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探究

2021-01-30 19:37王东梅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核心

王东梅

(江苏省仪征中学 211400)

在高中教育阶段中,物理学科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创新物理课程的教学策略,优化物理教学过程,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形势与要求.通过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对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一、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1.物理教学观念忽视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知识的理解

对物理学科而言,实验可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其在加深学生对物理诸多知识的理解及运用等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在学习物理概念过程中,若能借助实验来展开教学,便能让原本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直观化,这对发展学生的物理观念可谓至关重要.然而,就现阶段而言,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普遍呈现出“重形式”而“轻实操”的状况,究其原因便是教师并未对物理实验教学给予足够重视,故在没有考试要求的情况下,许多实验便被忽略.同样,因教师并未对实验教学给予应有的重视,致使实验课的开展过程,教师既未事先要求学生做足准备,也未能在具体实验教学开始时告知学生所需注意的事项,而是实验过程的一举一动完全凭借教师指令来机械化的执行,如此方式虽能明晰实验步骤,但却无法促使学生产生深入探究实验的兴趣而仅是追求实验结果.但实验结果早在教材中标示出,故学生也无法获得自主探索实验的满足与成就感,进而也将无法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更遑论深入体会到物理实验的真正价值.

如针对“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过程,多数教师仅是在学生进入实验时候告知学生一系列的操作步骤,随后便让学生根据步骤按部就班的开展实验,整个过程不仅学生只是机械的执行口令,且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毫无互动.如此一来,学生必然只能记住自己看见的实验现象而不会去深入理解与消化知识,进而也无法促使学生物理观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正确形成.

2.物理教学思维方面忽视了学生自主思考的重要性

物理知识大多较为抽象,这也是许多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的主要原因.对此,教师亦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然而,大多数教师均采取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武断的认为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故在讲解重难点知识时并不是依靠引导的方式,而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如此教学方法,即便学生能在课堂中死记知识点,往后遭遇类似的问题仍将一头雾水.

如在学习“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时,多数教师会直接将测量的方法告知学生,此方式虽能保障良好的教学速度,却也让学生失去了自主思考与探索的机会,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将缺乏锻炼,又遑论快速成长.要知道,高中物理本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能力有着较高要求的学科,学生能否掌握及灵活运用物理知识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自身的物理思维,故在缺乏物理思维训练的情况下,要想掌握物理知识更是难上加难.

3.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便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以及负责任的科学态度,而要达成上述目标,关键便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物理知识能对生活产生怎样的帮助.然而,大多数教师却仅是以考试为目的而鲜少在课堂中将教学与生活联系到一起.

如针对“物体加速度”、“力”、“物体质量”等知识的教学过程,绝大多数教师均是围绕课本及考试要求来展开教学,此举虽能让学生拿到较为理想的考试分数,但却不利于他们理解其中原理.对此,教师可在实验开始前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或是采取学生讨论的方式来探讨是否能用其他方式来降低实验误差,以此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又能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活跃,继而在提升教学的效果与效率同时亦促使学生学习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与应用素养奠定基础

物理观念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所以学生的物理观念培养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通常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动机,能够让学生拥有积极的意向主动去接触物理知识点,引导学生在逐步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念,促使学生积极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多媒体教学方法、类比教学法和微课教学方式,或者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生动有趣的物理课堂活动中,这样便能够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念.其中,通过以多媒体教学设备为例,将物理课程的内容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的呈现出来,让抽象的物理知识点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让静态的物理知识动态的呈现出来,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知识点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主动讨论、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更加准确的掌握物理规律,切实增强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离心现象”的物理知识点时,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自行车转弯打滑、洗衣机甩干等现象直观的呈现出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这样当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现象的观察过程中,坚持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去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加深入的掌握向心力的知识,并借助已知的生活经验去解释离心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念.

2.采取生活类比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素养,便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去进行主动分析与推理,引导学生积极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物理问题,从而更好的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同时,作为物理老师还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化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类比,让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更好的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创新素养的目标.通常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做好下列几步:一是充分利用课前的时间整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物理资料,如厨房内的铁锅出现生锈的情况,以及玩具汽车在地面滑行和墙上安装的置物三脚架;二是采取演示实验的形式,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物理现象搬到物理课程中,营造良好的生活化课堂情境;三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找到解决生活问题的物理知识,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素养的目的.例如,在“力的分解”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将生活中墙上所安装的三脚架引入到课堂内,其横梁与墙垂直,斜梁与墙成a角,支架的b点挂重物,再进行重物作用下横梁、斜梁所承受力的大小、方向讨论.这样教师在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单调的语言进行讲解,则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因此,教师可让学生亲身进行体验,让学生以两个人为一个小组,由一个人用手叉腰,而另外一个人再用手在肘关节处沿重力方向向下拉.这样在拉力下,肘关节将逐步向外.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的感受到拉力的大小和拉力的方向,以及肘关节所受到的压力,这样便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力的分解和力的规律,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

3.营造良好的故事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通常良好的课堂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非常的轻松愉快,这样学生才愿意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通常物理知识都是由科学家一步步进行探索所总结归纳出来的.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教师便可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相应的物理故事,让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家的物理故事去感受到科学精神和态度.例如,在“电子的发现”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将物理学家的史料介绍引入到课堂教学设计中,即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便很早的发现了气体导电时的辉光放电现象.但是,后面德国的物理学家戈德斯坦在研究辉光放电现象的时候发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所引起的,而这种未知的射线又被称之为是阴极射线.因此,这样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将相关的物理学家的故事引入到课堂内,便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这样当教师再为学生介绍关于赫兹和汤姆孙的故事时,便能够让学生深入感受到科学家研究物理现象时的精神和态度,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总之,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灵魂所在.因此,为了在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便需要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关键内容,并紧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去主动授课,充分凸显出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物理核心
只因是物理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