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宿舍“宅”的形成机制与自我体验

2021-01-29 02:40许加明张倩倩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亚文化宿舍时代

许加明,张倩倩

(1.淮阴工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2.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南京 210023)

一、问题的提出

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数字化、个性化、即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从而打破了媒体介质之间的壁垒,消融了时空之间和传播主客体之间的边界。新媒体的普及使得人类逐步迈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作为一种具有革新意义的媒体形式,新媒体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强大的再形塑之力,不仅催生了一些新兴社会现象,也为一些旧有社会现象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在传统媒体时代,现实生活空间的自我封闭几乎断绝了沉溺于宿舍“宅”的大学生与外界的联系,“宅”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呈现出较高的同质性。新媒体时代滋养了新一代的大学生宿舍“宅”族,并赋予了他们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全新的精神面貌。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新媒体而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对互联网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沉溺于宿舍“宅”当中。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属于宿舍“宅”族。[1-3]另一方面,新媒体极大地延展了当代大学生宿舍“宅”族的感官视域和思维空间,他们可以通过在线消费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社交以及休闲娱乐,“宅”的内容和形式日趋多元。可以说,当代大学生宿舍“宅”族数量的急剧增加和异质性的不断凸显正是现代技术文明发展与传统的社群组织方式、个体身份表达之间的深刻矛盾的一种映射。[4]本文试图通过揭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宿舍“宅”的形成机制,分析身处宿舍“宅”之中的大学生的自我体验,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宿舍“宅”的认识①。

1947年,美国社会学家弥尔顿·戈登提出了“亚文化”这一概念,并将其视为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基于地域、种族、阶级、宗教等的差异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5]弥尔顿·英格尔进一步将“亚文化”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不同于个体所属的大群体文化的小群体文化,即“异文化”;另一种是与个体所属的大群体文化存在冲突的小群体文化,即“反文化”。[6]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学派以罗伯特·帕克、威廉·怀特、霍华德·贝克尔等为代表的社会学家从“异文化”这一视角借助“种族、越轨、矫正、融合”等关键概念对诸如流浪汉、吸毒者、街角青年、同性恋、妓女以及犹太移民等“圈外人”的生存样态进行了系统考察,绘制出了一幅游离于美国芝加哥主流社会之外的城市边缘人群像图谱。20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伯明翰学派以斯图亚特·霍尔、迪克·赫伯迪格、托尼·杰斐逊等为代表的当代文化研究者则从“反文化”这一视角运用“阶级、抵抗、仪式、风格”等分析工具对包括泰迪男孩、摩登族、光头党、信教者、小混混等在内的英国问题青少年进行了深入研究,阐释了他们如何通过创设具有独特风格的亚文化来实现自我的身份建构与群体认同。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亚文化研究开始向后亚文化研究范式转变。后亚文化理论强调亚文化的娱乐性和身份确认功能,运用“新部落、场景、生活方式、亚文化资本”等新兴词汇来描摹后现代社会青年群体的生活样态及表征形式,认为当代青年的身份建构和群体认同不再受阶级地位和社会分工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是让位于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后亚文化理论为青年亚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想启迪和现实观照。与传统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宿舍“宅”相比,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宿舍“宅”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从而使其成为一种典型的后亚文化症候。首先,新媒体时代的那些无法抵御网络世界诱惑的充满异质性的大学生均有可能成为宿舍“宅”族的一员,我群的符号日益模糊、风格趋于消失,他们沉溺于由网络编织而成的“信息茧房”当中无法自拔,以即时性乐趣取代真实的生命体验。其次,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宿舍“宅”族的感官视域和思维空间经由网络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延展,作为物理空间的宿舍容纳下了作为虚拟空间的世界,“宅”在宿舍与“漂”在网络使得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宿舍“宅”具有了“宅”与“漂”的两面性,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生族群“漂·宅族”。[7]最后,进入“万物皆媒”和“无处无媒”的新媒体时代之后,散落在不同物理空间中的大学生宿舍“宅”族经由网络汇聚到了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新部落”,并经由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中的表意实践积累亚文化资本,进而形成了对于自我身份的文化认同。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宿舍“宅”的形成机制

