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以饲料配方设计项目为例

2021-01-27 08:59陈西风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营养素配方养殖场

纳 嵘,胡 波,陈西风,徐 瑞

(1.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银川 750021; 2.宁夏大北农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银川 750200)

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促进了饲料的生产和消费,饲料配方设计是饲料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1]。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理论综合性高、实践应用性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饲料原料选购、饲料配方设计及饲料产品生产等技能,为后续畜禽养殖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饲料配方设计是饲料生产及畜禽养殖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本课程力求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真实的生产环境,并结合丰富的课堂活动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充分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达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目的[2-3]。

1 教学分析

1.1 教学内容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课程使用的是“十二五”规划教材,课程包含四个项目,本次教学内容选自项目三的任务2——饲料配方设计,共4学时。该教学内容是在学习动物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技术之后设计的,学生通过学习既可以对动物营养学和饲料学基础的知识进行深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配合饲料生产打下基础[4]。

1.2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动物营养学和饲料学基础知识,理解饲养标准的使用规则,了解动物对营养的基本需求,但不能灵活运用已掌握的营养学及饲料学知识设计饲料配方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1.3 教学目标

经过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研讨,对饲料配方师岗位的任务和职业能力需求进行分析,并结合课程标准确定了本次授课的知识、能力、素质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5]。

1.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合理计算饲料配方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例。教学难点:在饲料配方设计中合理平衡各种营养素。

2 教学策略

通过对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现状的研究,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教学策略、教学实施进行研究分析,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步骤,利用云课堂教学平台、视频直播、饲料配方设计软件和微课等信息化手段,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导向,将理论结合实践[6-8]。

3 教学实施

3.1 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通过云课堂平台发送预习通知,学生接收学习导学单,了解育成牛饲养标准的使用方法、育成牛的生理结构和基本营养需要。学生可登录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自主学习育成牛饲料配方设计的相关知识。学生要通过课前积累的基础知识在云课堂平台完成10道课前测试题,教师可根据课前测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未预习的同学提出督促提醒[9]。

3.2 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单项目三任务2饲料配方设计学时4布置任务学习目标1.了解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原则。2.学会准确查阅饲养标准及饲料营养价值表。3.能够使用配方软件为动物配制全价饲料配方。4.通过小组学习培养沟通与协调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团队精神。5.通过自主学习培养信息收集处理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学习与总结能力。任务描述1.通过视频直播将教室和公共实训养殖场同步连接,构建真实生产环境。企业指导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育成牛的生长环境、生物学特性、营养需要以及饲料供给情况。2.教师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由企业指导教师发布任务:为公共实训养殖场内的育成牛设计饲料配方。可利用养殖场现有的玉米秸秆、小麦麸、稻草、苜蓿、玉米、磷酸氢钙、预混料等10种原料为300 kg体重,日增重1kg的育成牛设计饲料配方,并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配方的设计及方案撰写。3.学生通过完成畜禽饲料配方设计的工作任务来掌握配方设计方法。

提供资料1.饲养标准。2.“十二五”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由陈翠玲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3.由方希修、尤明珍编写的《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2008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对学生的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体现团队合作精神。2.学生应具备基本的自学和操作能力,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能力训练项目。

课中学习划分为创设情境(25 min)、发布任务(20 min)、组织活动(90 min)、任务评价(45 min)四个环节。

3.2.1 创设情境

课上,通过视频直播将教室和公共实训养殖场同步连接,构建真实生产环境。企业指导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育成牛的生长环境、生物学特性、营养需要以及饲料供给情况。

3.2.2 发布任务

教师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由企业指导教师发布任务:为公共实训养殖场内的育成牛设计饲料配方。可利用养殖场现有的玉米秸秆、小麦麸、稻草、苜蓿、玉米、磷酸氢钙、预混料等10种原料为300 kg体重,日增重1 kg的育成牛设计饲料配方,并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配方的设计及方案撰写。

3.2.3 组织活动

教师向学生讲解饲料配方设计的流程,并结合课前预习知识让学生使用饲料配方设计软件独立完成饲料配方设计。

①查标准。学生课前已经查询了肉牛饲养标准中育成牛的营养需要,并根据营养作用的重要性选择能量、蛋白、可消化氨基酸、钙、磷等来作为饲料配方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营养指标。这些营养指标的不足和过量都会对动物生产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②选原料。根据已提供的公共实训养殖场的饲料供给情况,学生通过饲料配方软件查询各原料的营养成分和价格,并根据育成牛的营养需求选择原料,将其添加到配方方案中。

③算比例。根据育成牛的营养需求,以饲养标准为依据依次调节各原料的重量比例,使原料各营养素含量的总量接近饲养标准。软件系统可自动显示相对应的营养素是否满足育成牛的营养需要。

合理计算饲料配方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例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使用传统方法计算无法快速直观了解原料提供的营养素是否达标或超标。而软件系统可通过不同的颜色显示营养素是否达标或超额,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营养素是否满足育成牛的营养需求,以便及时对配方进行调整,明确教学重点。

3.2.4 任务评价

每位学生完成任务后,小组内部需针对配方设计原则进行讨论,并使用云课堂平台中提供的个人打分标准和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来客观评定设计的饲料配方是否满足原则上的程度,平台会自动计算分数。平台打分最低的两名学生要上台讲解自己设计的饲料配方,其他学生要参与讨论,探究偏差出现的原因,并对配方设计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归纳,对配方进行进一步优化。平台打分最高的两名学生要上台讲解配方设计的程序,其他同学要参与讨论,提出调整意见。各小组对配方原稿进行改进后,调整后的方案更符合动物的营养需求,可为动物提供满足其发挥最佳生产性能的各种营养素。教师对学生设计的配方进行评价,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饲料配方设计中,合理平衡各种营养素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可通过饲料配方软件进行及时调整,利用云课堂平台进行个人评价,并结合教师评价对饲料配方中的各种营养素进行动态平衡,突破教学难点。在此基础上,学生掌握了设计饲料配方流程的能力,师生共同评选出了一个最优饲料配方,并进行了饲养效果检查。

3.3 课后拓展

课后,学生来到公共实训养殖场,在企业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将设计好的饲料配方导入加工配料系统,生产出育成牛1个月所需的饲料。通过饲养效果检查,用动物产品产量、饲料消耗、生长发育等各项生产记录来评价饲料配方的优劣。通过1个月的饲养实验,学生自己设计的配方得到了实践验证,育成牛日增重达到了1 kg以上,学生获得了成就感,更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然后由企业指导教师对饲养结果进行点评[10-11]。

通过课后拓展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学生意识到饲料配方与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动物福利等密切相关,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12-14]。

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的方式,根据学生课前预习及课中任务完成情况来进行,可参考平常的考勤、笔记、课堂发言等具体情况,重点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信息采集与利用、实践操作、协调与沟通、数据处理等多方面能力。平台可时时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客观评定学生成绩[15]。

4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导向,企业指导教师通过视频直播来营造真实的生产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饲料配方设计软件来合理计算饲料配方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例。还可利用云课堂平台中的饲料配方设计原则标准来对学生设计的饲料配方进行评价,并让学生参与讨论,合理调整营养素比例。课后,通过公共实训养殖场进行配合饲料生产,并结合饲养效果检查来验证饲料配方的有效性。

以云课堂平台来掌握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记录,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及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的科学评价体系。整个教学过程达到了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营养素配方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猪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老年人护眼七大营养素
食物中的“有色”营养素
因人而异合理补充营养素
山东临清测土配方助圣女果丰收
绝密配方(下)
绝密配方(上)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揭秘“食品级”肌肤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