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30 19:37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导图数学知识函数

汤 辉

(江苏省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 226000)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即是以图谱模式去展示数学知识,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类教学方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中职学生技能的发展,将岗位技能中数学的运用进行结合,进行针对性、实效性教学,关注学生发展的实际动态,以促进学生参与主动性,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课堂的主要目的.

一、思维导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受限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影响,很多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不是太高,大部分学生认为现有的数学教材十分难学,他们在课堂上也无法集中自我思维跟随教师积极参与问题回答.大多数时候学生在课堂上都是沉默寡言,无法积极反馈学习效果,被动的学习,一味的“拿来主义”.

在解题过程中,常出现解题不完全问题.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都与学生思维认知不足有着较大的关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显得较差.很多时候,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只注重传统的数学知识传授,他们没有了解到某些个性数学理念的挖掘.这削弱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所能够接受的也只是被动接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某些问题常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在解题时难以对其做到实际应用.这会导致学生做题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等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对这样一种教学过程做出改变,了解到教学理念改革对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对现有的数学课堂做出变革.将思维导图应用在中职数学课堂上已迫在眉睫,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教师可由发散性的思维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完善.促使学生的思维完成可视化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更为注重的是图文并茂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将特定的图文联系起来.在各主题的划分过程中了解其从属关系,将相应的关键词以及颜色对应起来,通过清晰的脉络图,学生可以最直接化的掌握知识点的演替规律.

二、思维导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1.应用思维导图,形成知识板块

思维导图教学方法会让数学知识教学变得更具可视化,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让学生应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白纸,借助各色彩笔,在课堂上进行绘制.数学知识教学实际上也是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过程,各数学知识的联系较为紧密.正因如此,数学知识教学结构才能够变得如此完善.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图,使得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数学知识点整理出来.

以思维导图的发散性特点,学生们在利用过程中将知识点进行内化吸收,以知识点串联知识点,知识点演替解题思路的方式,对某些难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形成一个完善的数学知识板块,以此扩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思维导图越详细、图形越完整,那么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结构理解就更加的完善.教师在教学时要要求学生将零散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只有打通数学知识教学的细节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够理解知识内容的联系性.如果某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出现缺失,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也是无法得到保障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特别是对于某些概念分析不完善、公式应用不合理、知识点缠绕发展问题,教师更应该对这些问题做出特别的强调.了解数学概念的延伸内涵,让学生认清数学公式的应用特点.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函数》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理清函数各章节知识点,让学生理解函数知识学习的基础是集合和不等式.接着教师可以运用好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让学生了解定义函数的基本要素.在函数的组成部分了解完毕之后,再将函数做好分类,将其分为学生常容易理解的三角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应用思维导图,形成知识模块,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应用思维导图,培养逻辑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时做好数学笔记.通过笔记的记录,整理各数学知识点.这也会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完成深层次的记忆,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变得更加的完善.但是就以往的中职数学教学过程来讲,教师的某些教学过程仍停留在走形式教学方面,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没有被教师激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通过合理的调整模式去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完成深刻认识.

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由自我思维做出引发的一类过程,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构建了解到知识的整个结构.但是在进行思维导图构建时,教师也不能够要求学生以全盘复制模式进行学习.而是应该通过思维导图的有效构建,了解到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要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加强学生对特殊知识点的记忆.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奇偶性”这一知识点时,教师首先就应该由函数奇偶性基本性质做出引入.让学生在做笔记过程中了解到奇函数是关于原点对称的,而偶函数则是关于y轴对称的.之后由函数的奇偶性与其单调性进行比对,在运算时让学生了解到函数奇偶性的应用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到函数的类型分为奇函数、偶函数、非奇非偶等几种类型.之后联合自己所学习过的三角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各类函数类型,做好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由一道题到一类题进行不断引发,让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做好笔记记录,进行数学知识的简单化记忆.这会扩充学生的大脑容量,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空间内理解到教师教学的基本思路.学生会在不自觉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逻辑思维,它也提高了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3.应用思维导图,理清解题思路

思维导图锻炼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通过数学思维,了解到数学题目解题规律的一类重要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看的话,它也是知识技巧的一种传授方案.其更为注重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各类思维的突破,使得中职学生能够在解题过程中了解到题目类型的不同解决方案.

搭建有效的解题桥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完善.思维导图已成为教师教给学生的重要解题工具,在解题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思维导图教学方案将自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过程进行梳理.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思维导图这样一种可视化的工具,先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将题目中的条件做出解读.之后挖掘某些关键词,向外不断做出延伸.了解解题思路,提高自我学习质量.例如在教学函数题目时,教师就提出了如下一道题目:已知f(x)=x2+x、f(x)=x2-x、f(x)=x2+3x,求解其中的非奇非偶函数.学生在解答该道题目时会努力的按照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对该道题目做出解读.首先,他们会仔细的判别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之后再按照其函数的类型,对函数图像做出划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多会尝试不同的思路,这在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完成了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思维导图教学方案对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将传统的应试教育手段变为如今的思维导图教学方案.在中职数学课堂上,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去改革中职数学课堂.利用思维导图明确解题思路、提升逻辑思维、完成板块构建,以更加有效的学习方式去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发展,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这会有效避免数学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最终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导图数学知识函数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二次函数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函数备考精讲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