作为一种后亚文化症候,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宿舍“宅”的形成既受到了作为独生子女和数字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世代效应的影响,也受到了后现代社会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所造就的时代效应的影响。具体而言,多元价值观念的滋养为其提供了可能性,独处生活惯习的助推为其提供了必然性,新新人类话语的建构为其提供了合理性,现实生活挫折的倒逼为其提供了必要性,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其提供了可行性。

(一)多元价值观念的浸染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念的碰撞甚至交融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个典型特征。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思想观念、东方文化思潮与西方文化思潮在此时此地相交,不仅持续冲击着中国民众的价值体系,而且也在不断改写着中国民众的行为方式。在此情形之下,整个社会日渐开放与包容,对与错的界限和好与坏的区分日渐模糊。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格塑造与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思想观念比较开放、主体意识比较强烈,他们的价值体系尚在建构过程之中,本身就对社会变迁非常敏感,加上长期浸淫于多种价值观念之中,极易受到新兴价值观念的影响而选择宿舍“宅”这样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

“我觉得大家选择‘宅’在宿舍是一种自由啊,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吧。在宿舍看看电视、打打游戏挺舒服的,不过感觉自己确实越来越懒了。”(01-L)

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宿舍“宅”只是众多生活方式之中的一种,在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时代,这种生活方式本身并没有对错或好坏之分,是否选择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纯粹是个人的自由。多元价值观念的并存也使得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个人完全有权利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宿舍“宅”与传统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宿舍“宅”在生活方式与生活内容方面已经大相径庭,相对于非“宅”生活而言,宿舍“宅”的生活之中存在更多的新奇和乐趣。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宿舍“宅”持赞成和肯定的态度,进而选择了宿舍“宅”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二)独处生活惯习的助推

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其成长历程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独处,缺乏兄弟姐妹和同龄朋友的陪伴,性格内向沉默,不喜欢和别人交流,交际圈子比较小,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故而下意识地在进入大学之后延续了过去的那种独处生活惯习,喜欢一个人“宅”在宿舍。尤其是随着社会转型期代际关系的调整和代际重心的下移,独生子女成为了整个家庭的重心之所在,致使大多数独生子女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比较独立自主,加上从小较优越的生活环境也养成了他们慵懒的性格,因而习惯一个人自娱自乐。[8]因此,很多大学生之所以会选择宿舍“宅”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其实也是进入大学之前既有生活方式的接续。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爸妈下班晚了或者周末加班,我就经常一个人待在家里,自己出去玩爸妈也不放心,在家看看电影上上网,一个人也挺好,这么多年都已经习惯了。现在上了大学也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待在宿舍,饿了就点外卖,网购也很方便,根本没必要出去呀。”(02-Z)

作为独生子女和数字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从小就已经习惯了“宅”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和重心,父母对独生子女往往存在过度保护和过高期待,害怕他们在外面受到伤害或者学坏,所以就会把他们从小禁锢于家庭这个“避风港”当中,网络则为其打开了一个虚拟世界的大门。久而久之,不仅导致他们对外部现实世界失去了兴趣,养成了过于自我甚至自闭的性格,不愿意去接触陌生的圈子,而且造成了他们社交能力的发育迟滞甚至退化,缺乏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即使想要与外界进行正常交往也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进入大学之后,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懒得或者无力应付,因而选择了一种最为省事的处世哲学,即“宅”在宿舍。对于他们而言,宿舍“宅”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就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三)新新人类话语的建构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网络话语权的茁壮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给追求个性、特异独行的新新人类建构了一个可以为自己发声的话语空间。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各种有关“宅”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也得到了快速传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源于日本的御“宅”文化以及随之衍生出的二次元文化,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深受其影响,与其相关的生活形态相较于传统社会而言更容易获得一种社会性认同。“我不是宅女,请叫我居里夫人”和“我不是宅男,请叫我天才毕加索(闭家锁)”等新新人类的话语以一种诙谐戏谑的方式解构了主流话语对“宅”的批判性界定,进而将其建构为一种时尚,一种既表现个性又合乎社会流行标准的生活方式[9],从而使得越来越多寻求同辈群体社会认同的大学生跃跃欲试,想要尝试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二次元文化很流行,像一些动漫、声优还有手游我都蛮喜欢的,微博和b站也有自己的粉圈,在这儿能结识到很多‘同道中人’。”(02-Z)

