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战略响应

2021-01-29 00:44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蔡萌通讯作者张睿李碧璇
商展经济 2021年19期
关键词:博会长三角高质量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 蔡萌(通讯作者) 张睿 李碧璇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是在全球范围内部分国家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现象相继出现、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严重受阻、国际多边贸易体系发展举步维艰的背景下举办的,中国致力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出的重大决策,深刻阐明了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坚定信念,表达了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对推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加快消费结构与产业换代升级、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更高质量发展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也为促进国际贸易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产生新的积极贡献。依据国家战略部署,进博会着重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与开放合作四大平台功能,进一步打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促进区域经济的对内发展,为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实际上,进博会已经成为我国服务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顾振华,2020)。

在首届进博会上,“长江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长三角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提供了契机。目前,整个长三角区域的城市合作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但就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衡量,仍存在不少短板,如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区域市场较为分散、需求整合能力欠缺以及政府间协同治理能力弱、缺少区域间高效合作的框架机制等(曾刚,滕堂伟等,2018),这一系列突出问题都直接影响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内向化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略显薄弱,对内开放只有置于对外开放大框架下才能获得动力与活力(刘志彪,陈柳,2018)。要想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就要积极融入大循环圈,把握区域内进博会这一平台新高地带来的机遇,充分放大进博会在贸易促进、话语权提高和营商环境改善方面的积极效应,实现长三角区域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郝宇彪,刘江汇,2019)。如何依托进博会的溢出和示范效应,打造有影响力的都市圈,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急需讨论的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

1 进博会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1.1 促进产业要素集聚

进博会不仅是以中国为主场的大型外交活动,还是一个全球高端资源积聚的贸易平台。这种短时间内全球性的品牌、商品在国家会展中心现场聚集的活动,为大规模、多样化的人才、技术、资本和信息等产业要素的集聚提供了平台。知识溢出促人才集聚、技术升级助创新发展、资源要素共享利产业转型升级,这些要素的集聚对促进长三角地区贸易水平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外部作用。进口博览会包括国家、企业展览,高端的经贸论坛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各国提供了先进技术交流与理念沟通和对话的平台(东艳,刘杜若,2018)。充分的信息交流与汇聚、先进的技术展示与引进,让国内企业深刻意识到现有发展的问题和不足,有机会了解并学习到当今世界中的尖端技术和先进经验,倒逼本地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长三角区域的贸易与产业升级,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

1.2 提高区域经济辐射能级

2020年新冠疫情这一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长三角地区的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冲击。第三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对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重新整合并引导世界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进博会带来了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制造商对国外先进生产要素的需求,有利于进行更精益化的生产制造活动,提高产业能级。这种基于有效需求满足,以高效高质的供给进行输出的运作方式,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另一方面,进博会整合了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转化为中国主导的区域化市场需求,增强了中国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在需求端的影响力(张敏,2019),成为主要需求的创造者和需求产品、服务的主要供给者,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生产主动权,引领全球市场发展的大方向,加快了中国市场和国际的对接,无形中也成为整合中国市场和加强区域市场关联度的一股自发且强有力的推动力量。依托进博会这一平台带来的需求机遇,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世界贸易舞台上的话语权。

1.3 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首届进博会以来,长三角各部门各单位开始积极主动地进行贸易政策评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所有制改革,不断优化的政策制定、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和混合所有制的推行,极大程度地保证了进博会的顺利召开及成果的充分享用。便利的营商环境有效促进了各市场主体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效率和效益的提高。首先,以进博会为契机,确保有效贸易政策的制定和长期执行,保障了区域范围内各主体的合理化权益。贸易壁垒的打破进一步融通了产业间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高效便利的政策机制下,促使整个市场焕发出强大的活力和生机。其次,为服务进博会而进一步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设施,一方面为经济贸易的发展转型培育了新的载体,另一方面也使中国和国际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市场,便利了贸易沟通交流。最后,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经济效率,以市场化的体制活力为进博会成果效应的持续溢出和有效承接提供了制度保障。

