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县宝华寺遗址的发掘及研究

2021-01-28 11:53吴义兵
大众文艺 2020年19期
关键词:塔基甬道宝华

吴义兵 曾 翼

(1.宜昌博物馆,湖北宜昌 443000;2.远安县文物管理所,湖北宜昌 444299)

明清时期,远安县盛兴佛教,据清《同治县志》记载,远安县有大大小小的佛教寺庙20余处,遍布于远安县全境。宝华寺就是其中一处十分重要的寺庙,民间流传着“玉泉寺的铁塔、清溪寺的水、宝华寺的香炉,鹿苑寺的茶”。[1]宝华寺遗址位于湖北省远安县花林寺镇宝华村一组,小地名向家,因时代变迁、自然灾害等原因,宝华寺被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2015年3月初,因宝华村村委会组织村民开展农田整治,发现了宝华寺海会之塔的地宫入口,为抢救性保护宝华寺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宝华寺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从2015年6月18日开始,宜昌博物馆组成宝华寺遗址考古队,开展了宝华寺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

一、宝华寺遗址的分布范围及遗存

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基本弄清了宝华寺遗址的分布范围及遗存。宝华寺遗址由庙宇建筑群、海会塔、妙高精舍三处建筑遗存组成(图1),分布在0.5平方公里范围内。三处建筑遗存之间有古道串连,残存古道长度近1000米,宽度1米左右,周围原有许多属于寺庙庙产的佛田和山林[1]。

庙宇建筑群。位于现小地名为甘家店的东侧一山麓平地上,由大雄绀殿、祖师殿、伽蓝殿、监院、斋堂、廊庑等组成,占地面积不低于4000平方米。

海会塔:位于现小地名为向家的山后一梯田中,是此次考古发掘的地点,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目前发掘面积460平方米,文化堆积可分五层,第一层为地表层,第二、三、五层都是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堆积,全区都有分布;第四层为人工活动形成,土质土色与第五层一致,但十分致密,包含石灰渣、石块及一件陶罐,只分布在建塔碑西侧。海会塔开口于第五层下,打破生土,整体建筑结构保存基本完整,由露台、佛塔、地宫、建塔碑组成。

露台:平面呈梯形,依山坐南面北,方向73°,北边宽,南边略窄,北边用石条、石板、石块砌筑台明,面阔42米,最高处高0.85米,南北进深7.2米,面积近300平方米。露台中央用石板铺设长方形地坪,东西面阔12.7米,南北进深7.2米,面积91.4平方米。

宝华海会塔:位于露台正中,方向73°,为实心石塔,青石质地,通高4.9米,外观上结合了喇嘛塔和仿亭阁式塔特点,由基台、塔基、塔身、塔刹构成,榫卯扣合。基台平面为正方形,边长3.6米,高0.40米,位于露台中央,为砂岩石条砌筑;塔基为须弥座,平面呈八边形,由上坊、上枭与下枋、下枭直接相扣,中间没有垫石,通体磨光素面无纹;塔基之上为一圈简化无纹的仰覆莲垫底,其上为三层塔身,结构为组合式塔;塔刹立于二层腰檐上,由下至上分别为天地盘刹座(六边形地盘与圆形天盘组成)、六边水宝盖、宝珠刹顶。

地宫:由慢道、甬道、宫室组成,慢道、甬道位于露台台明中央北部,宫室位于露台与佛塔之下,方向73°,始建于明弘治三年,嘉靖九年封固。

慢道:位于甬道北,平面呈长方形,用石板铺设于生土之上,残长4.60米,宽2.27米,中间用三块八边形石板和一半圆形石板铺设,两侧用大小不一、不规则石板镶铺找齐。

甬道:位于慢道与宫室之间,平面方形,通高1.9米、宽1.2米、进深0.9米,分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下部分开挖于生土内,石板铺底,石条砌筑四壁,石灰粉刷墙壁,北壁顶与慢道相连,紧贴北壁向内向下设两级石条台阶至底部宫室门前;地上部分与慢道相接处设高出地面的甬道门,由东西两门柱和仿屋宇歇山顶式门楣组成,门楣正面檐下阴刻铭文若干,可辨铭文有“佛事”“嘉靖九年十二月十日”等,道门前石块很少,出土一件“阿弥陀佛”铭的石构件、一件泥质灰陶的梯形砖块状烛台或香台。

宫室:位于甬道南、塔基北露台下,平面呈方形,平顶,石板铺地,石条、石板砌墙,四壁石灰涂抹墙面,内空东西面阔2.10米、南北进深2.54米、高1.79米,北墙正中设方形宫门与甬道相同,门扇为两扇方形石板,门缘中间各有一小孔,发掘时为打开状,底部南侧中间地板上另铺有一八边形石板,经发掘,发现该石板直接砌筑在石墙之中,厚0.32米,其后为0.28米厚的淤泥,淤泥之后又是石板,此处位置平面上与露台上佛塔塔基重合,据此推测该宫室后的佛塔塔基之下可能还有一个宫室。

建塔碑:位于露台石板地坪西侧,由碑帽、碑身、碑座组成,三者之间通过榫卯眼相连,立于一弧角长方形青石板上,通高3.55米,宽1.50米。碑帽为弧顶,宽1.50米、高0.75米、厚0.35米,正面中心减地平雕一楷体“佛”字,其余部位素面无纹。碑身为长方形,高1.85米、宽1.5米、厚0.35米,碑阳四周阴刻两条弦纹边饰带,带内满填折枝牡丹纹,碑面中间阴刻铭文,刻铭题铭位于碑身顶端,由右至左横竖一行两面雕空心篆书11字“龙藏山宝华庵开山建塔记”铭,正文阴刻楷书25行600余字,简要介绍了宝华庵从始建至开山至少38年的历史。