在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大学生群体更加强调个体的自主性以及个性化的发展,网络“宅”文化的流行与传播为大学生宿舍“宅”提供了合理性的话语建构。自诩为新新人类的当代大学生从小便深谙各种网络亚文化,对传统文化和主流话语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宿舍“宅”族并不是因为性格使然或“无所事事”才被动选择“宅”在宿舍之中,而是因为“宅”在宿舍当中可以从虚拟的网络世界找到更多的乐趣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在其中建构或加入奠基在娱乐性而非对抗性基础之上的“新部落”,进而形成自我身份的社会性认同。对于他们而言,“宅”是一种态度,“宅”是一种风格,“宅”是一种境界。在读书无用论和从众心理的推波助澜之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效仿、追求这样一种另类的生活方式。

(四)现实生活挫折的倒逼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大学生不再是过去世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其社会地位也一落千丈,因而极易滋生失落感与无力感等负面感受。加上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活和就业压力。由于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很多大学生屡屡受挫,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赤裸裸地呈现在眼前,较低的自我满意度使他们产生了迷茫困惑等消极心态,本体安全空间也因此而不断萎缩。[10]为了逃避现实当中的种种挫折与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宅”在宿舍以虚拟世界中短暂的即时性乐趣来取代现实的生命体验,借以缓解和转移自己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发泄心中的苦闷与烦恼,从而使得现实生活当中的不足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得到替代性的满足,故而大学生宿舍“宅”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退缩性的表现。

“我对现在所学的专业没什么兴趣,不清楚自己以后能做什么,之前找工作、实习也是碰了一鼻子灰,就业真的好难啊!想到马上就要毕业了,进入社会之后压力肯定会更大吧。”(03-C)

很多大学生无法适应大学里的学习和生活模式,他们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课余生活,对未来没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标,内心感到十分空虚与无聊,于是“宅”在宿舍遨游于网络世界就成为他们排遣寂寞、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11]此外,人际之间的差距和隔阂也使得很多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在现实当中的求职实践屡遭挫败之后,为了免于自我继续受到伤害,他们就会不自觉地调用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本能地退守到个体生活的“舒适圈”,借助于宿舍“宅”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来获取心理的安全感,甘于闭门不出以寻求自我保护,在虚拟世界中自得其乐,使自己无法实现的现实需求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得到变相的虚幻满足。

(五)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

当代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实现了互联网的全覆盖,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网络信息技术渗透进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线消费成为当下市场交易的一种重要形式。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是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原住民。作为信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乐于接受一切新事物,其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使得他们受互联网的影响最深。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支撑起的外卖和快递业务的迅猛发展以及高校在线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需求完全能够足不出户而得到满足。[12]因此,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为大学生的宿舍“宅”奠定了物质基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了依赖,习惯了“宅”在宿舍去享受这样一种舒适便捷的生活状态。

“我算是重度网络使用者吧,一天基本上都离不开手机,不怎么爱出去。主要是现在的生活也很方便,饿了点个外卖什么的,缺什么东西都是网购,顶多两三天快递就能寄到,个人觉得没必要花时间出去逛。”(04-C)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为大学生宿舍“宅”提供了可行性,使其足不出户便可获所需物、知天下事。“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使得食堂不再成为大学生用餐的必去之处,淘宝、京东等购物app为大学生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他们足不出户便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通讯手段的发达使得大学生能够待在宿舍进行线上人际交往,免除了面对面接触的麻烦;丰富的网络课程和线上教育资源拓宽了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各种小说、视频和网络游戏满足了他们休闲娱乐的需要。总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突破了宿舍这一物理空间的限制,使得大学生宿舍“宅”族身在宿舍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就可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因而甘愿长时间地“宅”在宿舍之中。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宿舍“宅”的自我体验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传统的大学生宿舍“宅”注入了新的发展气息和文化元素,成为当代大学生表现个性、回应社会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内容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这也就使得同属这一“新部落”成员的大学生宿舍“宅”族形成了多样化的自我体验。

