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2021-01-28 08:02丁丽君
大众文艺 2020年21期
关键词:文论概论文学作品

丁丽君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南宁 530008)

一、课程面临的问题及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一方面,《文学概论》作为理论类课程,内容主要涉及文学活动规律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内容枯燥,课程教材的编排注重理论的完整性和体系性,教师授课偏重理论的阐释、论证和讲解,主要以理服人,比起以情动人的文学史类课程,《文学概论》缺少吸引力。同时,课程开课的时间一般定在大学一年级,学生没有相关理论和文学史知识的积累,对于《文学概论》的理论性内容有排斥心理。学生上课听不懂,教师不好教成了课程教学的尴尬处境。如果直接在枯燥的理论知识中生硬地加入思想教育的内容,教学效果必定不如人意。

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同时,网络化时代的学生喜欢通过抖音、网上视频、网络直播、网络小说、微信、QQ等网络途径去获取信息,阅读和了解各类艺术作品,更习惯于接收图像化的、碎片化的信息,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评论缺少耐心和热情。而理解和学好文学理论又需要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作为基础。这一突出矛盾,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实践技能的中文专业人才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面临的问题,《文学概论》课程思政的难点是如何在教学内容中巧妙地融入马克思主义思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这一理论课程更加贴近当下的社会生活。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和分析新时期文学活动的特点,思考和总结文学活动中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坚定民族自信心,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进而践行“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1]另外,在制定课程建设目标和建设措施时,需要考虑到具体学情。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没有经过系统文学专业训练的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理论学科抽象性特点一时难以适应,这就要求课程思政教学形式突出先进性和互动性,同时也要注意课程挑战度,让学生课上课下能积极学习和思考。

二、优化教学内容,体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

在专业课程中,教师不应满足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应积极挖掘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把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思想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体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效果。而要达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优化教学内容是首要的。本课程以“马工程”教材为主体,融合马克思文艺理论、中国古典文论和西方文论等内容,凸显课程的思想性和时代性。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分析文学现象必须自觉地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准确把握文学发展的时代脉搏。在具体讲授内容当中,尽可能突出基础性、经典性和多元性,避免授课内容的过于抽象和艰深,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甚至是相对立的观点,启发和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列文学作品必读书目,明确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对文学经典进行阅读与理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学理论研究当中,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比如在谈到文学理论发展史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和我梳理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中积淀的丰富的古典文论传统,思考如何在新时代批判性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论遗产,做好新时期文论建设,坚定民族自信心。再比如,讲到文学的超越性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去观看相关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由影视作品入手再进一步去阅读文本。利用影视作品生动、直观的优势,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2]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够体现文学活动超越性这一特质,比如歌德《浮士德》通过浮士德这一形象展示了通向人的自我实现这一至高境界的道路、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以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具体显示了人的自我实现过程、赫尔曼·黑塞《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描写了这两个人物各自不同的自我实现道路。这些影视作品和文本的观看和阅读能激发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文学的功能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翻转课堂、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文学作品的功能,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我国先秦的《诗经》、楚辞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从五四运动时期兴起的新文化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文艺,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优秀作品,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我们人民几千年以来克服困难,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特别是近现代中国文学史上那些担负起救亡和启蒙双重使命的作品、那些同压迫和黑暗势力相抗争的作品都焕发出一种具有巨大历史深度感的美学光芒。伟大的文学作品从来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骄傲和灵魂,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民族拥有这样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学作品而感到自豪。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具有影响思想感情、净化心灵世界、增强生活勇气和信心的功能,引导学生追求更有意义、更有情趣、更充实的人生,实现在专业知识当中融入思想教育的目标。

三、革新教学方法,丰富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根据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文学概论》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这就迫切地需要在教学中革新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采用任务驱动法、翻转课堂、案例法、启发法、讨论法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各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只有主动性的学习,蕴含在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接受,并真正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3]

比如讲授文学的形象性特征,通过课堂讨论和文学作品表演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文学作品表演,学生可以通过表演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学生完成作品表演的任务实际上也是学生自主精读文学作品,深入了解文学人物,进而概括文学活动规律的过程。在课前要求学生精读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曹雪芹《红楼梦》、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选取三个文本中的片段,利用课外时间排练并在课堂上表演,要求情节展示流畅、台词熟练,有一定的舞台布景。表演后,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讨论分析作品人物爱情悲剧的原因。通过阅读、表演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学形象是一个双面镜,可以同时映照出社会的真实状况和作家的丰富心灵。文学家笔下的爱情往往有着十分深广的社会内容,通过千姿百态的爱情故事讲述人性的故事、社会的故事。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表演,让学生更直接、生动地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更好地理解文学活动体现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多样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这样的教学形式充满趣味和吸引力,既能活跃课堂,又能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思,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再比如学习文学典型这一节内容时,通过辩论赛和课堂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认识文学典型的特征。在讲解这一知识点之前先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红与黑》《激流三部曲》《青春之歌》等相关文学作品,组成辩论小组,课堂随机抽取两个小组进行辩论。这一形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在阅读、辩论和讨论中去思考文学典型人物在文学作品中的性格发展和性格形成原因。文学作品《红与黑》里的青年人面临“红”与“黑”的抉择,这不仅是文学作品中人物面对的选择,而且还应该是当下的青年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新时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如何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懈怠、不盲从,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辩论当中引导学生去思考,进而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些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的革新,让学生课上课下都能积极参与学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文学现象的自主性,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文学概论》课程和文学史、《古典文论》《西方文论》《美学概论》等文论类课程以及《写作学》等课程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文学作品的展演、文学作品诵读、文学作品改编微电影、毕业文集(读书笔记)撰写等,力图实现各门课程之间网状的联系,并把课堂的学习和学生活动结合,相互推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实践以小组形式进行,这一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学生的协调、交流能力。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文学作品展演和文学作品改编微电影等活动兴趣最大。在完成这些课外活动过程中,从阅读文本到剧本写作再到作品展演或者拍摄,学生能全方位、深入地体会文学世界中悲欢离合,得到“真”“善”“美”的陶冶。学生还能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展现新的鉴赏视角,实现新时代背景下对文学作品的新解读,这无疑对学生提升审美能力有积极意义。[4]

综上所述,在《文学概论》课程中,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课程实现思想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践行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文论概论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世纪情怀 历史叙事 学术温度——乔建中二胡文论述评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的地位、意义及创造性转化
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的地位、意义及创造性转化
解构视野中的后现代文论——以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为例
Poet, Poems and the art of Poetry in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Biographia Litera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