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储备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1-01-27 03:07陈红梅
智慧健康 2020年35期
关键词:储备心功能康复

陈红梅

(广东省水电医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300)

0 引言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中老年居民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中心力衰竭是其中较为常见的类型。患者在发病后可出现呼吸困难、心悸、乏力、易疲乏等症状,目前尚未治疗心力衰竭的特效药物和方法,因此心力衰竭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除使用必要的药物外,还需要通过护理干预作为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方式,以延缓疾病的发展。心脏康复护理是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结合心内科的护理经验与患者实际病情,予以患者科学的护理干预,最终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心储备功能的改善[3],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100例。对照组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59~84岁;心功能分级:I级4例,II级6例,III级级以上90例。观察组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57~86岁;心功能分级:I级3例,II级5例,III级及以上9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4];②患者心功能分级I~III级;③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全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器官器质性损伤等严重合并症;②治疗依从性不佳,配合度差;③精神或认知功能异常,难以配合研究。本次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包含有疾病的基础护理、病情监测、健康宣教、心理支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心脏康护护理[5],其主要内容如下:(1)选取我院心内科中骨干护理人员组成护理小组,分组后对组员进行心力衰竭疾病护理的再培训,使护理人员加深对疾病的认识,熟悉并掌握相关护理对策和操作。(2)在收治患者后,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将患者基本资料同步,并每日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检测结果等,便于医师及时调整治疗方法。(3)注意监测患者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在病情恶化时及时通知医师。(4)依据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安排患者的休息与活动,对于II级患者,限制其进行一般性体力活动,活动以不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为宜;心功能III级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不进行活动,在其疾病稳定后,进行步行等强度较低的活动[6-7]。(5)心理支持,以积极、亲切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同时帮助患者建立疾病治疗的信心,对于评估有较严重负性情绪的患者,及时通过各种心理疏导方式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6)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饮食习惯制定详尽的饮食干预,包括进食次数、进食量等,对于食材的选取也给出具体的类别。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中的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1个月的心储备功能,指标采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6-MVD)以及1秒率(FEV1/FVC)。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来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对比(分,±s)

2.2 两组患者心储备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储备功能指标LVEF、6-MVD、FEV1/FVC指标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储备功能指标LVEF、6-MVD、FEV1/FVC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储备功能指标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心储备功能指标水平对比(±s)

注:两组组内对比,aP>0.05,bP<0.05;两组组间对比#P>0.05,*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发绀、心悸等,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不对疾病进行有效干预,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8-9]。临床上目前尚无治疗心力衰竭的特效药物或疗法,因此为最大程度的延缓疾病的进展,应结合护理干预的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心脏康复护理是一种依据患者心血管疾病类型制定的护理对策,护士在护理时依据患者心力衰竭的发展程度、心功能分级等,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患者的护理中,既涉及到患者资料管理、疾病监测,也涉及到对患者的饮食、运动、心理干预,是一种较为全面的护理对策[10]。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心脏康复护理取得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干预后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心脏康复护理能够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心储备功能指标的对比也显示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心脏康复护理模式有助于患者心储备功能的改善。

综上所述,心脏康复护理能够促进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储备功能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储备心功能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