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Cantonese Phonology》粵語詞彙本字考三則

2021-01-28 10:42黄永杰
锦绣·中旬刊 2021年2期

黄永杰

摘 要:本文通過對字韻書和各部傳世文獻進行考察,對Robert.S.Bauer的《Modern Cantonese Phonology》中的兩類三個粵語詞彙本字進行了糾正和補闕:1、當作“罯”而非“罨”。2、當作“爇”而非“鈉”。3、牙當作“暱牙”。

关键词:《Modern Cantonese Phonology》;粵語詞彙 ;本字

Robert.S.Bauer的《Modern Cantonese Phonology》2是近代比較重要的粵語音系研究專著。該書從“consonants and vowels”(輔音和元音)、“tones”(聲調)、“syllables and words”(音節和單詞)三方面描述了當時的粵語音系。作者在論述語音要素的同時,引用了不少粵語詞彙助證,故其書結構完整,論證詳實,是一部至今仍可借鑒的佳作。詞彙部分的格式,是“國際音標+本字+英語釋義”,如“,擔,carry on shoulder pole”。3但因為作者是外國人,對漢語、漢字歷史發展的了解有所未至,故所列粵語詞彙的本字時有錯誤。為更好地利用這本書,我們認為有必要就此進行探討。

本文選取了書中的三例粵語詞彙,通過對字韻書和古籍的考察,試圖對這些詞彙的本字進行糾正和補闕4,以期以小見大,拋磚引玉。

,罨,to cover、seal

見P72,Table1.55,Lexical items with rime -?p。依英語釋義,此字意為“蓋上、覆蓋”。《說文·网部》:“罨,?也。”5又:“?,网也。”(157)意為“?”乃網之一種。《文選·左太冲·吳都賦》:“罼罕瑣結,罠蹄連綱。”李善注:“罼、罕,皆鳥網也。”6《玉篇》:“烏荅、於檢二切,罨,?也。以罔魚也。”7《廣韻》:“衣儉切,罨,鳥網。”8又:“烏合切,罨,網。”(536)又:“於業切,罨,魚網。”(545)《集韻》:“衣檢切,罨,?也,所以罔魚。”9又:“遏合切,罨,網也。”(770)又:“乙業切,罨,《說文》:‘罕也。”(785)雖然“烏合切”、“遏合切”讀音與相合,但“罨”字一直表示“網”或“鳥網”、“魚網”,和“覆蓋”義不同。的本字不是“罨”。

案,字當作“罯”。《說文·网部》:“罯,覆也。”(158)徐音烏感切。《玉篇》:“於感切,罯,覆也。”(298)《廣韻》:“烏感切,罯,魚網。”(330)又:“烏合切,罯,覆蓋也。”(536)《集韻》:“鄔感切,罯,《說文》:‘覆也。”(445)又:“遏合切,罯,罯罯,覆也。”(770)“烏合切”為影母合韻,正與“”音合。“罯”,慧琳《一切經音義》引《說文》“覆也”。10唐·李華《李遐叔文集》:“聳崖峴以日爌,穿偃仆而雲罯。”11元稹《元氏長慶集·春六十韻》:“鬱金垂嫩柳,罯晝委高籠。”12并是“覆蓋”義。粵語稱敷藥為“罯藥”,取藥物覆蓋患處之義。醫書亦用“罯”,如宋·唐慎微《證類本草》:“銅青……銅器上緑色是。北庭罯者最佳,治目時淘洗用。”13《本草綱目·白茅》:“茅針……罯刀箭金瘡,止血并痛。”14又屢言“罯傅”,如《證類本草》:“又塩研,傅蛇蟲咬并癰腫毒,及罯傅毒箭。”15明·滕弘《神農本經會通》:“惡瘡疥癬,塩研罯傅。”16“罯傅”即“罯敷”,并與粵語用法同。

