间博物馆”旅游模式,发展夜间经济。同时,博物馆面向大众开放,并未对消费人群进行有效分类,无法投其所好,提供差异化服务,这也大大降低了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和使用效率。

3.智慧博物馆缺乏专业的技术及管理人才

新媒体、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智慧博物馆的智慧管理和运营。由于智慧博物馆涉及博物馆行业与信息技术,所以十分需要复合型高端人才,使博物馆的运营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为智慧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然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和人才培养体制的不完善制约着博物馆的健康发展。

4.智慧博物馆未形成“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现有研究成果表面,智慧博物馆有四个构成要素,包括实体博物馆、新技术运用、“物、人、数据”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服务于社会公众。其中,信息传递是智慧博物馆的核心,服务于公众是其终极目标2。相比于传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将“物、人、数据”三者之间以双向多元交互的方式传递信息,是“以人为中心”的信息传递模式3。然而,在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发展中,缺少“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单纯的将“智慧”与“科技”等价,违背了智慧博物馆的精神内涵与设计理念。

三、未来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思考

1.统一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标准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至今还未形成统一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智慧博物馆运用的信息技术、建设的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和大数据管理中心等都应有相应明确标准,并且不断更新,以接纳的态度不断完善其建设标准,对自身功能进一步深化和挖掘。

2.落实智慧博物馆的差异化运营

目前,很多国外博物馆已形成“夜间展览模式”,意大利的动物学博物馆、瑞典的日内瓦博物馆等,每年都举办“欧洲博物馆长夜”活动,并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我国国家博物馆也官宣,在暑期每周日延长至晚九点闭馆。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夜间旅游市场数据报告2019》,在接受调查的游客中,有过夜游体验的游客占比92.4%,晚间18时至22时为“黄金4小时”,可以说,“夜间博物馆”这一运营模式遵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且越来越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

鉴于此,博物馆可以针对不同消费人群,制定不同夜场活动。针对学生,博物馆可采用“学校+博物馆”校馆合作模式,推出“暑期夜游博物馆”活动,发挥博物馆的研究、教育、传播、科普、娱乐等功能;针对上班族,博物馆可推出更适合夜间浏览、参观且具有文化特色的夜场主题活动,如,午夜电影、舌尖夜美食、深夜图书馆、戌时艺术展等。同时,“夜间博物馆”应逐渐常态化、制度化,让博物馆资源焕发出新的活力。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信息化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技术人才的支撑以及管理者较高的专业素养与智慧博物馆的发展息息相关,这对智慧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让理论学习服务于实践,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4.树立“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智慧博物馆并非简单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多媒体的展现,它是一个多元素相互融合的复合体系,包含“人+物+应用+管理”,并且应结合自身实际,在统一的规范体系下,不断的进行有序建设和自我完善4。

首都博物馆韩战明馆长也表示,博物馆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在开展学科研究和相关合作时,要努力满足公众需求,展现出博物馆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人文关怀。与此同时,积极呼吁公众投身于博物馆事业中,让公众变为博物馆的拥有者5。实际上,智慧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新兴技术只是“智慧”的手段,其最终目的,仍是服务于人、教化于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四、结论

美国博物馆学学者Stephen Weil曾说:“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做了什么”。纵观古今,博物馆作为非营利性机构,承担着收藏、展览、教育等功能,为社会公众传播知识,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智慧博物馆越来越得到公众的认可,而博物馆的理念也逐渐从以“藏品为中心”转变到以“公众为中心”,从以“展览为中心”转变到以“互动体验为中心”,更加注重与消费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才是智慧博物馆的核心组成部分,即,以广大人民的需求为原则,通过多样的展现形式,增强与公众的互动,实现公众与博物馆互动的融合,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公共服务。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应具有宽广性,开放性,互动性,交换性,空间性的特点,承担着展览展示,身临其境的体验,科学教育,机构研究,公众分享,文化传播,纪念优秀事迹和回忆等功能,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将“从物到人”这一观念作为智慧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总体设想,强调人文与关系的博物馆新视界6。同时,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开放包容的态度,不断满足公众需求,让公众更好的感受和融入到智慧博物馆中,激发其创新创造的能力,达到人、馆和谐统一的目的7。

注释:

1.贺琳,杨晓飞.浅析我国智慧博物馆建设现状[J].中国博物馆,2018(03):116-126.

2.骆晓红.智慧博物馆的发展路径探析[J].东南文化,2016(06):107-112.

3.周继洋.5G时代的智慧博物馆建设[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9(09):54-57.

4.王春法.智慧博物馆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01):6-9.

5.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全国博物馆馆长论坛[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05):6.

6.尹凯.“从物到人”:一种博物馆观念的反思[J].博物院,2017(05):6-11.

7.雷倩萍.“以人为本”理念在后博物馆时代中的体现——以第十六届国际最佳遗产利用大会获奖博物馆为例[J].中国博物馆,2018(01):58-63.

猜你喜欢
公众博物馆智慧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博物馆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