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与“求新”:文学经典改编英剧的视觉转化

2021-01-30 12:37王珊琪
视听 2021年7期
关键词:夏洛克原著时空

王珊琪

强调视觉消费的现代都市生活正在改变和重塑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习惯与方式,培养人们借助直观的视觉图像获取意义和快感。而传统的文字阅读不足以直接体现画面内容,文学的“视觉转向”成为二十世纪末最突出的文化事件之一。英国在历史的推进中沉淀了大量的文学瑰宝,随着“视觉转向”时代的来临,这些文学经典纷纷被翻拍成影视作品,尤其体现在电视剧领域。BBC在文学改编电视剧方面做出了表率,其改编策略实现了两种艺术文本的创造性转换。

一、视觉转向:文学改编电视剧的后现代倾向

“视觉转向”使我们进入了“世界图像的时代”。海德格尔曾经指出:“从本质上看,世界图像并非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这一原则揭示了当代文化的某些显著特征,如米尔佐夫所说:“当文化成为视觉性之时,该文化最具后现代特征。”在后现代语境下,文学作品的本体价值转换成电视的本体价值,而对电视本体价值追求更多地倾向于消解崇高与颠覆理想,文学作品的电视化必然会经历被“解构”和“重建”的过程。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指出,“技术复制能把原作的摹本带到原作本身无法达到的境界”,导致了传统的“大动荡”,而这“大动荡”的核心就是传统艺术“灵韵”的丧失,复制技术将艺术作品从特定的时空和传统中拎了出来,以至于其独一无二的意味衰落或丧失。文学作品的电视化,在满足人们对文学原作“面”上的欣赏需求的同时,也降低了原作中不可替代的“质”的“灵韵”。电视剧重感官体验,人物的具象化使观众能够跟随起伏的故事情节渐入情景,直观的视听体验缩小了观众的思考维度。电视审美文化的无深度、平面化和游戏化迎合了后现代主义反中心、反深刻、反蕴涵,追求世俗化与零散化的文化倾向。再者,文学改编电视剧始终忠实于创作者的主观意图,改编者的主观意图凌驾于原作之上,消解了原作的精神主张。

时空的杂糅与非线性组合带来光怪陆离的时空体验,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经典命题。电视节目通过电子技术对声画进行拼贴、复制,能够轻易地置换时空环境,造成时空幻象。BBC的《神探夏洛克》与《莎士比亚重现》,将《福尔摩斯探案集》与莎剧经典《麦克白》《驯悍记》《无事生非》《仲夏夜之梦》进行了现代化改编。几世纪前的经典故事被置换于21世纪的时空环境,熟悉的对白与情节被搬上了新世纪的现代舞台,重现于今天的荧屏。对时空的改造使人们在不同的时空状态下的体验方式成为可能——历史的时间感触手可及,地域的空间感逐渐消逝,观众对历史的回溯与对未来的期许凝聚在电视的方寸之间。

文学作品的电视剧改编使文学经典成为日常消费品。电视文化与消费文化合谋,电视作品商品属性中的欲望与快乐原则颠覆了文学及文学创作的神圣感、崇高感。为适应快节奏的现代语境与观众的娱乐需求,任何严肃文本的改编都有某种程度的“娱乐化”倾向。一旦众多文学经典成为“下饭剧”,观众的观剧行为成为碎片化的行动,电视台的产业化经营成为必然,后现代主义的消费特征就会在电视文化领域肆意蔓延。

但是,正如本雅明所说,机械复制导致的传统艺术“灵韵”的丧失使艺术得以走向大众,打破了传统艺术被某些人垄断的局面,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和一种进步的政治倾向性。当电视剧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互联网促使电视剧的播放载体不再限于电视,如巴赞所说:“银幕上的《哈姆雷特》只会增加莎士比亚的观众,至少有一部分人会产生看看舞台演出的兴趣”,优秀的文学经典改编能够激起观众回到文学中“寻根”的欲望,从而进一步扩大文学作品的影响。

二、“守正”:精英主义的文化传统

将经典的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文本是BBC电视连续剧制作与播出的传统之一。在顺应视觉转向时代解构经典文学的同时,BBC还始终保持着精英主义的行事作风,在潮流之中“逆”潮流,以求将电视改编还以原著之“神”,即原作蕴含的主旨内蕴、民族文化精神与审美价值。

文学经典从诞生起之所以能禁得住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审阅,是因为其经久不衰的吸引力以及崇高的文化价值。BBC作为全国性质的公共电视台,对于影响与提升国民文化品位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他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启蒙与文化关照,可以提高国民的文化品位从而教育大众。文学经典改编是英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重要途径。源自贵族精神的绅士文化长久以来影响着每一位英国国民的思想与生活方式,作为英国民族精神的外化凝聚着英国式的理想主义。无论何种文本,对绅士文化、贵族精神的反映和深化始终占据崇高的地位。简·奥斯汀系列作品再现了十八世纪末英国乡绅阶级闲适的生活方式,书中描绘的建筑、服饰,甚至是氛围跃然于荧屏之上。《神探夏洛克》中的夏洛克虽然不再像原著那样猎鹿帽、烟斗伴身,但仍然出身良好,举止优雅,具备非同一般的观察能力与推理思维。虽投身于非传统的“咨询侦探”行业,仍以一种正面、聪明、孤傲的形象示人,风衣、拐杖、雨伞等配件的展示又衬托了他作为英国绅士传统的一面。

