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单元教学设计分析

2021-01-30 19:37赖晓盈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核心教材目标

赖晓盈

(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中学 361022)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广大教师在推进单元教学工作时,应从整体层面着手,凸显教学目标和内容,强调知识的内部关联,提高教学品质,增强化学核心素养.为此,本文关于单元教学设计问题的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单元教学设计内涵和意义

1.基本内涵

在上世纪初期,美国学者杜伟提出单元教学,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另一位学者还提出要掌握学习这一全新的理论,利用单元开展教学,经由教学目标管控整个单元活动,以免出现教学活动的混乱,提升教学品质.而单元教学设计具体指代构建单元主题并基于单元主题从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过程中开展过程性设计.它凸显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和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借此提升教学效益,强化学科体系与学科观念的形成.另外,单元教学设计注重以单元整体着手完成教学设计,凸显教学目标、内容以及过程的完整性与综合性.

2.现实意义

经由单元教学,促使教师的教学视野发生了转变,从单课时变成单元模块,可从整体层面把控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可推动宏观课程目标的逐步落实,并能增加单元课时的丰富性和可变性,可提升教学效果.

掌握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内涵,便能从化学教学活动着手解决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关键性问题,弄清单元教学的现实意义:其一,单元教学目标具有系统性与可测性;其二,单元教学内容具有关联性与层次性;其三,单元学习活动具有灵活性与结构性.综合来说,单元是达成三维目标的主要载体,它是提升化学品质与效率的主要途径,还是化学新课改推进的助力剂.

二、单元教学设计现状

目前,教学领域全面兴起了单元教学热.早在1988年所编写的中学教材便已融入单元教学内容,然而,那时的单元教学仅仅停留于表面,没有从整体层面把控各个篇目的地位,也没有全面探究同一单元不同篇目内部的关联,忽略了各自单元的共性.该问题表现在教学活动中便是单篇教学和碎片化教学.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在核心素养单元教学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单元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当下,基于核心素养建立的单元教学正处于探索时期,并面临不同问题.其一,教材编排存在阻碍.以往教学主要参照教材编排顺序进行,但现下教材内容仍具有主题式和模块化特性,例如,化学等基本学科依托知识结构等展开,而历史、地理这些学科则是围绕知识结构与主题意义展开,缺少相应的功能价值导向,建立在知识点之上的教材单元表现出零碎化的特性,缺少系统性;其二,教师在课程和教材理解中存在偏差.而课程标准作为顶层指导,它直接关乎着学生的发展情况,教材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然而两者的落实离不开教师的执行,如果教师总是依托自身知识点从课时的层面来解读教材,则会将学科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制约了学科知识的建构.其三,教师所用教学方式需要改变.以往教学活动注重知识传授,忽略思维与素养培养,待推进课程改革时,选用的教学方式一成不变,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三、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掌握了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便应着手推进好这项工作,明确单元教学设计主要构成要素与大体流程.以不同角度与目标着手,便会提出各自迥异的设计模式.例如,建立在知识点教学之上的目标、达成和评价模式;建立在活动经验之上的主题、探究和表达方式.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单元教学设计应做好下述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单元计划、开展教材研究、采用教学策略、及时反馈.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单元教学展开分析.

1.明确教学目标

分析作为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项目,它是确立教学目标和开展教学设计的必要条件,旨在借此从宏观层面把控整个教学活动.教学分析大多从学习者自身特性与学习任务这两方面着手,主要是基于学生的认知和学习,参照课标要求与学科核心素养基本内涵,联系教学内容与主体,以此来落实教学目标.以“氮的循环”单元为例,本单元主要讲述含氮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与作用,学生最早在初中便已接触过氮气的简单性质,大体掌握了氮气的具体作用,为此,具备由知识认知到观念形成过渡的前提条件.基于此,确定该单元教学核心是从氮的单质向氮的化合物这一转变过程,这恰恰是核心素养的基本表现之一.为此,本单元主要围绕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展开,确立了培养学生变化观念和考量思想的目标.

2.制定单元计划

参照单元教学落实的教学目标、主题与活动,具体化单元教学所用课时和内容,这是单元教学设计实施的必要条件.以单元整体发展待强化的核心素养着手,关注各个课时的内部关联,设计出全面的教学系统.基于空气到面包这一活动,本单元对教材顺序进行调整,依托三种固氮方式进行设计,第一课时为自然固氮,主要讲述氮气转变到氮的氧化物,随即到硝酸和硝酸的一般性质;第二课时是人工固氮,主要讲述氨和铵盐的基本性质;第三课时是生物固氮,主要做单元总结,讲解自然界氮的一般循环和在生命层面表现的意义.

3.开展教材研究

设计指代依托单元教学目标面向教材内容展开探索,初步建构单元教学框架,这是单元教学设计较为重要的环节.剖析教材主要应捋顺教学单元内不同模块之间的关联性,将孤立部分有效衔接,进行整体布局,利用完整过程规划单元教学.以“氮的循环”单元为例,该部分内容主要包含氮的化合物、氮肥以及硝酸这三项,教材利用氮的单质充当起点,利用氮的化合物充当重点.自起点到终点,便是氮元素的固定.其中固氮主要源自空气,转化的含氮化合物经由一系列反应最终经植物吸收变为粮食制作成面包,由此总结出本单元教学主题是空气到面包,强化化学变化观念的建立.

4.采用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形成通常是依托真实问题情境利用问题解决不断形成的.由此可知,单元教学设计达成应借助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构建真实问题情境.例如,可在化学学习中引入生产生活实例,刺激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进行,提升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第一课时利用面包组成原料中的“植物蛋白”这一情境引出主题,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再思考空气到面包的变化过程.基于问题探索,师生共同研究氮气的转换形式,经由实验剖析二氧化氮、硝酸和一氧化氮的基本性质.整个课堂围绕问题解决展开,强化了核心素养的提升.

5.及时反馈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展开的单元教学能否达到课标标准,应及时反馈.主要表现在下述两方面:其一,课堂有效诊断核心素养落实情况;其二,在课后教师第一时间反思教学目标落实情况和课堂教学处理效果,让目标、教学和评价全面达成一致.以“氮的循环”单元教学为例,在实际教授中,应及时检测和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在课后进行访谈和问答,通过上述方式掌握学生在化学物质方面的掌握情况,同时,依照访谈结果归纳不足,不断改善.

综合来说,高中化学教师应依托核心素养理念,利用整体设计,系统编排与完善知识体系,以教学理念、学生活动等多个层面着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最终实现高层次目标,改善教学质量,增强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核心教材目标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