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道为本”语文观的当代阐释

2021-01-27 11:16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365004
大众文艺 2020年9期
关键词:朱熹言语读书

林 琳 (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365004)

周 斌 (三明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365004)

朱熹是南宋大儒,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儒家学者,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作为儒家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以来儒家的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并将之发扬光大。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钱穆先生认为,“在中国学术史上,若论博大、精微兼而尽之的学者,孔子以下,只有朱子,可算得第二人”。从其作品中我们可以探寻其可供继承与发扬的精妙之处。当代的语文教育教学离不开对传统教育的整理与继承。朱熹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经典阅读以及写作的论述上。从朱熹的著述中探寻其语文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与立足点,并对其进行当代的解读与重构,让当代语文教育教学既追溯传统教育的原典,又与时代的发展融汇贯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本于道 生命境界的追求

朱熹认为:“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在文和道的关系上,朱熹继承了韩愈甚至孟子的观点,他抱持文道统一的观点,认为“道”是“文”的根本,圣贤的文章之所以可以流传,是因为其内涵丰厚的“道理”而为文的技法等只是枝叶而已。有学者认为在朱熹的论述中表现出对写作技法的有意贬低,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负面的。但事实上,这个说法表现出朱熹对文章传世的本质的清醒认识:传世的经典作品因为其蕴含的深厚理想或高尚的精神境界而世代流传,也只有圣贤才具备高尚的精神境界和人格,才具有深厚的对“道”的阐释与传承的能力。由此我们可见,儒家传统的语文教育,首先重视的是对完美人格养成的和精神境界涵养的重视。所以,朱熹还认为“大乎主乎学问以明理,则自然发为好文章,诗亦然”。只有深厚的学问积累之后可以明理,拥有良好的涵养德性,自然会有好诗好文,朱熹在这里强调了人的品性涵养对文章格调的重要性,品性低下,没有道德涵养的人是做不出具有高远境界的文章的。

因此,朱熹还说:“不必着意学如此文章,但须名理,理精后,文字自典实”在朱熹看来,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便是要重“道”而精“理”,这是语文教育的根本所在。当我们的语文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丰厚的精神基础,高贵的人格修养以及对真理的自觉追求时,他们善于并乐于从人类精神传承的经典宝库寻找营养丰厚自己的精神底蕴并愿意以自己的言说传承人类文明时,那么,词汇的大量积累,技法的学习,阅读理解力的发展,写作习惯和自我写作风格的养成等等语言能力的发展就将是自觉有效的,反之,缺乏内在动力而迫于外在压力的语文教育往往容易造成学生的疲乏感以及抵抗欲,从而厌倦甚至厌恶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对母语创造的精神家园的依恋和追求。最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从这个课标看,讲求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的同时重视“人文性”,但仍讲求让学生取得最高语文能力的教育目标。这最终往往走向的还是语文的“工具性”和“实用性”而非“人文性”。为此,笔者对著名学者朱自强先生的一个论断不得不提出批评,朱自强先生认为,“语文教育的最高原理是语言的建构性和创造性”。事实上,语文教育的最高原理是让学生养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对精神家园的建构和追求,这些都要建立在学生的言语欲求和言语生命意识的培养上,也即朱熹先生之“道”上,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和语言的建构性,或者是笔者所理解的个性化语言的建构应该是语文素养的追求之一。在语文教育最高原理的阐释上,朱自强先生显得武断和片面了。如果说语言的建构性和创造性是语文教师应该着力培养的语文素养的话,那么其终极目标的指向还是潘新和先生所言的建立在丰厚精神底蕴上的学生言语生命的培育和养护,也正如潘新和先生所说“立言可涵盖语用,语用无法涵盖立言。”语文教育的最终追求,应该是学生素养的养成以及对精神生命的追求和言说,而非只是应用的价值。

二、文本于道 经典积累为首要

朱熹提出:“不必着意学写如此文章,但须明理,理精后文字自典实。”诸多学者对朱熹的这一论断提出了批评,认为朱熹片面将“理”的作用放大,而忽略了“理”和作文之间的差异性。但是,笔者看来,批评者显然忽略了朱熹还提出了“六步读书法”,通过六步读书法的读书“明理”过程,实际上是作文的积累和模仿的过程。“熟读精思”,不仅是对学识学养的积累,同时还是思考的过程。在对经典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实际上也是对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读书思想的继承。“虚心涵泳”更是一种在阅读之中如鱼得水的状态,在阅读中反复揣摩,回味和反思。朱熹还有两句诗句至今仍是语文教育中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也是朱熹对从书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活水,成为作文之河来源的精辟阐释。因此,我们对他的“居敬持志”更可以看作是一种语文学习的良好的态度,只有把心思收住,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细细涵泳,体察,不断审辨,也便有良好的积累。“理精后文字自典实”,表现出在对经典的熟练掌握后的一个运用的结果。如果能对经典的作品在不断反复的推敲阅读中掌握文本的主要范式,掌握作者写作的奥妙所在,了解作者的行文过程,那岂不是在写作中自然就胸中有丘壑了吗?古人掌握经典后的运用是注释,阐释,是文章的写作。滚瓜烂熟的经典哲理阐释与运用,文字自然是实在而不空虚,对经典的引用也能使文章在“言之有物”的基础上“言之有理”,达到高屋建瓴而不空洞虚乏的高度。

