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师音乐专业认证与人才培养模式互动关系研究
——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

2021-01-27 11:16陶娜娜周口师范学院466000
大众文艺 2020年9期
关键词:音乐学专业课程模块

陶娜娜 (周口师范学院 466000)

一、专业认证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成为了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高等教育专业认证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质量保障手段,已在国际上行之多年,已得到各国的广泛采纳,此举是保证和提高高等学校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我国教育部在2017年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至此在全国高校开始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这是我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分级分类的专业认证办法,构建了横向三类、纵向三级的认证标准体系,包括认证办法和中学、小学、学前教育3个相互衔接的认证标准。为教育改革发展供给数量足、素养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因此,师范类专业逐步实施认证,将是有效提升我国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根据音乐专业认证的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师范院校,我校的师范专业办学历史较长,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优势较为明显。音乐学专业作为全省最早开办师范教育的5所音乐院系,承担着为河南及周边地区中小学培养音乐优秀师资力量的重要责任。对照目前社会的需求、对照音乐专业认证的标准,针对音乐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认证的互动关系有待进一步厘清,专业认证亟待推进。目前,我省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存在着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对该行业的发展趋势把握不够、毕业就业方向不清晰所导致的学习主动性缺失,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潜能未能与就业定位有效统一起来的现状。我院在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凝练了“低年级打基础、高年级定方向、就业创业精准定位”的高师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基于河南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的建设,音乐学专业在推动专业课程改革的同时,努力推进课程思政、专业思政,重构人才培养途径,为专业认证与人才培养模式互动关系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三、课程改革和实施的具体方案

(一)公修课程专业化

周口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做法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效解决思想道德教育与音乐专业教育脱节的现象。学院注重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引导广大专业课教师从梳理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索“课程思政”改革:如《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将优秀校友张伟校长的优秀事迹搬上舞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投身基础教育;《中国民族音乐》带领学生在和谐共生的至美中感受文化自信;《音乐美学》让学生在音乐世界领略创新精神,学会辩证思维和创意表达……一大批兼具亲和力和思想性的优质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效应正逐步彰显。

为革除“学科教学论教师不懂音乐学科、专业课程中无学科教学课程”的弊端,将公修课程学科教学论与专业课程中小学音乐课程教材教法进行融合重构,由学院专业教师主讲,增强教学能力与专业知识的耦合度。

为提升学生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解决论文撰写不以音乐学科发展为特点、课程内容与专业不贴切的问题,将公修课程中的文论写作课程改为由学院教师主讲的专业课程,从专业视角提升论文写作能力和学生课堂兴趣。

探索构建专业认证背景下适应于我省地方高校特点的公共课程体系,优化重构教师教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制定与其相匹配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文件。

(二)专业理论课程的应用化

一是调整课程体系。在指向性选修模块中设置若干专业技能模块和教师教育类职业技能模块:如设置钢琴、声乐、舞蹈、器乐、戏曲等,学生必须在专业指向课程模块和教师教育类职业技能模块中至少各选择1个模块进行学习,以期充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技能,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是增减音乐理论类课程内容,使之与中小学教学需求匹配。如多声部分析与写作课程中主要包含有和声、复调、作曲、配器等传统“四大件”,学时学分基本是均等的。而在实际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对于复调的要求并不高,可将其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基于我省地方高校生源理论水平较低的现状,适当增加和声部分的内容;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可开设电脑作曲(MIDI制作)课程,加强对作曲、配器部分的实践。同时,更新音乐欣赏类课程内容。将目前我省通用中小学教材中的音乐作品纳入中外音乐史与名作欣赏、中外民族音乐等课程内容中,促使学生尽早接触中小学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理论课程的知识转化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是凸显专业课程应用性。专业课程教学更加注重职业需求导向,同一课程,根据职业技能模块的不同,适当增减、调整课程内容。如在即兴伴奏课程中,选择教师教育类模块将加入中小学教材中的歌曲作为教学范本、实践范本,选择舞台表演类模块将加入舞台演出曲目作为教学范本、实践范本。

构建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培养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将师范类专业认证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提高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的匹配度,增强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实践课程职业化

在实践课程方面,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将中小学教师所需的教师教育技能融入到专业实践课程中。如在即兴伴奏课程中,加入中小学教材“歌唱”环节中的歌曲作为教学范本,实践范本;在舞蹈基础课程中加入中小学生舞蹈编导、青少年形体训练等环节;在声乐、器乐等技巧课中融于教学法、教学实践等内容。提高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的匹配度,增强教学效果,实现学业与职业的无缝对接。

在推进专业认证的今天,音乐类师范专业,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的相关专业在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和总结中努力推动教学观念的转变:从之前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导向转变为以产出为导向,以终结评估转变为持续改进。这一过程中,既突出师范性,又突出应用性。不仅注重师范生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又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和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周口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持续改进”为三大基本理念,积极拓宽学生多元化发展道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打通本专业中相关学科内各年级之间关联课程的设置,科学重组以及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开展了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全面改造,确定了符合目前社会所需和行业发展需求、契合办学定位和发展要求、满足学生长远发展和家长对学生期望的培养目标,重新构建了能支持培养目标达成的新的课程体系、学生创新活动、学生教学实践活动等教学环节。从公修课程专业化、理论课程应用化、实践课程职业化三个方面对音乐学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进行优化,更新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使之更适应基础教育对师德师风、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的要求。

四、结语

本文围绕基于音乐专业认证的地方高师院校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互动关系,从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多样的人才培养手段,通过以上探索和实践,周口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将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音乐学专业课程模块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与时偕行:当代藏族音乐研究的民族音乐学实践与运用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前景展望研究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