2 进博会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响应

2.1 对接进博会重点展区,促进长三角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资源汇聚是进博会的一大突出特点,特色展区和论坛焦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汇集相关产品、技术、资金、人才和信息,将行业领域最新的成果、技术、品牌与模式有机集聚,形成最有活力的产品流、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是进博会的重要目标(王晓文,张玉利等,2011),也是主要成果。通过对接进博会重点展区,实时把握新的核心增长点,走在行业发展前沿,以前向产业的带动和后向产业的价值溢出,进一步促进整个长三角地区产业的创新升级。第一,要重点关注现代金融、电子商务、高端研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前向产业对长三角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张敏,2019),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紧紧抓住机遇,促进会议展览、现代交通物流和电子商务等后向产业的强势发展,以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和协调,盘活生产要素,自发形成高效的市场运作机制,为产业创新升级提供必要基础。第二,要进一步强化长三角地区各城市间的关联效应,放大长三角的联动效益,发挥上海在研发和营销方面的龙头作用,优化区域内部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通过大数据的收集、模型分析与机器学习,以工业互联网迅速提升区域内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而增强上海与周边城市的产业联系,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2.2 依托进博会的品牌效应,提高长三角区域发展的辐射能级

大型活动与城市之间具备极强的关联效应,成为打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路径(张力,杨卫娜,2021)。进博会的举办让世界各地的参展商齐聚上海,进一步提高了上海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全球企业提供了一个平等对话、交易的经济平台,为疫情后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注入动力,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进博会”这一优质的贸易品牌,要充分利用这一无形资产效应,激发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潜力和活力,让世界更积极主动地加入中国。因此,一方面要积极地“走出去”,抓住进博会的契机,利用这一经贸平台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的品牌口碑和贸易可信度,精准推出本土产品或是创新理念,有机会进入国际厂商的视野,获得他们的认可和青睐,收获更高质量的对外投资和合作机会,进而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走出区域、走出国门,扩大产业的市场范围和经济存量。另一方面要有效的“引进来”。短时间内大量人流、物流和资金的汇聚,对自身领域的拓展提供了更为便利高效的方式,在进博会平台的“筛选”机制下,大量优质品牌和先进生产技术的进入,倒逼区域品牌进行自我检视、捕捉未来发展新机遇,从而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和内部整合升级,优化整个区域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能级。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助推下,促使整个长三角区域不断焕发出经济活力,以完备的产业链和创新附加值,增强区域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影响力,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都市圈。

2.3 利用进博会平台资源,创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进博会平台带来的不只是经济层面的贸易发展和政治角度的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在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建设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对进博会积极效益的承载区来说,为服务进博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基础设施搭建,如税收优惠、自贸协定和国际城轨交通建设等,对当地的积极影响是持续且长久的。充分利用进博会承载的资源便利,倒逼区域进行自身制度优化和基础设施升级,合力为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要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创新,推进长三角地区高效协同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现行政府主导的“决策—执行”体制闭环和城市间的过度竞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一体化效率和发展程度,只有打破区域范围内的行政壁垒,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高效配置过程中的作用,把握住区域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机遇,将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有机结合,才能进一步强化同域整合的效果,实现经济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注重加强基础设施环境建设,通过数字交通建设,以新基建为依托打造“半小时”都市圈,增强区域内居民的一体化认同感,更好地整合社会文化因素,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社会保障。

3 结语

进博会不仅是国家进行主场外交、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一个重要平台,还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先进生产要素可以引领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主场身份可以扩大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供需话语权,实践需要优化了区域营商环境。与此同时,进博会与时俱进地展现贸易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动力,不断更新产品、技术、信息乃至理念。可以预见,随着未来进博会持续成功举办,贴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紧跟产业发展需求的进博会将继续发挥“风向标”引领作用,为我国带来先进的产业讯息和国际合作机会,助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的直接地区,长三角区域要充分抓住机遇,利用进博会带来的资源、市场、品牌以及政策优势,实现区域范围内产业结构不断创新升级、经济影响力逐步提高,制度、基础设施环境的全面优化,以更好地响应国家战略,成为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猜你喜欢
博会长三角高质量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