从朱熹的这些论断来看,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经典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经典的阅读是学生获得学识学养的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经典阅读的积累领悟精妙,获得写作的素材,积累文体体式,形成写作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成就学生自主的言语意识,拥有蓬勃的言语生命。

对于经典的积累,张志公先生认为:“只有多读,仔细认真地读,才能打好写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经典作品的熟读背诵,细读研判领会作品的奥妙,先哲的精神所在,民族的文化精髓,从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涵养,首先积累的是学养和学识,其次积累的是文章的体式感,还积累了言语表现的智慧,这是一个漫长的伴随着学校语文教育的全过程。

朱熹强调读书积累要循序渐进,详细探求,精心思考。因此,在其读书法中有“虚心涵泳”,他还强调读书的积累也并非诵记后的牢记,而后借鉴如此机械简单。读书的积累是需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力行之”。积累是一个吸收、消化、思考而后运用的过程。曾国藩继承了朱熹的读书理论,提出了“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的读书要求。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经典的记诵和经典的借鉴并非最终目标,而后的思考、辨析、吸收领悟才是最终的目标。从这一方面来说,阅读后的输出是关键,在引导学生阅读之后,根据学生的情况指导圈点批注,读书笔记,小论文的撰写是指向学生言语表现能力培养的良好途径。

三、文本于道 发展思维

朱熹的“道为本”思想在语文教育上的一个突出观点便是应该发展学生的思维。在读书的过程中鼓励质疑,他说“群疑并兴,寝食俱废始划然而有见也。”当思考各种不同的疑问时,精神集中,睡觉和吃饭都想不起来时,才能豁然开朗,形成自己的见解。读书中非常重要的不是接受某个权威的观点,而是不怕麻烦,不断领会,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在当代也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

当代语文教学走过了几十年的历史,但在今天教师迷信权威教参,单向接受权威文本解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的教学模式依然普遍存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了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学生的个性思维和言语表现往往遭到教师的“打压”,这不仅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造成阻碍,更是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言语欲望的窒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而朱熹先生说:“书用你自家去读,道理用你自家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难处,同商量而已。”在朱熹看来,教师和学生在语文学习与文本三方是共同探讨,对话交流的。有难处,同商量,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强调的是思维的碰撞和交流,鼓励学生自己探究、质疑、创造和发现。朱熹事实上摒弃了师者的权威身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宰者,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具现代意识的语文学习观。

对于语文思维发展和提升,在阅读上应该允许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对于文本的理解,学生的观点或许不成熟,或许失之肤浅,但只要言之成理,教师不能否认和压制,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来说,鼓励多种理解的出现将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在写和说的训练上,更应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的写作和言说,在说的方面,有思想,有内涵,有条理的言语就是一种“在场”的思维,通过演讲、辩论等方式鼓励学生发展言语思维,培养言语智慧,应该是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写作环节的思维提升首先和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圈点、批注、札记的方式与作者和文本交流无疑是提升思维能力的良好办法,以上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形成与文本交流对话的习惯,学生在读中思考,往往有利于思辨思维的发展。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对运思过程的重视事实上也是一种思维培养的过程,观察、感受、选材、构思离不开想象思维,同样也离不开逻辑思维的作用。而思维的运动最终体现到学生的文章上。因此,潘新和先生认为,在作文的评改时,教师首先应重视学生的写作思维和思路,条理不清,思路混乱是学生写作最大的问题。但是思维和思路又是教师在习作评改时是比较困难的,因此,相当多教师在评改作文时把精力放在了文字通不通,美不美,而忽略了思路和组织应该是作文后反馈的要点。因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在思路和组织上给与学生适时的指点,帮助学生调整和组织思维思路,指导学生发展和提升思维能力,应该作为语文写作指导的一个关键点,因为对写作思维的培育,恰恰也正是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育。

朱熹的明道、明理的语文观最终指向培育完美的人格,在这个宗旨的统摄之下,我们可以他看到他对于如何完成人格培养在阅读、思维、作文等方面都提出了至今值得借鉴的见解。在语文教育发展的漫漫长路上,我们不断回望,也不断向前,每一次回望和驻足都是为了更好地走好下一步。朱熹的语文教育智慧更对于现代语文教学在指导思想到实践方法上都是极大的可挖掘和转化的宝藏。

猜你喜欢
朱熹言语读书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春日
“崇苏热”中的“冷批评”——朱熹苏轼论的文化学考察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