雖然“罯”與粵語詞音義最為接近,然“罨”、“罯”實屬同源。“罨”上古屬影母談部,“罯”屬影母侵部,二字雙聲旁轉。“罨”訓網,而以網捕獵,多從上覆蓋,故意可引申為覆蓋。後音轉為“罯”,用“罯”字寫之。又,《說文·大部》:“奄,覆也。大有餘也。”(213)上古音影母談部。《廾部》:“弇,蓋也。”(59)上古影母談部。《皿部》:“盦,覆蓋也。”(104)上古影母侵部。《血部》:“盇,覆也。”(105)上古匣母盍部。這些字均音同義近,當屬同源。另,“盦”亦有入聲讀法,《廣韻》:“安盍切,盦,《說文》云:‘覆蓋也。”(538)《集韻》:“乙盍切,盦,《說文》:‘覆葢也。”(774)然“盦”字晚出晚出,不見《說文》以外先秦兩漢古書,可疑。《段注》“弇”下曰:“皿部有‘盫字,葢‘弇之别體,後人所增也。”17不無道理。總之,我們雖將“罯”定為 的本字,但也不能與其他相關字割裂開來。

,鈉,burn、sear

見P81,Table1.70,Lexical Items with Rime -a:t。依英語釋義,此字意為“燒、烙”。案,“鈉”字晚出。《玉篇》:“如盍切,鈉,打鐵。”(330)《廣韻》:“而銳切,鈉,銳鈉。”(375)《集韻》:“諾荅切,鈉,治鐵也。”(512)又:“儒稅切,枘,刻木耑,所以入鑿。或从金。通作內。”(773)異體作“鈉”。“而銳”“儒稅”二切屬日母祭韻,依《集韻》是“枘”的異體。“如盍”、“諾荅”二切為“鈉”的本音,屬日母合韻,與不同。且“治鐵”和“燒、烙”義不必相屬。的本字不是鈉。

案,的本字當作“爇”。《說文》火部:“爇,燒也。从火蓺聲。《春秋傳》曰:‘爇僖負羈。”(207)《玉篇》:“而悦切,爇,燒也。”(389)《廣韻》:“如劣切。燒也。”(495)《集韻》:“如劣切。《說文》:‘燒也。……或作焫。”(710)“如劣切”屬日母薛韻合口三等,而音對應《廣韻》山、刪韻,二等,與“如劣切”不合。然據潘悟云《滯二等——考本字的一個特殊視角》,有些本該讀三等的方言詞,會因為音變滯後而讀入同韻部中對應的二等韻,“爇”字正是這種情況。正如潘文中舉例“研”廣州話文讀/jin21/,對應先韻四等,而“研磨”義白讀為/?аn21/,對應山、刪韻二等。18古書多用“爇”表燒灼。如《左傳僖公28年》:“爇僖負羈氏。”杜注:“爇,燒也。”19《史記·秦始皇本紀》:“入水不濡,入火不爇。”20考《法苑珠林·輪王篇》:“涉水不沒,入火不燒。”21句法、語義一致,而以“燒”替“爇”。《淮南子·兵略訓》:“毋爇五榖。”許注:“爇,燒。”22《漢書·張耳陳餘傳》:“刺爇,身無完者。” 顏注引應劭曰:“以鐵刺之,又燒灼之。”23正以“燒”釋“爇”。以上并是。

,囗牙,tongue-tied

見P89,Table1.83,Lexical items with rime -?k。書中未給出的本字。依英語釋義,此字意為結巴,緘默。其實,此為牙之引申義,意為“黏著”。牙齒被黏住,說話也就不利索了。

案,的本字當為“暱”。《說文·日部》:“暱,日近也。从日,匿聲。《春秋傳》曰:‘私降暱燕。”字或从尼作“昵”。(139)徐鉉音尼質切。《玉篇》:“女栗切,暱,親近也。”(373)《廣韻》:“尼質切,暱,近也。”(469)《集韻》:“入質切,昵,親也。或作?。”(663)24又:“尼質切,暱,《說文》:‘日近也。引《春秋傳》:‘私降暱燕。或从尼。”(667)又:“乃吉切,暱,近也。或作匿。”(670)“親”、“近”與“黏著”義近。“暱”,泥母質部,合上引諸反切,與音不相近。 “暱”从“匿”聲,而“匿”娘母職部,根據“同聲必同部”,“暱”應當也是職部字;今歸入質部,以或體从“尼”聲。但在粤语中,“亲昵”的“昵”讀/nek55/25,與上古職部更為接近。而牙是口語詞,粵語文讀主元音為/e/的字,有白讀變為/?/的現象,如“平”文讀/p‘?n? 21/,白讀/p‘?n? 21/。“脊”文讀/tsek33/,白讀/tsek33/。26“暱”在牙中讀作,可能也是這個原因,但粵語沒有/n?k/這種音節,就讀作了。

