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迷向法防治金纹细蛾

2021-01-27 06:52杜凌君张依依杭翠翠顾松东谭秀梅万方浩周洪旭
烟台果树 2021年1期
关键词:成虫防治效果数量

杜凌君 张依依 杭翠翠 周 昊 顾松东 谭秀梅 万方浩,2 周洪旭

(1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山东省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实验室,中澳农业与环境健康联合研究院,青岛 266109;2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研究所,深圳 518120)

金纹细蛾 (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umura)是中国苹果产区的重要潜叶害虫,近年来为害严重。信息素迷向法是在田间通过释放一定量的雌性激素迷惑雄虫,减少其交配产卵,降低金纹细蛾的种群数量及其为害。生产中对金纹细蛾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7 500倍和25 000倍液处理5 d后防治效果在96.88%~100% 。随着无公害绿色果品的推广,我们研究金纹细蛾生物防治技术,明确其防治效果以及具体使用方法,对持续防治金纹细蛾,生产绿色果品,增加出口创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选择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门楼镇东陌堂村一荒废苹果园和青岛农业大学胶州实验基地苹果园作为试验地点,2处苹果园整个生长期均不使用任何农药防治病虫害。试验使用的 ‘诱尔’牌金纹细蛾性诱剂(含有金纹细蛾性外激素0.57 mg/粒)、三角形(诱捕器)粘虫板,均由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方法

2018年4月21日在烟台市福山区门楼镇东陌堂村选择一荒废果园,面积1 hm2,在果园的东南、西北、东北、西南4个方向的最外围各选取0.25 hm2的正方形区域,设置A、B、C三组处理,A组按照1 500粒 /hm2的密度悬挂金纹细蛾诱芯,B组按照4 500粒 /hm2的密度悬挂金纹细蛾诱芯,C组按照9 000粒 /hm2的密度悬挂金纹细蛾诱芯,以不挂金纹细蛾诱芯为对照 (CK);2018年6月9日在青岛农业大学实胶州实验基地选取0.4 hm2苹果园,园中设置3个密度金纹细蛾诱芯处理,分别为:150粒/hm2、450粒 /hm2、750粒 /hm2,以不挂性诱芯的为对照(CK)。

在以上2个地点的迷向防治中,每处理区均匀设置4个金纹细蛾性诱芯三角形诱捕器,距离地面约1.5 m,每隔7 d更换1次粘虫板,并记录诱集金纹细蛾的数量,比较各区域的金纹细蛾成虫诱集数量。从5月5日开始,在2处试验区域内随机选取5根长约20 cm、叶片数目大致相同的苹果枝条,每隔7 d定点调查健壮叶片以及被害叶片的数量,计算被害率。

迷向率和防治效果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1.3 统计方法

运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的记录以及前期的数据分析,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的多重比较(ANOVA;LSD)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高浓度信息素释放量对金纹细蛾成虫发生数量的影响

图1表明,金纹细蛾在5月底6月初和7月中下旬有2个发生高峰期,其中7月中下旬的发生量比5月底6月初的发生量明显减小。施用3种密度的金纹细蛾性诱剂后,金纹细蛾成虫的发生动态规律与对照区相似,但发生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区,施用密度为1 500粒/hm2、4 500粒 /hm2和9 000粒 /hm2性诱剂的区域内金纹细蛾发生数量依次降低。

图1 烟台市福山区门楼镇东陌堂村果园不同迷向区金纹细蛾成虫发生数量

在金纹细蛾的第1个发生高峰期,5月20日施用9 000粒 /hm2信息素的区域金纹细蛾成虫的发生数量显著低于1 500粒 /hm2和4 500粒 /hm2的区域;而1 500粒/hm2与4 500粒/hm2的区域金纹细蛾成虫的发生数量无显著差异;5月26日施用金纹细蛾信息素4 500粒/hm2的区域显著低于1 500粒 /hm2的区域,但施用9 000粒/hm2信息素的区域出现反常现象,金纹细蛾成虫的发生数量反而高于4 500粒 /hm2的区域。6月3日施用金纹细蛾信息素9000粒/hm2的区域金纹细蛾成虫的发生数量显著低于1500粒/hm2的区域,而4500粒/hm2的区域与1 500粒/hm2和9 000粒/hm2的区域均无显著性差异,6月10日9 000粒 /hm2的区域金纹细蛾成虫的发生数量显著低于4 500粒/hm2和1 500粒/hm2的区域,而4 500粒 /hm2的区域显著低于1 500粒 /hm2的区域。

在金纹细蛾成虫第2个发生高峰期,7月1日、7月 7日、7月15日、7月 21日、7月 28日这5个调查时期,3个迷向区域金纹细蛾成虫数量方差分析结果均一致,施用4 500粒/hm2与9 000粒/hm2的区域金纹细蛾发生数量显著低于1 500粒/hm2的区域,但两个区域之间金纹细蛾成虫数量差异不显著。

2.2 低浓度信息素释放量对金纹细蛾成虫发生数量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明确降低释放浓度情况下,性诱剂对金纹细蛾的迷向效果。2018年6月15日至8月8日在青岛农业大学胶州实验基地按至450粒/hm2、750粒/hm2的密度悬挂金纹细蛾性诱芯设置2个处理组,并以未悬挂性诱芯为对照。图2表明,在整个调查时期施用金纹细蛾信息素750粒/hm2的区域金纹细蛾成虫的发生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区域,而施用450粒/hm2的区域在6月25日、7月14和7月24日金纹细蛾成虫发生数量等于或显著高于对照区域,因此分析认为450粒/hm2的使用密度对金纹细蛾成虫迷向作用较差。