(一)舒适感

作为家中独子的W同学有着轻微的社交恐惧症,性格腼腆的他不太喜欢与人交流,严重的时候连跟陌生人讲话都会紧张出汗、手足无措。

“大一刚进学生会的时候,我是部门里最沉默的那个人,有不认识的同学主动跟我讲话,我甚至都不敢看着对方的眼睛,还是在宿舍待着比较好,不然太尴尬了。”(05-W)

“宅”在宿舍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他与别人的直接接触,这令W同学感到很轻松,并且后来他也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用面对面接触的交流方式令他感到更加从容和自信,有时候遇到感兴趣的话题也能和网友侃侃而谈。当代大学生“宅族”深谙各种网络亚文化,在相对平等、公开、自由的网络空间,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各种贴吧、论坛分享自己的见解,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不断碰撞或交融,大学生宿舍“宅”族也能从中体会到一种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摆脱在现实社会中画地为牢的认同困境,获得某种程度上的精神自由。

W同学认为校园的服务网络建设得很完善,一日三餐和日常生活所需用品足不出户也能得到保障。

研究采用的水文资料主要为1955年—2000年东江干流及三角洲河网常设水文/水位站及地方水利设施的洪水水文要素记录资料,主要站位为博罗、观音阁、惠阳、东深取水口、大盛、泗盛围、石龙(樊屋)、新家埔、麒麟咀、石龙(二) 、峡口水闸、沙腰水闸、卢村水闸、高水闸、石碣等以及历史洪水调查资料等[14];另外本研究还收集到航道部门枯季水位资料,用于水面比降分析。

“学校食堂的店铺很多都有外送服务,课不多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宿舍点好午饭和晚饭,是学生兼职外送,能送到宿舍门口,不用再去挤食堂了,‘美团’和‘饿了么’都能配送到学校门口的苏果,菜鸟驿站拿快递也很方便,这些都为我省下了好多时间!”(05-W)

他很享受一个人待在宿舍的自由时光,可以专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由于新媒体的便捷性,闲了也可以找一些流行网络小说、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看看,或者打会儿游戏,这种舒适便捷的生活方式使他更能随心所欲,十分轻松惬意,幸福感溢于言表,颇有些网络时代“陶渊明”的意味。

(二)成就感

C同学是一名大四学生,他从大三开始就养成了“宅”在宿舍的习惯,并且对这种“宅”生活的满意度非常高。据C同学回忆,他在大一和大二的时候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也因此获得了很多奖项,成为了学院里的风云人物,这本是人人羡慕的事情,但却给他带来了很多烦恼。

“那时候的生活真的太累了,每天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看备忘录今天有哪些事情要做,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像一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在别人眼里我好像得到了一些所谓的荣耀,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活得有多累,这是一种盲目的累,就像完成强制性任务一样,我只知道自己必须做,而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去做。”(06-C)

在进入大三之后,他决定要改变这种生活方式,让自己静下来、慢下来,认真思考自己大学生涯的目标以及未来的人生方向。“宅”在宿舍的日子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C同学感到自己对时间有了更强的掌控感,多出了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他很喜欢关注一些时事热点,通过网络了解到很多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事物,使他的认知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他认为当代青年应该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愿意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当中来,通过网络渠道为社会弱势群体发声,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这令他感到十分有成就感。C同学有时候还会自己写一些文章发表在公众号上,他说,“‘宅’在宿舍就有大把连片的时间不会被打扰到,之前一直对新闻传媒这块很感兴趣,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创办了一个算是比较有个性的公众号,我会在里面分享一些自己对热点事件的看法,也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经常在一起交流,互相学习。”

大三这一年的“宅”生活也让C同学更加明晰并坚定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目标,他利用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通过在线教育的方式学习了有关新闻传媒的专业知识,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储备,锻炼了自己的信息资料收集和处理能力,这为他大四学年的研究生备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认为“宅”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让人静心思考,找回自己的本心。C同学将宿舍“宅”视为实现自我突破的一种新方式,便捷的网络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使他充分挖掘了自身的潜能,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实现了个人更为全面的发展。

