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作品《那时格桑花开》中传统舞蹈语汇的创新

2021-01-28 07:19江西师范大学330022
大众文艺 2020年7期
关键词:女战士语汇格桑花

(江西师范大学 330022)

千禧年后,当代艺术在以积极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向前姿态中呈辐射式发展,拓展了当下艺术不同形式语言的人文内涵。传统舞蹈语言在多样化的当代艺术表现形式中打开了新的窗口。

作品《那时格桑花开》是藏族舞女子双人舞。“格桑梅朵”为藏语,“梅朵”是“花”的意思;“格桑”是拉萨的市花,是“美好时光”和“幸福”的意思。格桑花是高原上生命力顽强的一种野花,寄托了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作品以格桑花为切入点,“寄情于花,借物抒情”。作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身份给予舞蹈语言的创新;第二,时空转换表现的创新。作品通过这些创新之处,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为时代背景,以藏族女孩和女战士深厚的友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在面对西方列强主义的侵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与西藏人民并肩战斗,同甘共苦的战斗精神。引领观众进入特定时代,感受人物角色带来的艺术魅力,完成跨越时空的审美体验。

一、身份给予舞蹈语言的创新

动作是人们来到这个世上进行交流交往的手段之一,它可以用于表达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舞蹈动作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具有一定的传情达意的表达功能¹,这些动作是具体可感的画面也可能是抽象隐含的画面。舞蹈语汇是同一舞种中具有一批形态特征相同或相似并且能够表达相同或相似意义的舞词与舞词组合的组合。²舞蹈语汇是舞蹈表演和舞蹈创作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有着自身的系统组织,生活动作作为舞蹈语汇的子系统,经过提炼、组织、美化后与舞台化的舞蹈动作结合,发挥了作为舞蹈语汇的子系统在整个舞蹈作品中传情达意的作用,让观众的审美得到满足。同时,特殊的舞蹈语汇也能将观众带入特定时代,完成跨越时空的审美体验。

(一)突破舞蹈风格对于身份的限定

作品《那时格桑花开》在两位演员的服装上——身着军装的“女战士”,以及着传统藏衣的“藏族姑娘”,明确了主题故事的时间背景和人物身份。编导在角色身份给予舞蹈语汇的创新上,将女战士顿挫有力的军人语汇与藏族姑娘含蓄和谐的舞蹈语汇融合创新,促使两个看似无联系的个体连接成一个整体。

(二)突破身份给予舞蹈语言的限定

军人与藏族人民的人物设定一目了然,这使得女战士与藏族姑娘在舞蹈语汇的展现上自行设定了某种框架。该作品突破了角色身份给予舞蹈语言的框架束缚,这种创新方式的突破,使得作品更加富有艺术张力。舞蹈开始时,两位舞者同时缓慢的扬起手中的格桑花,接着二者用高低托举的双人动作突出手中格桑花,点明格桑花是代表藏族人民的花朵,是幸福吉祥的花朵。尔后,二人欢快的双人藏族舞蹈动作说明了人物角色是因格桑花相遇,相互嬉闹玩耍。在这段以藏族传统舞蹈再现二人嬉闹的场面中,女战士的军人舞蹈语汇与藏族姑娘的藏族传统舞蹈语汇通过融合与创新,很好地展现了军民一家亲,共绎鱼水情,丰富二者的人物关系,为后来时空转换做了充实的铺垫。编导在藏族舞蹈语汇中以传统藏族语汇作为动作创新的发展基础,同时与当代舞蹈语汇交叉连接,使得在情感情绪的表现方式上更加丰富。

二、时空转换表现的创新

从生活动作中提炼、组织、美化的舞蹈动作用来表达具体可感或抽象隐含的客观事物,这种舞蹈动作经过多次创新打磨,成为典型性、象征性的舞蹈语汇的主要来源。象征性的生活化舞蹈语言可能存在于其本来的社会生活环境之中,这种象征性的舞蹈语汇被其传统性的符号挪用到舞台之上,而当生活化的舞蹈语汇在舞台上呈现的时候就会变成象征性的符号。³承载象征性的符号容器——舞台,如何承受多元的社会生活场景?笔者认为,首先要将生活中具有典型性的、象征性的生活场景进行浓缩式的生活化舞蹈场景转换;其次在表现手法上避免出现流水账似的加塞表达;最后将舞台的立体空间与舞者的三度空间融合,合理的利用表现手法以达到时间与空间的对比转换。

