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1-01-27 08:59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工科学生布线电工

王 瑛

(北部湾大学,广西 钦州 535011)

电工实训课程主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电工基本知识,熟练使用仪器仪表,独立完成基本的电路连接,能够解决常见的电路故障问题,自主进行小型电路设计,发掘学生的自主创新才能。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时量与教学内容不匹配。电工实训课程一般为32课时或是16课时,有限的课时安排无法达到最佳的实训效果,导致很多内容需要压缩。学生学习内容的缩减,最终导致学生实践时间减少。

教学内容没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进行调整。一般教学内容只是按照课时设计,没有考虑不同专业、不同的知识背景,这就使得不同学生基本是相同的一套教学方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不合理。电工实训中,每个班级的教学顺序大致相同,没有考虑学生知识背景的差异,很多学生无法完全掌握所学知识。

学生积极性不高。上实训课时,一般是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学生依照方法进行实验操作,记录相关数据。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思考,只是循规蹈矩做实验,最终只是完成了实验报告,未能达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目标,学生兴趣不大。

2 改革探索

2.1 合理调整知识布局

目前,工程训练电工实训室主要有电机检测实训室、电力拖动实训室和电工工艺实训室。电机检测实训室可以进行继电器、接触器、交流接触器等的安装。电力拖动实训室可以进行电路分析、电工基础、电工学、电机控制和继电器控制等内容教学。电工工艺实训室可以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照明装置等的安装接线。电力拖动实训室主要进行验证性试验,而电机检测实训室和电工工艺实训室则主要进行实验的布线安装。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需要进行不同的实训安排。

为了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需求,应对实训内容进行细化。应对工科和非工科的实训内容和要求进行合理安排和区分,如表1所示。

表1 知识布局表Tab.1 Knowledge distribution

对于工科学生,安排深度较大的学习内容,如日光灯实验,工科学生在电机检测实训室中直接在面板上布线安装,而非工科的学生则在电力拖动实训室的THETDD-1装置上完成插拔式电路图连接,并根据要求测出有关电压值。

工科学生主要锻炼他们的布线、安装等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实验内容,不仅是脑力也是体力活动,如有些同学的布局歪扭,有些同学则整齐竖直。在耗时方面也存在很大区别,有些同学在电动机正反转四节课中才能完成布线,而部分同学在完成安装的基础上还能完成数据测量。非工科学生的实训难度远远小于工科学生,主要考虑到有些学生对于电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少,学习内容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电类知识从模糊到清楚,从不知所措到熟练使用万用表,再到会测日光灯电路任意两端电压。

应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进行合理安排,对于工科学生,电工实训要考虑结合专业背景,进行相应的强化。机械类专业学生要重点练习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引入车床控制电路,结合专业知识,加强专业能力。电类专业学生在电工实训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设计类训练,对其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工科学生则主要使其了解电工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电工知识。应充分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背景,对电工实训进行合理安排,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

2.2 转变教学模式

学生录制视频。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实训课程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以往的教学方式只是机械式完成实验,缺乏主观能动性,无法达成学生个人的想法和需求。为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动手能力,提出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即每个小组安排任务,每个人安排任务,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导者,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实验安排为每个班上实训课前提前分组,每组2~3人。每组任务是必须录制实验视频,每个同学必须录制一个自己完成的视频。录制视频前,做好所有实验仪器仪表、材料等准备。实验前装置断电,反复进行实验,直到熟练掌握后由教师上电,个别掌握良好的同学可以在教师监督下上电。录制时要观察好角度,录制质量好的视频。学生根据拍到的视频调整录制效果和方向,根据呈现出来的效果驱动学生反复实验,最后呈现一个效果较佳的作品,增强实验的主观能动性。录制的视频统一发邮箱,教师根据提交的视频观察学生安排实验的步骤、实验的布线和仪器仪表的使用等,并进行打分,作为实验作品成绩。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北部湾大学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合理安排电工实训课程,合理设计教学内容、PPT、有关的实训视频,让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掌握有关知识点。合理安排每个实训内容,并设置讨论区,可进行答疑讨论,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安排课程作业和在线测试,完成程度和测试成绩作为最后期评成绩的一部分,以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学的作用。

转变评分标准。常规的评分是以实验作品、实验报告等为标准,应改变评分模式,设置不同得分占比,学生实验作品占60%,平台作业为20%,实验报告为20%。作品即每个学生录制的视频,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学生实验操作是否规范,以及录制视频的效果。这样每个人都参与到实验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 结语

通过对电工实训的探索,提出在教学中合理调整知识布局,使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合理进行电工实训。在教学方法上应转变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训,让每个学生成为电工实训的主体,增强实训效果,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电工课程训练效果。通过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电工实训课程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工科学生布线电工
基于初始解优化的FPGA 布线方法
基于职场环境的教学模式在网络布线课程中的应用
摆脱繁琐布线,重定义家庭影院 Klipsch Reference Wireless 5.1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浅析新建本科院校工科类毕业生就业违约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