又,《說文·黍部》:“?,黏也。从黍,日聲。《春秋傳》曰:‘不義不?。”或體作?。(147)《玉篇》:“女栗切,?,親近也。”(286)《廣韻》:“尼質切,?,膠?。”(469)《集韻》:“入質切,?,黏也。或从刃。”(663)又:“尼質切,《說文》:‘黏也。引《春秋傳》:‘不義不?。或从刃。”(668)上古泥母質部,與“?”音義皆近。考《說文》所引“不義不?”,即《左傳·隱公元年》:“不義不暱。”《說文·黍部》:“黏,相箸也。从黍,占聲。”(146)上古娘母談部。娘日歸泥,“黏”、“?”、“暱”數字雙聲,義又相近,當屬同源。

牙,古即稱“粘(同黏)牙”。宋·陳敬《陳氏香譜·木香》:“今以如雞骨堅實,嚙之粘牙者為上。”28《本草綱目·薏苡》:“一種粘牙者,尖而殻薄,即薏苡也。”29而“黏牙”亦正有說話不順暢之意。陸九淵《陸九淵集·語錄上》:“吾之言道,坦然明白,全無粘牙嚼舌處。此所以易知易行。”30“嚼舌”為作無謂爭辯,“黏牙”則是口齒不清。清·金堡《徧行堂集·法語·佛事》:“饒汝等向者裏識得立地破家散宅,已遲八刻,何况粘牙帶齒,更要如何若何?”31清·李虹若《朝市叢載·時尚》:“市廛茶館、酒肆,俗尙年輕。報菜名數十種,字眼清楚,不亂語,不粘牙。”32並是,此與牙之本義、引申義皆合。考慮到“暱”从“匿”聲,與音最近,故仍以其為本字。

1 嚴格來說,廣東話只是粵方言的一種,該書也認為“Cantonese is the name of just one of many ‘dialect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poken in China; it belongs to the粵 group (or family) of dialects distributed across southeast China”。但粵語通常指廣東話,本文所涉及的詞彙,也都是廣東話的詞彙,所以文中所稱“粵語”,都表示廣東話。

2 《Modern Cantonese Phonology》,Berlin :Arthur Collignon GmbH,1997

3 《Modern Cantonese Phonology》P73,table1.56,Lexical items with rime 。

4 需要說明,本文所謂“本字”,乃是和粵語讀音、詞義最為密合的字。如有來源更早,但讀音、詞義皆不如後起字密合者,則以後起字為本字,先出字為語源。此與字源學的“本字”義有區別。

5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157頁。文中所引大徐本《說文》皆出此,後只標頁碼。

6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選》//《四部备要·集部》91册,上海:中華書局,1920年,66頁。

7 (梁)顧野王撰,(宋)陳彭年修《宋本玉篇》,北京:中國書店,1983年,298頁。文中所引《玉篇》皆出此,後只標頁碼。

8 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廣韻》,2008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335頁。文中所引《廣韻》皆出此,後只標頁碼。

9 (宋)丁度編《集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453頁。文中所引《集韻》皆出此,後只標頁碼。

10 徐時儀校注《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126頁。

11 (唐)李華《李遐叔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072冊,421頁。

12 (唐)元稹《元氏長慶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079冊,417頁。

13 (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7年,128頁。

14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8年,813頁。

15 (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469頁。

16 (明)滕弘《神農本經會通》//《四庫未收書輯刊》子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30頁。

17 (清)段玉裁著,許唯賢整理《說文解字注》,江蘇:鳳凰出版社,2007年,186頁。

18 潘悟云《滯二等——考本字的一個特殊視角》,《方言》,2018第3卷,70頁。

19 (清)阮元編《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824頁。

20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零二冊,55頁。

21 (唐)道世撰,周叔迦、蘇晉仁校注《法苑珠林》,中華書局,2003年,1335頁。

22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545-1548頁。

23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07冊,1840-1841頁。

24 此條字頭只有昵、暱,據《集韻》通例,?當作暱。

25 饒秉才《廣州音字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333頁。

26 詹伯慧《廣東粵方言概要》,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378-379頁。

27 (清)阮元編《十三經注疏》,1716頁。

28 (宋)陳敬《陳氏香譜·木香》//《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844冊,245頁。

29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1490頁。

30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407頁。

31 (清)金堡《徧行堂集》//《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128冊,259頁。

32 (清)李虹若《朝市叢載》,光緒十三年榮錄堂刻本,卷六,22葉正。

(武漢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