(三)孤独感

虚拟化交流和回避式接触是当代大多数大学生社交的真实写照。在社会冷漠和信任缺失的宏观氛围中,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宿舍“宅”族更加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自由而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意识,下意识地逃避与周围同学的沟通交流,通过网络平台与网友进行互动,将虚幻的情感投入到虚拟的时空当中,进而产生社会性衰退。Z同学是一名大二女生,从小就习惯于一个人独来独往的她很少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也不大和同学出去逛街、看电影,每当遇到别人主动和她交流时,就会下意识地去逃避,将同学和朋友阻隔在外,因此交际圈十分狭窄,人际关系也比较疏离。

“每次看着别人三两一行出去玩的时候总是会很羡慕,而我只能一个人待在宿舍无聊地发呆,起初是觉得一个人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好,宿舍就好像我的‘壳’,缩进去我就会有安全感,如今感觉自己就如同一只‘困兽’,打不破,也出不去。好容易鼓起勇气主动和别人交流吧,又深觉自己是那么的笨拙,不想让大家因为我尴尬。”(07-Z)

Z同学因性格原因逃避与他人接触,只有宿舍才能让她有安全感,逐渐使自己与外界隔绝,对周遭的人和事持漠不关心的态度,将自己禁锢在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之中,觉得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对他人的信任感不断下降。一个人情绪低落的时候只有通过网络来排遣心中的寂寞,然而这种线上交流方式并不能完全替代现实生活当中的人际交流,于是内心的负面情绪更盛,终会演变成一种被世界遗忘的感觉。

(四)挫败感

H同学是一位典型的“低头族”,对手机和电脑存在极强的依赖性,除了上课和睡觉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宿舍上网,无法摆脱网络对自己的钳制,做事也没有什么自制力,制定出的计划通常都无法坚持执行下去。H同学的成绩不是太好,期末考试都是靠临时抱佛脚,在宿舍里的学习效率也很低,常常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学不了多久注意力就会很快被其他东西所吸引,意志力不够坚定。

“别人在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时候,我却沉迷于玩手机、打游戏,差距拉得越来越大了。感觉自己挺没用的,只会安于现实,不敢去冒险追求一些对我来说很难完成的目标,遇到事情也只会胆怯退缩,畏手畏脚的,我感觉我的大学生涯很失败,都大四了也没学到个啥,什么都学不会,很挫败,对自己蛮失望的。”(08-H)

在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很多大学生力求摆脱传统主流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束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认知与辨识能力,他们的追求大都目光短浅,一味地离经叛道、颠覆传统、脱离现实。很显然,H同学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且也希望能够改变现状。然而由于其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且很少参与公共生活和社会实践,企图通过网络替代的方式来寻求一些心理慰藉,长此以往对于现实生活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就会不断下降,思考问题的层次越来越低,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也会逐步退化,看待事情很容易眼高手低。实践经验的缺乏也使其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难以从容应对,这就导致他越发自卑,陷入自我否定的偏差旋涡之中。

(五)焦虑感

L同学是一名大四毕业生,眼见着身边许多同学在大三下学期都已经找到了不错的实习单位,而自己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求职经历后渐渐发觉理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面对二者之间的强烈落差,他开始将宿舍作为短暂的避风港,试图借“宅”消愁。他刚开始觉得这样的“宅”居生活既方便又舒适,可以将就业的压力抛之脑后,在无形之中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渐渐丧失斗志,放弃努力,甘愿成为了一条“咸鱼”。然而,随着毕业期限的不断临近,每每想到将来,L同学又会感到无比地焦躁。

“朋友们一个个都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出路,就剩我一个人‘宅’在宿舍整天无所事事。我这大学四年没有拿到什么奖项,学习成绩一般,到现在连英语六级都没有过,爸妈催我找工作催得很急,我又能怎么办,我自己也很着急啊,没什么真才实干,去找工作总被人家嫌弃,太丢人了!”(09-L)

