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21-01-27 03:07王红连王秋梅
智慧健康 2020年35期
关键词:复发率成功率心肌梗死

王红连,王秋梅

(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广东 阳江 529600)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心肌梗死是急性发作,病情发展变化较快,需要及时进行抢救,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1]。临床为患者采取急诊护理路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上缩短急救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预后[2]。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效果,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进行急诊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主体,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将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女比为38:22,年龄40~49岁,平均(43.23±2.30)岁;对照组男女比为37:23;年龄40~50岁,平均(43.31±2.3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相差较小(P>0.05),符合比较要求。所纳入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同时排除以下条件:存在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存在精神疾病史或认知障碍患者;存在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存在感染性疾病患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医院接到急救电话,及时出车将患者送至医院,患者入院后,立即展开分诊评估病情,并送至抢救室进行抢救,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监测,给予患者充分吸氧、血管扩张以及镇痛等治疗。

观察组应用急诊护理路径:(1)医院成立急诊护理小组,护理小组主要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以及护理人员组成,在小组内进行心肌梗死疾病的知识培训,促使小组成员充分掌握心肌梗死急救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并制定科学的急诊护理路径表,对接诊、分诊、护理措施等进行严格规定;(2)医院接到求救电话需保证在1 min之内出诊,在出诊过程中需要与患者或家属保持密切联系,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并指导家属进行急救处理,嘱咐患者保持平卧,护理人员通过语言充分安慰患者及其家属,使其保持冷静,避免情绪紧张;(3)接到患者后,连接心电图,评估患者病情状况,并为患者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服用急救药物等;(4)入院后,开通绿色通道,准备好急救设备、急救仪器以及药品等,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在短时间内做好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检查,并进行血液采集,急诊医生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病情,确诊病情后经患者家属同意后立即展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将患者送入导管室后,仔细进行工作交接,双方进行签字确认。

1.3 疗效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治疗情况,主要包括分诊用时、急诊用时、抢救用时、住院时间;(2)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排尿困难、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3)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与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4)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治疗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分诊用时、急诊用时、抢救用时、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诊治疗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急诊治疗情况(±s)

2.2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护理期间,观察组出现并发症患者共3例(5.00%),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患者共10例(16.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较大(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与院内复发率

在观察组中,59例患者急救成功,急救成功率为98.33%(59/60),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复发,复发率为3.33%(2/60);在对照组中,53例患者急救成功,急救成功率为88.33%(53/60),8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3.33%(8/60),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院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3。

表3 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与院内复发率比较[n(%)]

2.4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在观察组中,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为96.67%(58/60);在对照组中,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为83.33%(50/6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阻塞,造成心脏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心肌由于严重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3]。患者通常会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憋闷感,同时还会出现头晕、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症状,并且患者的心率、血压等会随之发生变化[4-5]。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除了冠状动脉硬化以外,患者过度劳累、剧烈运动、较大的情绪波动、天气变化等因素也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6-7]。此外患有糖尿病、肥胖、超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8]。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并且逐渐呈现年轻化态势[9]。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发病急促,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较高,因此,及时进行急诊抢救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来说非常重要[10]。急诊护理路径是一种具有预见性与较强规范性的护理模式,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11]。在具体急诊护理过程中,通过对各项急救流程进行规范化和程序化,进而缩短患者的分诊、急救等各个环节的时间,进而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病情[12-13]。在本次研究中,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而言,观察组在分诊用时、急诊用时、抢救用时、住院时间均更短,抢救成功率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临床急诊中,除了对患者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还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一系列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的监测,避免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再次复发心肌梗死[14-15],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且观察组的复发率仅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说明急诊护理路径对于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研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3%,护理人员在急诊护理中发挥对患者的提醒、监督,可避免在护理中出现漏洞,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运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同时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肌梗死的复发率,该护理方法在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复发率成功率心肌梗死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