英国文学改编电视剧的精英主义不仅体现在整体思想的构思上,还体现在以编剧为中心的制片体系中。英国文学改编是经典文本与优秀编剧人才共同作用的结果,“编剧中心制”的体系将剧集的重心放在剧本上,编剧拥有较大的创作空间。而剧本的精雕细琢奠定了作品的整体质量基础,迷你剧的放映形式保证了剧集整体的质量和效果。BBC在多年的改编实践中培养了一批编剧人才,如BBC改编剧的王牌安德鲁·戴维斯,他的改编理念强调“既对原著忠实,又富于能吸引不同年代生人的创见”,该理念已成为BBC改编作者的共同追求。“对原著忠实”,实际上是忠实于编剧对原作的理解,当编剧努力挖掘原著的意蕴,原著的“神”便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吸引不同年代生人的创见”,是适当迎合不同时代下观众的兴趣,放大原著的畅销元素。

三、“求新”:后现代主义的改编策略

英国文学经典的影视化改编虽然始终坚持精英主义,但从不闭门造车,而是大大方方地将现代思维与对主流潮流的应和巧妙地融于“还原原著”之中。BBC将文学经典注入现代元素的目的是“吸引不同年代生人的创见”,为文学的传播、启蒙的教导增添趣味性,以多维立体的体验影响受众。

英国文化以贵族等级制为绵延百年的传统,但从不缺乏自由主义文化的主张和实践。传统与革新的碰撞形成了英国文化独特的“两面性”,它既因循守旧、崇尚传统,又开放求变、朝气蓬勃。基于这种“分裂”的文化,英国的经典文学改编成为悠久传统与现代社会双重影响的产物,这使得英国文学经典的改编既继承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发扬了求变的创新精神。尤其受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解构原本中心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对原著的“愚忠”进一步被抨击,促使更商业更现代也更艺术的文学作品走向荧屏。

BBC的求新意识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人物关系“性化”技巧的运用上。所谓“性化”,即以性暗示突出人物的生理特征,强调人物之间的爱欲关系。“性化”技巧首创于安德鲁·戴维斯改编的1996年版《傲慢与偏见》。“达西湿身”这一情节的大胆创造,既作为叙事情节暗示了伊丽莎白态度的转变,又增添了达西的个人魅力,使整部剧作更富吸引力。2008年版《理智与情感》幻想了玛丽安与威洛比在艾伦汉姆庄园内的情节,毫不规避简·奥斯汀在写作中向来拒斥的对“性”的描述,给了玛丽安在原作中没有品尝到的肉欲的快感。此外,BBC始终对同人文化保持着应和态度。2006年《指匠情挑》改编自萨拉·沃特斯的《荆棘之城》,讲述两个孤女因为一场阴谋从相识到相恋的故事,悬疑与情爱的交织构成了该作品对维多利亚社会时期与性别身份认同的深思。除了改编同人小说,BBC还试图在非同人小说中注入同人元素,如《神探夏洛克》反复强调了夏洛克与华生的“约会关系”、夏洛克与莫里亚特相爱相杀的竞争关系以及麦考夫对夏洛克的过分关注与宠溺。

暴力因素的直观化在平淡的叙事中增添激情,在紧张的节奏中释放快感。阿加莎·克里斯蒂与柯南·道尔的作品中,暴力情节是电视剧改编细节刻画的重点、案件发生的开端、叙事情绪的小高潮,隐含了创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暴力因素与性因素巧妙地被注入电视剧的叙事结构,使原著人物与故事的“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正如前文所说,即使在原著上增加了或青春、或惊悚、或纯爱的外衣,BBC改编电视剧始终高度重视原著“神”的还原。

四、结语

后现代的文本转向牺牲了文字衍生出的想象空间,但换来了视觉听觉的饕餮享受。电视剧解构了文学经典,但BBC的改编成就了电视剧经典。BBC使文学经典跨越时空在电视荧屏上生花,不同的媒介载体秉持着相似的信念,成为视觉转向中的一股清流。对原著旨意的坚守与对潮流的追求从来都不矛盾,放眼国内,改编质量参差不齐,某些电视剧要么对“形”还原的追求盖过对“神”的重视,以至于舍本逐末、混淆视听;要么愚忠于原著,以至于缺乏创新、晦涩难懂;要么过分紧追潮流,极力放大畅销元素,以至于急功近利,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国内的文学经典改编不是没有经典之作,只是在视觉转向过程中反中心、反深刻、游戏化、平面化、商业化趋势愈发明显,导致原著的“灵韵”被一幅幅画面所解构,文学成为纯粹的消费品。随着后IP时代的到来,文学经典的改编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将文学本身的价值挖掘、呈现出来,还需适当地反映当下观众的审美趣味和倾向。

猜你喜欢
夏洛克原著时空
跨越时空的相遇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镜中的时空穿梭
拔牙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看穿假象
快车上的讹诈
夏洛克·福尔摩斯怎样改变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