随着社会分工愈加精细,就业市场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也愈来愈高,加上大学生群体极易因政治、法规、地位的边缘化以及社会资源的缺乏而受到制度性排斥[13],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一困境,L同学将宿舍作为避风港来进行逃避,今朝有酒今朝醉,这不仅无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反而令他更加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长此以往便会养成消极退缩的坏习惯,忘却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害怕毕业后与社会脱节,既对未来感到迷惘却又无力改变现状,渐渐丧失对生活的热情以及积极上进的动力。在与周围人的强烈对比之下,L同学内心既着急又无助,“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去平衡自己的心态,眼瞅着这就快毕业了,工作到现在都没个着落,以后该咋办呐!”他发觉自己越来越没有耐心,承受能力太差,遇到点挫折就慌了神,常常会急躁焦虑,情绪不稳定,心理变得十分脆弱。

(六)负罪感

T同学是一名重度网络游戏爱好者,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宅”在宿舍打游戏,经常连续玩十几个小时,熬夜成了家常便饭。作息不规律致使大学生宿舍“宅”族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生物钟发生紊乱,身体长时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给身体健康造成了安全隐患。[14]T同学经常感到腰酸背痛、眼睛干涩,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我从初中就开始玩网络游戏了,高中那会学习任务重,老师和家长管得严,玩得比较少。进入大学之后没人管了,一有时间就玩,玩着玩着就忘记了时间,有时候太入迷了甚至玩一通宵,所以我的睡眠质量一直都不是很好,大二下学期有些神经衰弱,身体抵抗力也不行,吃了蛮长时间的药才调理过来,我很后悔自己年纪轻轻的就把身体素质搞得这么差。”(10-T)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增加了个体进入虚拟社会空间的便利性,同时也使大学生宿舍“宅”族愈加回避与现实的接触,甘愿沉迷于网络所带来的短暂快感之中,日复一日,被“宅”生活渐渐禁锢,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我和室友都很喜欢玩游戏,我们常常在一起开黑,偶尔甚至会通宵,所以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就没有什么精力,会用来补觉,没有学到什么知识。大学管理又比较宽松,还逃过几次课,一天天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去了。静下心来想想,感觉自己很对不起父母,辜负了他们对我的期望。”(10-T)

T同学为贪求一时的快感,一次又一次地放低了对自我的要求,虚度光阴,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事后追悔莫及,害怕家人对自己感到失望,内心感到深深的自责,但很快又会抵御不了网络游戏的诱惑而再度陷入其中。如此循环往复,终日被负罪感所笼罩。

四、结论

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宿舍“宅”是后现代社会发展实态的映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现代都市的经济形态和消费方式愈发呈现出一种个性化、虚拟化和碎片化特征,并经由特定的消费偏好形塑了特定的生活方式。这也使得传统社会依托血缘、亲缘和地缘所建构起来的社会关系日益松散,群体的概念也渐趋模糊。信息的流动弥合了媒介场所与物质场所的界限,媒介和空间共同为人们构筑了新的社会交往和信息传播模式。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在宿舍这种封闭的私人空间中进行虚拟的数字化生存,从而呈现出了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宿舍“宅”这一后亚文化症候。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宿舍“宅”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受到了多种社会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其中既包括作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世代效应,也包括新媒体时代所具有的时代效应,反映了多重社会结构性力量对大学生的裹挟以及对其日常生活的形塑。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丰富了大学生宿舍“宅”的生活内容,其异质性日益凸显,从而使得大学生宿舍“宅”族的日常生活呈现出多重面向,也由此形成了多样化的自我体验,不仅包括消极的自我体验,也包括积极的自我体验。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作为一种后亚文化症候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宿舍“宅”,不能将其简单地问题化而进行粗暴抵制,先入为主地贴上负面标签。从一个侧面来看,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宿舍“宅”的流行也是社会进步、经济繁荣、文化走向多元的一种表征形式。[15]可以预见,随着多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和大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凸显,大学生宿舍“宅”现象将会继续增多。对此,我们要进行辩证分析,既要看到其中潜存的积极因素以及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其中潜存的消极因素以及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进而因势利导,对这一现象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精准治理。

注释:

①本文从江苏省某高校选取了10名大学生宿舍“宅”族进行了深入访谈,其中男生6人,女生4人;大一学生1人,大二学生3人,大三学生3人,大四学生3人。

猜你喜欢
亚文化宿舍时代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热得快炸了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学校到底是谁的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把脉“腐败亚文化”
热得快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