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重症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急诊治疗研究

2021-01-27 03:07李明王宝张影赵士龙董恒
智慧健康 2020年35期
关键词:有效率心功能心脏

李明,王宝,张影,赵士龙,董恒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011)

0 引言

心功能不全指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患者出现心脏泵血功能受损,从而出现心排血量不能够满足患者全身相关组织基本代谢需求的综合征[1-2]。为了探究不同的治疗顺序对于老年重症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采用了对比研究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资料进行整理后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了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中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功能不全患者共计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60~82岁,平均(68.31±2.67)岁;试验组患者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62~82岁,平均(67.84±3.3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发现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1.2.1 共同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需要采用统一基础治疗治疗方案。即实时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高流量吸氧,以保证患者的各器官供氧量的充足;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微泵注入硝普钠降低患者的心脏负担等[3]。

1.2.2 对照组治疗方案

对照组在前置治疗同时,按照“强心、利尿、扩血管”的顺序,采用常规的强心药物、利尿药物和扩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检测,以确保患者治疗的有效性。

1.2.3 试验组治疗方案

试验组患者则采用我院临床上采用的新的治疗顺序即“位给吗尿,氨管强他”的顺序进行治疗。首先将患者的体“位”确定为半坐位或半卧位;“给”予患者高流量氧气吸入;同时采用“吗”啡对患者进行镇静镇痛处理,缓解患者疼痛和紧张情绪;接下来给予利“尿”处理,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然后使用“氨”茶碱类药物,对患者的气道痉挛情况进行解除的同时强化患者的心脏泵血能力;接着必要时采用血“管”活性药物,收缩血管、强化心脏,稳定血压;最后针对于患者的心脏情况进行“强”心治疗;如果还有其“他”情况,则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按照患者的恢复情况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且患者的心功能有所改善;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有一定好转,且患者的心功能情况一定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情况,且患者的心功能没有明显的改善情况,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严重恶化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治疗后为治疗24 h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尿钠肽水平和心脏功能分级,以及治疗20 min憋喘缓解病例数和1 h后的肺底湿啰音消失病例数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标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版本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对比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0.00%,试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

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有所好转。而试验组患者的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s)

注:P<0.05,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3 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对比

治疗20 min后患者憋喘症状缓解病例数和治疗1 h后的肺底湿啰音病例数,试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指标对比[n(%)]

3 讨论

由于老年的自身身体器官功能降低,大部分老年人都伴随着各种类型的基础疾病,因此老年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的可能性大大的提升,且在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4]。在临床上,主要是通过生活习惯的调整和药物治疗,加上一定的辅助治疗方案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但是对于重症患者来说,以上治疗方案并不能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5]。

在心功能不全时,患者的心脏往往负荷过重,如果此时不减轻负荷就直接给予强心处理,短期可能好转,但是当心脏的收缩能力不能克服其前后负荷时,很容易出现心功能衰竭[6-7]。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首先尽可能地减轻心脏的负荷,然后在心脏负荷得到有效降低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强心,才能很好地改善心功能[8-9]。

笔者创新性地采用了“位给吗尿,氨管强他”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在本次研究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采用了笔者创新治疗顺序进行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0%,高于采用常规治疗顺序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60.00%。且在治疗后,可以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尿钠肽水平和心脏功能分级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憋喘和肺底湿啰音情况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以上数据对比均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这充分验证了在对于老年重症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笔者创新开发的治疗顺序进行治疗的有效性[10]。

综上所述,在对于老年重症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笔者创新的治疗顺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脏泵血功能,让患者能够尽快地恢复到正常心脏功能。

猜你喜欢
有效率心功能心脏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很有效率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My Father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