(一)空间对比表现

空间对比表现可以从作品的编创结构上、舞蹈空间设计、舞蹈语汇的风格性以及人物性格方面,来分析舞蹈《那时格桑花开》。音乐填充了舞蹈在听觉感受方面起到的重要伴随作用,它是划分舞蹈作品段落结构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时较容易区分舞蹈的时间与空间节点的方式之一。以舞台空间设计来划分段落结构,在作品中通过女战士“匍匐前进”的战斗动作与藏族女孩因“害怕”而做出“呆立”动作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对比,再到二人争先向前保护彼此。随后,在舞台的中央,二人以高低重叠的舞姿和相互交错的双人舞蹈动作,突出了女战士像枪一样的左腿,从藏族女孩的头顶上方成90度的直线划过,呈现出随时准备战斗的舞姿形态,直到女战士中枪倒地等等,表现了在面对敌人侵犯的危险环境下,女战士不顾自身安全挺身而出,为保护藏族女孩中弹牺牲的故事。编导采用空间对比表现的方法,通过演员在棱角曲折线上相向奔跑的路线编排,以“感情”作为线条运动的色彩,展现二人即将生死相隔的画面感,完成了该段落空间对比的表现作用。

(二)多种时空状态的对比转换

如何表现“生”“死”同在的两种抽象状态?在《那时格桑花开》第三段中,编导对时空转换的解构手法进行创新处理,利用舞蹈演员在舞台上的路线位置、空间幅度的变换,展现人物角色已经相隔两世的画面感。藏族女孩由侧身躺地慢慢的转变至双膝跪地手捧格桑花面对舞台,随后女战士缓慢从地面站起,身体直立背对舞台。在藏族女孩轻轻抚摸手中的格桑花时,女战士走向藏族女孩并以她为中心半脚尖垫地绕圈后,二人继续以高低幅度的延伸性动作表现藏族女孩对女战士的思念。这种相隔式的站位以及与首段呼应的舞蹈语汇将观众带回到最初两人相识、嬉耍的欢乐时光。就像第一段歌词中写到的:“转世的你我在人间传说;月一样明,星不再躲……”。同时,编导利用音乐作为增加舞蹈高潮段落情绪的表现方式,在音乐片段合理的转换下,使得人物情感的转变推向了视听体验的高超,为舞蹈作品的结构框架增添了浓厚的感情色彩,达到了多种时空状态的对比转换。

三、结语

作品《那时格桑花开》的编导采用身份给予舞蹈语言的创新、多种时空交错的创新表现方法,再现了战争年代社会生活的“事”和“境”中的人物情节关系,那个年代的社会生活我们不曾体验,但我们依旧能够为情而造,为情而设,这些创新的方法对我们在创作与创新路上仍有启发。诚然,该作品在舞蹈语汇创新的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编导在结构层次递进的环节处将藏族传统舞蹈语汇与当代舞蹈语汇进行融合时略显生硬。比如,二人在助跑动作中使用了藏族民间舞中颤膝的动律,由于助跑的步伐与颤膝动律结合使得舞步动作不宜过大,二人又必须在节奏中完成半圆形的动作路线直至回到舞台中央,这导致上身手臂的动作与下身动作不协调,舞蹈语汇的交叉略显生硬,不利于演员的肢体表现等等。但是瑕不掩瑜,我们应该对该作品在舞蹈语言的创新之处充分肯定,同时这些不足之处也为我们在今后舞蹈创作中给予更多的思考。

社会不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必然会引起艺术不同形式的演进与变化。当代艺术产生于现当代,当下艺术不同形式的表现成跨区域的纵向发展,跨时代的横向吸收。在传统舞蹈语汇中摸索和创造新的艺术表演形式的舞蹈语汇,势必要对当下不同形式的艺术语言进行对话,在转变固有的传统观念中拆分传统舞蹈语汇,找寻二者共通之处,在转变固有的传统观念中拆分传统舞蹈语汇,在“对话时、磨合中”方能产生新的舞蹈语汇,编创出既具有独特个性又流淌着时代新鲜血液的优秀作品。创新是为了更好的继承,传统民族文化只有与时代精神结合,对于外来文化有智取、有度收,才能避免走向艺术形式僵化的道路。

注释: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06(2):206.

2.李童.论当代舞蹈语汇的创新[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4):21-24.

3.华筠,王宁等.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女战士语汇格桑花
我喜爱的植物——格桑花
格桑花,幸福花
人工智能界的“女战士”
藏地甘南:格桑花盛开成四季的轮回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格桑花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向大师致敬
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格林利夫》中的梅太太形象
冰雪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