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近代水利奠基历程的著作
———尹北直《李仪祉与中国近代水利事业发展研究》

2021-02-01 02:07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1年1期
关键词:水利研究

在水利人物和近代水利事业转型领域,有一本学术著作值得注意,这就是描绘中国近代水利大师李仪祉人生轨迹、展现中国近代水利奠基历程的尹北直力作《李仪祉与中国近代水利事业发展研究》。该书系2011 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

李仪祉两次留德回国后,创造了中国水利史上的多个“第一”,这位先驱人物的一生,反映了中国近代水利发展进程。梳理和弘扬李仪祉先生的精神财富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作者正是以这一思路开展研究、撰成该书。书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李仪祉这一人物研究,力图展现李仪祉在参与水利工程实践过程中,对旧的治水模式及思路进行改革的努力;也尝试以李仪祉为线索,通过具体事例,反映当时水利建设的基本面貌和成就。

全书共六章,含纳人物研究、水利教育、治水实践、水利思想四部分内容。第一章是人物研究,在依照现有资料重新梳理、记述李仪祉的家庭、教育背景以及工作经历之后,进一步归纳总结李仪祉人生重要转折点,以及其思想变化的过程;第二章阐述李仪祉与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其主线是李仪祉参与近代水利办学的几次事件及李仪祉在此过程中翻译、引介近代西方水利论著的工作,并涉及其译介初衷及在编撰此类书籍过程中对中西思想的融汇;第三章对李仪祉为陕西水利作出贡献中最突出的灌溉工程实践和沟洫思想两部分内容作出分析;第四章研究了李仪祉参与近代大流域治导的实践,在梳理相关历史事件中,展现“官僚治水”与“专家治水”的一些冲突以及李仪祉本人的努力,更为强调李仪祉在该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第五章着力于水政,探讨了李仪祉在进行关中地区灌溉水利实践中的水政思想、李仪祉对水利行政事业统一作出的贡献,及李仪祉对传统重农、治水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六章探讨李仪祉与中国近代水利科技的本土化问题,选择了水工试验所的倡办、对传统堤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融贯中西的“大水利观”视角几个断面来进行审视。

该书系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有两点重要创新:其一,水利作为一门工程科学,学术领军人物的作用突出。故而,以人物为主线,立足科技史视角,审视近代水利事业发展过程,是极为有益的尝试。近年来这类著作亦逐渐增多;其二,阐述李仪祉为融汇中西治水观念和技术要点所做出的努力及成绩,展现水利学科的中西交汇、传统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亦是很好的视角。

该书指出,李仪祉参与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编撰了国内第一部专业水利学教材《水工学》,也翻译、引介了第一批近代水利论著;在治理黄河的实践中,他是第一次运用近代科学原理,提出“上、中、下游并治”,并致力于发展水土保持事业的人;在治理淮河、海河、长江流域的实践中,李仪祉倡办的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标志着在国内第一次形成了水利科学共同体,为中国近代水利事业,特别是近代后期水利行政事业的统一,作出了贡献;他本人也直接参与策划了中国水利行政事业统一的过程,起草并修订了近代第一部水利法规;李仪祉给陕西水利制定了全盘规划,使陕西成为中国近代灌溉事业模范区,是中国第一个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兴建的水利工程,并成功发挥了示范作用。李仪祉还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水工试验基地,也是中国第一位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梳理水利事业与农业、牧业、林业、交通业,乃至农村金融、教育等各项事业综合关系的科学家。总的来说,李仪祉是中国近代水利丰碑式的人物。

该书不仅继承前人资料,材料翔实,对相关历史细节探讨得更加深入,也将李仪祉置于中国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转型与本土化进程。就李仪祉这一人物而言,该书在水利科技人物研究中成书较早,对近年来的李仪祉研究、中国近代水利事业研究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同仁参考。作者近年聚焦近代华北水利特别是海河流域水利规划建设研究,亦有新作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水利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信息化
水利宣传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