2.3 不同信息素释放浓度对金纹细蛾成虫迷向率的影响

图2 青岛农业大学胶州实验基地不同迷向区金纹细蛾成虫发生数量

表1表明,在烟台市福山区门楼镇东陌堂村苹果园使用中高浓度信息素迷向防治金纹细蛾,性诱剂施用的浓度越大金纹细蛾的迷向率越高,在整个调查时期9 000粒/hm2的区域对金纹细蛾的平均迷向率最高为89.6%,其次为4 500粒/hm2和1 500粒/hm2的区域,分别为82.4%和71.2%;不同时间、不同浓度之间迷向率存在一定差异,5月底之前的4次调查中,有3次 (5月5日、5月12日、5月26日)9000粒/hm2的迷向率低于4 500粒/hm2或1 500粒/hm2的区域,5月5日与5月12日4 500粒/hm2的迷向率也低于1 500粒/hm2的区域;而6月份以后的9次调查均表现出9 000粒/hm2的迷向率最高、4500粒/hm2迷向率中等、而1 500粒/hm2的迷向率最低。在青岛农业大学胶州实验基地使用低浓度信息素迷向防治金纹细蛾,施用450粒/hm2的区域7月14和7月24日出现迷向率为负值的情况,而施用750粒/hm2的区域迷向率在15.38%~33.33%之间,平均迷向率为25.89%,迷向效果较差。

2.4 不同信息素释放浓度对苹果叶片被害率及防治效果影响

表1 不同性诱剂释放量对金纹细蛾成虫的迷向率 单位:%

图3 不同性诱剂释放量对叶片被害率的影响

在6月18日、6月24日和7月1日对叶片被害率的调查中(图3)发现,施用1 500粒/hm2、4 500粒/hm2和9 000粒/hm2性诱剂的3个处理区,叶片被害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区,而3个处理区叶片被害率差异性之间表现出不同情况,其中6月18日施用4 500粒/hm2和9 000粒/hm2性诱剂的2个处理区叶片被害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1 500粒/hm2;6月24日施用9 000粒/hm2性诱剂的区域叶片被害率显著低于 1 500粒/hm2,而施用4 500粒/hm2与 1 500粒/hm2、9 000粒/hm2的叶片被害差异均不显著;7月1日施用3种浓度性诱剂的处理区之间叶片被害差异均不显著。施用1 500粒/hm2、4 500粒/hm2和9 000粒/hm2的3种处理区以及对照区叶片的平均被害率分别为14.51%、9.53%、3.11%和28.48%,防治效果分别为49.05%、66.54%、89.08%。

3 结论与讨论

信息素迷向法防治害虫是将大量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释放到空气中,对雄蛾产生一种刺激,长期处于这种高浓度的人工信息素环境下,雄蛾触角感受器逐渐适应周围环境,对雌性激素失去识别能力,减少雌雄蛾的交配,从而降低产卵数量,减少害虫种群数量。

在烟台市福山区门楼镇东陌堂村附近的荒废果园以3种浓度的信息素迷向防治金纹细蛾,迷向率均在70%以上;在青岛农业大学胶州实验基地进一步降低释放浓度情况下,发现施用450粒/hm2时,个别调查时期金纹细蛾发生数量出现高于对照区的情况,迷向率出现负值,而施用750粒/hm2时,虽然整个调查时期金纹细蛾发生数量均低于对照区,但平均迷向率只有25.89%,迷向作用较差。本文使用的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诱尔牌性诱剂含有金纹细蛾性外激素0.57 mg/粒,9 000 粒/hm2、4 500 粒/hm2和 1 500 粒/hm2的释放量可以折算为金纹细蛾性外激素5.13 g/hm2、2.57 g/hm2和0.86 g/hm2,使用量远低于烟台莱阳(18 g/hm2)、美国北卡罗莱纳州(12.4 g/hm2)防治梨小食心虫的用量,但1 500粒/hm2的释放量,虽然迷向率达到71.2%,防治效果只有49.05%;9 000粒/hm2的防治效果(89.08%)比4 500粒/hm2的防治效果(66.54%)提高22.54%,但防治费用增加1倍。综合防治费用与防治效果,建议迷向防治金纹细蛾时按照 4 500粒/hm2(2.57 g/hm2)释放性信息素。

信息素迷向法的推广应用受到防治费用的限制,可以在害虫发生高峰期配合低残留的药剂进行防治,控制其为害。2017年在陕西省渭南市苹果园应用性诱剂防治金纹细蛾田间试验中,采取了性诱剂与药剂混合使用的综合防治方法,在悬挂性诱剂同时,应用杀虫剂和杀螨剂防治蚜虫和叶螨,综合防治区比药剂防治区全年节省1695元/hm2,防治效果反而增加16.41%,所以今后可以进一步研究综合利用性诱剂迷向防治与低毒生物农药联合应用防治金纹细蛾。

猜你喜欢
成虫防治效果数量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统一数量再比较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角:开启位置与数量关系的探索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