妙高精舍:在本次发掘的同时,对妙高精舍也进行了详细调查。妙高精舍位于庵里的一排土坯墙房屋之后的田埂上,地表上立有一喇嘛塔圆形实心石塔肚,塔肚顶上正中刻一长方形榫眼,塔肚面东中间减地平雕一壸门式开光,内阴刻六行铭文,多处漫漶不清,大体可辨为“建塔徒本澄□”“塔中圆寂道玄先师岫峰觉灵”“明坚(昱)铁峰禅师(东辉禅师)”“明正德丙子 ”“吉旦竖”等,塔前若干石构件散落地表,有六边形仿亭阁式的亭身、塔檐及宝珠式刹顶等。

二、宝华寺的建制沿革分析

此次考古发现多处石质文物上有刻铭,刻铭内容对了解宝华寺建制沿革起了关键作用。发掘中的地层堆积、遗迹、遗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我们对宝华寺的兴废史提供了推测依据。

按明嘉靖年间《荆州府志》记载,宝华寺始建于宋,但考古发掘目前没有找到实物证据。[2]据《宝华庵建塔碑记》刻铭所载,明初此地山名龙藏,有洞甘霖,庵称宝华。景泰年间,铁峰禅师明坚、东辉禅师明昱到此结庐建庵,垦地引水,光扬佛法,成为宝华寺开山和尚,寺庙初名宝华庵。成化年间,有僧金山到此修行,立“断臂”宏愿以解除心中烦恼和痛苦,经铁峰、东辉禅师指点,牵头修建海会塔,经四方檀越、信徒、施主、官员共同努力,于弘治三年(1490)竣工。

据《宝华寺妙高精舍开山建塔记》刻铭所载,正德十一年(1516)宝华寺第二任主持道玄圆寂(因道玄在弘治三年为主持,故距道玄任主持至少26年),第三任主持本行为其在妙高精舍建塔,妙高精舍应在该塔附近。据此可知,至少在正德十一年,宝华庵已经改名为宝华寺(依据多种证据,确认宝华庵之“庵”非现在一般理解的尼姑庵之“庵”,实为“小庙”之意)。

据海会塔前地宫甬道屋宇式门楣檐下刻铭所载,嘉靖九年,第三任主持本行(本行在海会塔塔体刻铭有其名字,说明在此修行至少40年,任主持至少14年)专门雕刻甬道门,将海会塔封固,不再继续存放人体遗骸。此后,宝华寺历经多次自然灾害与战火兵燹,逐渐走向衰败,直至最后被山体滑坡所掩埋。

三、宝华寺遗址发掘的重要意义

此次对宝华寺遗址的发掘工作,是湖北省第一次正式对寺庙遗址进行的正规发掘,意义重大[2]。

(一)历史价值

宝华寺始建于明景泰年间,经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近百年发展,达到全盛规模,直至1947年最后毁于山体塌陷,弘法500多年,期间多次发生战火兵燹及自然灾害事故,而遗址得以保存相对完整,这些遗存、遗迹、遗物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当时当地社会多方面情况,为研究当地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如建筑外观上结合了喇嘛塔和仿亭阁式塔的特点,反映了藏传佛教与汉地佛教的结合历史,大量刻铭填补了本遗址文献缺乏记载的遗憾,出土的遗物可成为文物研究断代的标准器。

(二)科学价值

宝华寺遗址现存的两处佛塔皆为实心石塔,这是建筑因地制宜的体现;石材之间的黏结,大部分为榫卯直接扣合,局部用糯米浆,墙面用石灰粉刷,反映了当时的建造技艺;四边形基台、八边形塔基、六边形塔身等建筑形制是当时佛塔的通用形制,除大量刻铭外,其余部位多素面无纹,是本地雕刻风格的体现;地宫设慢道、甬道,可能存在两个宫室,慢道铺设八边形石板等营造技艺具有独特性,尤其海会塔整体建筑规模巨大,十分罕见。

(三)艺术价值

宝华寺遗址现存两处建筑及散落在地表的部分遗物,设计风格、造型、装饰等多方面具有鲜明地时代性,同时也有其独特性,整体犹如当地民居一样,以朴素大方为主,塔身端庄典雅,线条明晰,是当时审美取向的反映;刻铭方法不一,减地平雕、两面水空心雕,周围装饰以简洁干练花卉,书法水平和雕刻水平都很高。

(四)文化价值

宝华寺遗址最大特点是体现出浓厚的佛教文化,依据这些实物资料,研究湖北省佛教的发展将逐步深入且历久弥新,儒道释三教合流是我们民族文化特点,宝华寺历经500多年的弘法,在当地本来就名声很大,但由于文献记载、实物资料的缺乏,致使这一文化名片不能得到很好推广,今后,随着宝华寺遗址深更加深入的考古、文物保护工作逐步展开,其文化价值将得到不断地深化。

猜你喜欢
塔基甬道宝华
河南体育:奥运佳绩来自坚实“塔基”
输电线路塔基防洪问题探讨
从刘邦对“甬道”的学习解读其学习特点
抗拒
内蒙古辽代契丹贵族墓葬门道初步研究
输电线路寒冻风化区地质工程问题探讨
宝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宝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贪官转世
魔盗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